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如何界定
法定继承人范围广泛,包含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顺位排列如下:第一序位,配偶、子女、父母;第二序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若第一序位无继承人,则由第二序位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二、继承案件二审怎么处理
在继承案件的第二次上诉阶段,法院将对一审的判决结果进行深入的审议和精确的评估。
在此过程中,第二审判机构将会全方位地审视和分析一审期间所涉及到的各项关键环节,包括事实的确认、证据的采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等等,从而确保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公正无私且精准无误。
如果发现任何关于事实认定模糊不清、证据存在缺失或者法律适用出现错误等问题,第二审判机构将依据法律规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与此同时,第二次上诉也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申诉和辩护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更详细地阐述自身的观点和理由,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最后,第二审判机构会根据审理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终的判决,以期妥善解决继承纠纷。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与范围,法定继承的特征
58人看过
-
怎样才能确定遗产继承的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
292人看过
-
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律依据是什么
290人看过
-
继承人的次序和继承范围:第二顺位
307人看过
-
法定顺序第一继承人如何继承
345人看过
-
遗产的范围和继承范围是怎么界定的?
389人看过
-
法定继承人是谁?如何界定继承范围?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9法定继承的范围如下: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
-
继承顺序是什么如何约定继承人的继承范围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2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遗产继承的方式、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是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051、继承方式:财产继承可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所谓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不是依照被继承人的遗嘱而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继承遗产的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的遗嘱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 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参加继承的先后次序。 第一顺序的法定
-
继承法对法定继承的范围和继承顺序有哪些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1-01-19《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
-
房产继承人,继承人范围如何界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9子女都有继承遗嘱的权利也就是法定继承但是如果父母立下遗嘱归一人所有那么就是遗嘱继承在我国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只要遗嘱有效公证程序合法有效房产的所有权只能属于遗嘱继承人。办理继承权的公证后,可以带着继承权公证书的原件、继承过户的申请书(房地产交易中心有规范的格式)、继承人的身份证明、房地产权证原件、房屋平面图及地籍图原件,以前购房的契税完税证和契税完税贴花、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到房地产中心办理房地产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