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民法典不当得利有哪些新规定
《民法典》对构成不当得利有了如下新规定:
(一)得利人免除返还义务的情形: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二)善意得利人在得利不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免除返还得利的义务;
(三)恶意得利人除应当承担返还得利的义务外,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第三人无偿取得不当得利的,在得利范围内承担返还责任。
二、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我国诉讼时效期间分三种,分别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并规定了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起算。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与最长诉讼时效期间适用范围相同,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适用范围以外的请求权,二者除期限不同外尚有如下区别: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时起算,而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侵害之时起算;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可能有中止、中断,丽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没有中止、中断的问题。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的前提是权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现实生活中,不当得利受损人的权利被侵害往往不是受益人的行为所致,而主要是受损人自己,个别情况下是第三人的过错或自然事件引起的。在受损入自己过错的情况下发生不当得利,受损人是知道至少是推定受损人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因此,不当得利是受损人自己引起的,不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据上分析,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据此,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二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人,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时效才能起算。
三、不当得利拒不归可以拘留多久
一般不拘留。因为拘留是属于一种强制措施,拘留可以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三种,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刑事拘留。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不当得利是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一般是不会对不当得利者拘留的,受害人可能向法院起诉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
民法典规定什么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返还的方式有哪些
286人看过
-
不当得利民法典变动后具体有哪些规定
461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规定有哪些
457人看过
-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有处罚吗?
120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刑法还是民法典规定
244人看过
-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是什么意思,不当得利的分类有哪些
489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2033民法典新规定离婚有哪些新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22《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新规定是: 1、夫妻双方都想要离婚的,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书,然后去办理离婚手续,等三十天离婚冷静期过后就可以领取离婚证了; 2、只有一方想要离婚的,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但是法院不一定会判决离婚。
-
不当得利民法通则规定有哪些什么算是不当得利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7不当得利(dc)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
不当得利新法是怎么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9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
民法典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的债务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09可以,但要看具体规定。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属不可转让之债的范畴。
-
民法新民法典继承顺序规定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15《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