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强调疑罪从无原则:讯问疑犯将全程录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41:45 394 人看过

最高检负责人强调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排除非法证据防冤错案

今后,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经济犯罪案件,公诉环节讯问犯罪嫌疑人,要逐步实行全程录音、录像。

在前天闭幕的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强调了我国检察机关公诉工作改革的重点。

针对当前部分公诉机关片面强调办案、忽视监督的倾向,最高检检察长贾春旺指出,在公诉工作中不仅要履行指控犯罪的诉讼职能,同时也要履行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要坚决纠正侦查、审判活动中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发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

在会议上,最高检副检察长邱学强指出,各级检察机关在公诉工作中要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有效防止冤错案。他提出,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经济犯罪案件,公诉环节讯问犯罪嫌疑人,要逐步实行全程录音、录像,有效固定关键证据,防止被告人翻供。此外,在对证据的审查判断上,应贯彻疑罪从无的原则。凡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作为非法证据依法坚决予以排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犯罪相关文章
  • 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
    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发布日期:2006-12-4执行日期:2006-12-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现将《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和《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规范(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实施中有何问题、意见及建议,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二○○六年十二月四日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工作,依据《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和《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规范(试行)》制定本流程。第二条检察技术部门在接到办案部门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通知后,应当指派技术人员执行,并
    2023-06-11
    420人看过
  • 刑法的基本原则疑罪从无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当中的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标准。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要求,既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确立和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在我国人权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疑罪从无原则适用情形1.只有被告人供述的从无处理情形。2.被告人不认罪的从无处理情形。3.被告人认罪后又翻供的从无处理情形。4.被告人认罪案件中的从无处理情形。5.案件重大疑点未得到排除的从无处理情形。二、刑法基本原则有哪些疑罪从无不适用于行政处罚,适用于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
    2023-06-19
    288人看过
  • 关于疑罪从无怎样理解,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
    一、关于疑罪从无怎样理解关于疑罪从无的理解如下:疑罪从无的意思,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二、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是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具体是指: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
    2023-06-26
    290人看过
  • 按照什么规则讯问犯罪嫌疑人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活动,属于侦查权的一部分,因此,行使这一权力的人就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有侦查权的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任何其他人审讯有犯罪嫌疑的人都是非法的。2.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这样侦查人员可以相互监督,防止刑讯逼供或者诱供等非法审讯行为,有利于依法进行审讯;同时也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诬告侦查人员有违法行为,比如诬告侦查人员有人身侮辱或刑讯逼供行为等。也有利于保障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为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面对面侦查活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行凶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利于防止意外,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3.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犯罪的具体情节或者进行无罪的辩解。在讯问过
    2023-06-14
    263人看过
  • 也谈“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
    1996年版《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反映了我国司法机关司法观念的进步,体现了宪法修正案保护人权的执法思想。然而,多年来形成的疑罪从轻、有罪推定的痼疾在我们一些基层司法机关至今依然是根深蒂固,我们一些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至今依然是热衷于此。2005年4月19日上午,我在浮粱县法院法庭旁听了该院审理冯唐柏参与抢劫案的全过程,感慨颇多。开庭后不久,审判长就对犯罪嫌疑人冯唐柏(以下简称嫌疑人)说:你是否是投案自首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主动投案;二是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三是接受审判。现在,第一、第三个条件你都具备了,希望你把握机会,在庭审中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从庭审情况看,法院、检察院都认为嫌疑人没有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嫌疑人投案自首的从轻情节不予认定。因为
    2023-04-22
    101人看过
  • 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内容疑罪从无原则即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疑罪从无折射出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对法律价值的重新协调和平衡:在关注保护社会之外,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和尊重,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法律依据是相对模糊的:(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第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上述条文并未明确规定疑罪从无原则,但从条文的相互关系中,我们是可以推理出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可行性的:侦查机关终
    2023-04-25
    176人看过
  • 公安部:所有刑案讯问将全程录音录像
    9月2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黄明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制度措施,对重大案件全面实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并逐步扩大询问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最终实现对所有刑事案件的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记者:我们都知道,保证执法权利在法治轨道运行,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民的权益保障,请问规范公安执法权力有哪些改革措施?另外社会各界和广大律师对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非常关注,请问在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黄明:公安的执法面广量大,公安执法是否规范、公正,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为此,公安部对规范公安执法权力的运行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改革
    2023-06-11
    269人看过
  • 简论罪疑从无原则的确立过程
    (1)罪疑从无原则也称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对嫌疑人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一方负担,犯罪嫌疑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2)犯罪嫌疑人不具有举证责任和不负必须陈述的义务,不能因为他沉默就认为他有罪;(3)对犯罪嫌疑罪行有怀疑时,应作出对其有利的解释。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源于古罗马法的有疑,为被告人之利益的原则;而最早将其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他在其着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指出:在未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犯罪分子:任何人在其罪行没有得到证明时,根据法律他应当被看作是无罪的人。我国最早将此原则引入法律的是1990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中规定任何人在合法拘捕后,享有尽早接受司法机关公正审判的权利,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1997年实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2023-04-25
    112人看过
  • 检察院在哪些情形下可调取公安机关讯问嫌疑人录像
    一、检察院在哪些情形下可调取公安机关讯问嫌疑人录像1、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的案件,检察人员审查认为讯问活动可能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可以调取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音、录像并审查相关的录音、录像。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必要时可以审查全部录音、录像。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三十三条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1、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2、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有犯罪行为,即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否认有犯罪事实,则让其陈述无罪的辩解,然后根据其陈述,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3、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4、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制作讯问笔录。笔录应当如实记载提问、回答和其他在场人的情况。5、讯问犯罪嫌疑人,严禁刑讯逼供,也不准诱供、骗
    2023-04-21
    81人看过
  • 检察院讯问嫌疑人是否要制作讯问笔录
    1、要制作讯问笔录。制作讯问笔录的要求如下:(1)讯问笔录应当忠实于原话,字迹清楚,详细具体,并交犯罪嫌疑人核对。犯罪嫌疑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2)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笔录没有错误的,由其在笔录上逐页签名或者盖章,并捺指印,在末页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同时签名或者盖章,并捺指印,注明日期。(3)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上注明。讯问的检察人员、书记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八条一、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
    2023-03-24
    249人看过
  • 讯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笔录制作程序有
    讯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笔录制作程序有哪些1、其架构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身份信息确认→传唤→采取强制措施→供述辩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聋、哑犯罪嫌疑人→翻译→审签捺印。2、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公安机关在首次进行犯罪嫌疑人讯问并制作笔录时,应向犯罪嫌疑人送达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并确认签字。3、身份信息确认首次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应核查犯罪嫌疑人信息,并问明户籍地及现住址、工作单位、政治面貌、家人联系方式、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经历等。4、传唤公安机关案件侦办单位在制作传唤手续后,可依法到犯罪嫌疑人家中、所在医院进行讯问或传唤至公安机关,但不得跨省。5、采取强制措施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后的24时内,务必进行讯问工作。6、供述辩解在正式进入对犯罪嫌疑人询问环节时,要首先提问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或是问明为何被传唤至公安机关,要让犯罪嫌疑人自己供述、辩解其具体行为和犯罪事实,但不要上来直接讯问具体
    2023-04-30
    462人看过
  • 无罪推定原则及疑罪从无的规定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思:无罪推定原则是指任何人在被法院确定有罪之前都应把其当成无罪的人对待,即推定为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一、合同诈骗罪的原则是什么根据法律规定应当依照坚持无罪推定、重视无罪辩解、慎用推定的原则来界定合同诈骗罪。因一般的经济纠纷与合同诈骗都属于欺诈行为,有某些相似或相同之处,在处理案件时须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寻找能够证实案件事实的证据,全面收集对行为人有利或不利的证据,不得只收集有罪证据,而忽视无罪或最轻的证据。合同诈骗类案件
    2023-04-11
    377人看过
  • 最高检:逐步建立讯问(询问)未成年人录音录像制度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依据《通知》,检察机关将强化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建立讯问(询问)未成年人录音录像制度,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这是最高检继2012年10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以来,又一次向全国检察机关提出进一步加强未检工作的要求,旨在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学习,深化对未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促进司法观念转变,全面落实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通知》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结合实际,将性侵害未成年人,拐卖(绑架)儿童,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纳入未检部门受案范围,强化立案监督等,依法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
    2023-06-06
    99人看过
  • 疑罪从无是刑法基本原则吗
    疑罪从无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而是在刑事诉讼法里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二是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一、主犯要从重处罚吗?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依照刑法规定,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主犯,以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对于集团犯罪意以外的主犯,以其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对从犯处罚作出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
    2023-06-24
    24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05
      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 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 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 3、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 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
    • 疑罪从无原则的刑事判决问题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2
      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案件证据存在疑问,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的,案件事实应该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的,但影响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在量刑时做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
    • 疑罪从无原则如何认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07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需要重新侦查的,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
    • 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录像犯罪嫌疑人家属在讯问过程中进行录像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25
      法律并没有规定家属不可以录像,家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录像。另外,公安机关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零三条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
    • 犯罪嫌疑人如何讯问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8
      1、讯问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是少于2人。2、对于不需要、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传唤、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继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对于已经被拘留或者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