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拆迁补偿一般而言主要是安置补助费、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费等。
养殖场(鱼塘、虾池、养猪、羊、牛、鸡等)的征收补偿一般包括四方面:
(1)地的补偿;
(2)地上附着物的补偿;
(3)停产停业的补偿;
(4)合理的拆迁费用。
地的补偿一般包括:
(1)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
(2)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对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有房屋的,最低补偿建筑成本价;有果树的,按照是否是盛果期果树大小的市场价给予补偿。
停产停业的补偿一般而言可以依照自己前三年的年均收入衡量自己的停产停业损失。
养殖场拆迁时,应当给予补偿养殖场一定的合理的搬迁费用,例如搬迁自己各种设备、动物等所需的合理费用。
非承租企业拆迁如何补偿
关于非承租企业的拆迁补偿问题除上述应当补偿的费用之外,至少还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补偿:
(1)厂房及其他不动产的征收补偿。该部分补偿标准一般由省、市政府制定,或者按照重置成新价,由双方共同指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2)土地使用权收回的补偿费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的相关规定,满足特定条件,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但在办案实践中,所谓的“适当”很难界定,各地相差悬殊,需要律师在办案过程中,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制定解决方案。
(3)关于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是否给予补偿问题,理论界意见不一,笔者认为,应当给予补偿,并且给予的补偿不应少于出让的土地。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五条,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
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
-
拆迁中养殖场如何补偿房屋
73人看过
-
拆迁关闭养殖场零补偿,如何维权
327人看过
-
养殖场遇拆迁,养殖户的损失这么赔偿
252人看过
-
养殖场搬迁补偿如何计算
459人看过
-
拆迁补偿标准之养殖场拆迁补偿有什么
114人看过
-
在基本农田上建造的养殖场,遇到拆迁有补偿吗
435人看过
拆迁费用包括以下几项: 1、房屋补偿费(基于《合同法》的合同相对性原则):补偿给被拆迁人的直接财产损失。 2、过渡费:为补偿房屋被拆迁人因拆迁造成停产、停业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3、搬迁费:包括拆迁房屋、附属物、构筑物、装修装饰物、搬迁材料、... 更多>
-
2022年养殖场遇拆迁,养殖户的损失如何赔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141、养殖场遇拆迁,一般是补偿养殖户而不是对养殖户进行赔偿,当地行政机关主要是补偿养殖户们的安置补助费、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费等。 2、养殖户们从事养殖的,肯定要在地上盖建养殖棚房或者员工宿舍,并且配置一系列的养殖设施。 3、在关停拆迁过程中,对这部分地上附着物也应当给予合理的补偿。
-
养殖场拆迁养殖户补偿款怎么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1根据当地的政策,应该得到补偿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
-
遇到强制拆迁养殖场要怎样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3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的规定,被人遭遇到强拆的,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相关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先补偿后搬迁】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
-
养殖场遇拆迁, 有权强拆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10这是不合理的,对方是无权强行拆除的。 房屋拆迁补偿,应当由当地的拆迁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与宅基地补偿。 如果补偿额过低或者补偿不合理,建议聘请专业拆迁维权律师通过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谈判、与央视等知名有影响力的媒体合作曝光等多种方式来维权。
-
养殖场被拆迁到底要补偿多少钱?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8如果公民的养殖场被拆迁后,被拆迁人是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因为拆迁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是搬迁费用来确定补偿款项的,具体的赔偿补偿款项的金额和项目会根据双方协商或者是国家的相关规定来确定的,如果出现了纠纷也是可以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