李长青律师批舆论导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9:40:10 271 人看过

腾讯北京站转发了中国新闻网一篇报道北京7.9%受访律师年收入高达百万元以上,本人发评论想为自己的职业辩护一下,结果腾讯不给发,我自己发出来。

这篇文章的导向有问题,建议把标题更换为30%的律师年收入不足2万。

任何一个行业,它的道德水平分布都会呈一个正态分布,特别好的人和特别怀的人都是少数。律师中也不能排除败类的出现,请大家不要以偏概全。

而本人就是一个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坏的律师,我几乎每天都会拒绝一些委托,不是因为钱。如果有些案件我感觉自己不会给当事人带来多少帮助,我就不愿意收这样的钱,勉强接受委托,反而会良心不安。

建议大家理性的看待问题。还有,扭曲多数源于制度而非人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02: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舆论与科学相悖法规怎么办?
    商务部起草的《沐浴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沐浴场所应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止性病、艾滋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入浴等警示标志,违者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该意见稿甫一公布,立即引发热议。知名艾滋病干预专家张北川说,科研结果表明,公共浴室的水是绝对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日前商务部官员表示,如果论证显示艾滋病人进入公共浴室确实不会造成传染,会将这一条从征求意见稿中撤下。就在科学与常识即将助推删除这一条款时,网上一项多达万人的调查显示,有72.2%的人支持该规定。网上对意见稿的讨论很多。开始的焦点在歧视与科学结论之间,法律该如何选择。当诸多专家都用科学研究结论证明浴室的水不会传染艾滋病时,选择其实已不是问题,商务部也及时回应,表示会根据科学依据修改。但在理性似乎就要胜出时,网络民意调查却给法规制定者出了一道难题—在所谓科学结论与公众意见之间,法律该如何选择。对待艾滋病,整个社会在舆论层面一直在试图营造一种宽
    2023-04-22
    210人看过
  • 如何在舆论监督中避免名誉侵权
    近几年,因为舆论监督而产生的名誉侵权诉讼案件呈上升趋势,舆论监督的公开性、评价性、时效性、广泛性等特性是造成名誉侵权的潜在因子,侵犯被报道者的名誉权有时客观上很难避免。对年轻记者而言,舆论监督的稿子不容易把握。如果采访不深入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容易引发名誉侵权纠纷甚至官司,使记者处于尴尬的境地。如何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同时规避名誉侵权?围绕公众利益来确定选题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执行者,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舆论监督是否会产生名誉侵权。职业道德失范极易催生捕风捉影、想象推理、轻易下结论的虚假新闻,是新闻舆论监督造成名誉侵权的一个因素。在考虑舆论监督选题时,应把维护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只要符合公众利益,对某些特定集体或个人名誉的损害就是必要和合理的。与公众利益契合的程度越大,新闻舆论监督就越有可能避开名誉权侵害风险。批评别人在动机和初衷上要善良、厚道,体现理性、善意、建设性的理念。比如
    2023-04-24
    145人看过
  • 李东荣: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14日表示,央行将认真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李东荣表示,深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李东荣表示,将继续统筹协调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型工具,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多方面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23-04-24
    488人看过
  • 舆论监督影响他人名誉的需要担责吗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现实中,新闻报道不免会有舆论监督报道,舆论监督报道不免会曝光某些负面信息。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徐如俊委员认为这个表述不够准确。经过深入采访,依据事实进行的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监督本身不会对他人的名誉造成影响,报道监督主体当事人的名誉受损,应当是由当事人的不当行为所致。因此,建议删去"影响他人名誉的"的内容,修改为"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不承担报道、监督主体当事人名誉的民事责任"。一、侵犯名誉权的要件有哪些(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
    2023-03-04
    393人看过
  • 青岛律师收费标准
    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800元~10000元/件;(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基础服务费1000~2000元。争议财产标的额超过1万元的,按下列比例分段累进计算。争议标的额计费比率10001元—100000元部分5%~6%100001元—1000000元部分4%~5%1000001元—5000000元部分3%~4%5000001元—10000000元部分2%~3%10000001元—50000000元部分1%~2%50000001元以上部分0.5%~1%二、代理行政诉讼案件(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000元~10000元/件;(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800元~8000元/件;(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减半收费,但最低不少于1000元。四、办
    2023-04-15
    323人看过
  • 共青城市律师法律服务收费行业指导标准最新规定?
    一、办理刑事案件。(一)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实行分诉讼阶段计件收费。1、侦查阶段800--5000元/件。2、起诉阶段800--5000元/件。3、一审阶段1600--15000元/件。4、未办一审而办二审的案件1000--10000元/件。5、曾办一审又办二审的案件1000--5000元/件。(二)作为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的,参照办理刑事案件的标准收费。(三)办理案情特别复杂,影响特别重大的刑事案件,可以在本条第(一)项规定标准数额以上,与当事人协商收费,但最高限额不得超过本条第(一)项规定的5倍。二、代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一)律师代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调解、仲裁、诉讼,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000--6000元/件;涉及财产关系的除收取1000--6000元/件外,还应按下列比例分段累计收费:争议标的收费标准。50,000元以下免收。50,001至1
    2023-02-23
    12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舆论审判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8
      依法审判,摒弃舆论审判。 互联网上经常有一些为犯罪嫌疑人开脱,或提前“定罪”的现象,有的甚至舆论一边倒,来势汹汹。这种试图以“舆论审判”来影响甚至左右司法审判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于“舆论审判”和司法审判关系的深思。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司法改革和公正司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武器越锐利,用起来就越要当心。舆论表达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 什么是舆论监督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成形的一种客观效果。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常被视为“舆论界”。传媒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党政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意见表达的方式是媒介
    • 什么算舆论监督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5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
    • 舆论监督有何意义?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
    • 如何理解舆论监督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3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