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刑事欺诈(即合同诈骗犯罪)的手段。比一般合同民事欺诈的手段具有更狡猾、更险恶、更隐蔽及更复杂的待点,它不仅继承了一般合同民事欺诈的手法、而且有许多新的创新与发展,可谓骗人有术,手段高明。因此,更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由于合同诈骗犯罪的方式各种各样。不能一一列举,我们仅就常见的几种方式归纳如下:
1、俏货引诱法。即利用一些单位和个人急需某种紧缺的畅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这些商品,诱人签订购销合同,骗取预付款或定金,这里骗方以购销合同中的供方或卖方身份出现。
2、鱼食诱饵法。即骗方与对方履行几份小额合同,付小额定金,制造本身履约能力强、信誉好的假象,骗取对方的信任,然后签订大额合同,骗取大量货物或大额贷款,一旦将货物或货款骗到手便一走了之。
3.移花接木法。即为了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骗方采取让对方看别人货物的手法,以现货已有的假象引人上钩,一旦签约骗取对方货款或定金后,因无货可供,或逃跑或隐藏起来,逃避责任。
4.假冒身份法。主要有:
(1)伪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单位或企业。私刻一些合同章和公章、然后到处与人签订合同、骗取货款或货物;
(2)骗方针对一些相信国有、集体单位,不信任个体的心理,通过关系或采取挂靠等方式骗得假集体企业的营业执照,借此行骗;
(3)仿冒或假冒具有一定知名度或信誉较好企业的名称以骗取对方信任并签订合同。其真实目的是以此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
(4)骗方利用一些单位管理不严的漏洞,或者利用曾为某些单位办理过某些业务活动的有利条件,取得这些单位的介绍信、合同纸、合同章和支票,然而再骗取其他单位的货物或货款,占为已有。
5.设置圈套法。即骗方事先精心设计并诱人签订根本无法履行的加工承揽合同。被骗方一旦签订合同便落入圈套,合同不但无法履行,而且事先交付给骗方的定金或质保金无法追回、这里骗方一般是以加工承揽合同的定作方身份出现。
6、骗买卖法。即骗方先派人以卖方或推销方的身份出现,欲出卖某种商品。使被骗方产生有人出卖某种商品且价格较低的假象,然后骗方再多次派人以求购方的身份出现,使被骗方又产生有多人要买这种商品且价格较高的假象。最后被骗方求利心切,与卖方签订某种商品的购销合同,付了货款。但接货后质量和数量与合同约定完全不同,但求购方却无影无踪了。实际上这是一个骗局,推销方和求购方是一伙的,使被骗方这个所谓中间商吃了大亏。这种欺诈方式极易使一些开业不久,但又赚钱心切的企业或新公司上当受骗。而骗方也屡屡得逞,不易被识破。
7.高额利润诱使法。即骗方利用发布信息的方法,声称自己因业务急需,有一批产品需加工,加工费高出一般厂的几倍,引诱-些企业上钩,但要求先签订合同,并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信息费和合同保证金,待合同签订,信息费和保证金签毕后,却无产品加工,方知上当受骗。
8、传真机诈骗法。即骗方先行电话订货,然后利用外地汇款的时间差,先通过银行向供方汇去少量款,取得盖有银行公章的汇款单后,再用涂改液改为大额汇款,用传真机发往供方、供方见列传真机汇款单时即发货,当发现受骗后,货已被提走。
-
价格欺诈行为的介绍
149人看过
-
欺诈合同的赔偿方式
431人看过
-
网络诈骗报案的几种方式介绍
226人看过
-
合同欺诈的刑事处罚
441人看过
-
合同诈骗最新量刑标准介绍
396人看过
-
房子的借贷方式介绍
220人看过
预付款是在合同签订成立后,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预先向另一方所支付的部分款项,其特点在于预付款的支付行为无数额限制且具有一定的承诺作用,同时也是一项无双向或单向担保效力的清偿行为。... 更多>
-
介绍人以招嫖的方式进行介绍诈骗,介绍人能否以借用的方式进行定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8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假如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是合同价款的15%,是不高的,从你陈述的情况来看也没有发现一方诈骗的行为,假如双方违约的话,也可以依据法律和约定追究违约方的责任,介绍人只是介
-
中介方涉嫌欺诈行为导致的合同处理方式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8根据中介的欺诈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并且该合同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48条,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另外,《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介绍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03认定为欺诈行为应当符合以下要件: 一是经营者有欺诈的故意。经营者有欺骗他人并且希望通过欺骗行为获利的明知而为之的主观心态。 二是经营者有欺诈的行为。经营者作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事物表象与客观真相不符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三是消费者因为经营者欺诈的行为陷入错误判断,即欺诈的行为与错误判断之间存有因果关系。
-
欺诈合同的履行方式青海在线咨询 2025-01-20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客观事实表明对方符合合同诈骗构成要件的情况,那么这就意味着甲方可能是在以非法占有为主观目的的情况下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从而导致诈骗受害方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乙方可以按照民事纠纷的方式处理此事,并且当事人可以依据约或依法解除双方之间的合同。
-
介绍卖淫罪的判刑方式?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6介绍卖淫罪的判刑:介绍卖淫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