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9 23:40:15 90 人看过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吗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在继承遗产时,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基本都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法定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行使继承权、受遗赠权,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弃继承权,受遗赠权。明显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应认定其代理行为无效。即使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同意放弃继承权,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放弃的,其代理行为也是无效的。

实践中,有些监护人代为放弃继承权并办理了公证,对于公证放弃财产是否有效法官表示,放弃继承权作为单方法律行为,可以办理公证,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代理其放弃继承权,由于这个行为本身是无效的,因此,对未成年人放弃继承权这个无效的民事行为进行公证亦是无效的。

国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法定继承权。未成年人的继承权由孩子的合法监护人代替行使。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8: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非婚生子女相关文章
  • 为未成年人撑起法律保护伞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然而近些年,奸淫、猥亵、拐卖、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屡屡曝出,引发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和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2014年4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自1991年制定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分别于2006年、2012年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并在2003年和2008年两次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本次检查重点是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相关法律实施情况和依法惩处拐卖、虐待、遗弃、性侵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活动的情况。张德江委员长对检查工作十分重视,亲自审定执法检查方案,并作出重要批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是全社会的责任。这次执法检查,要重点检查未成年人的人身
    2023-06-06
    399人看过
  •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有哪些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如下:1、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3、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4、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
    2023-08-11
    267人看过
  • 未成年人监护人哪些行为违背家庭保护法
    只要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行为都违背立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
    2023-03-13
    172人看过
  • 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3、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4、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5、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6、保护与教育相结合。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其基本含义是指,对未成年人的权利,对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和保护,国家和社会都要予以高度重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把未成年人放在最优先考虑的地位。1、在社会保护中:(1)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3)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2、在司法保护中:(1)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
    2024-04-26
    225人看过
  • 法律对老年人拥有哪些保护
    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老年人有权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的遗产,有权接受赠与。儿童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害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对持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如何保护一、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每一股股份的价值原则上是相同的,因而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多数股东)便较持有少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少数股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二、实体法保护:由于法律传统以及学说体系的差异,各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进行保护的方法和程序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我国公司法也对此进行了规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
    2023-08-07
    364人看过
  • 未成年保护法怎么保护未成年工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劳动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劳动者利益进行保护,包括不得招录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不管安排未成年劳动者参加法律禁止的工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2023-06-14
    365人看过
  •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法律规定了哪些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n(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n(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n(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n(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n(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n(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2021-12-05
    161人看过
  •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责任与应对
    这种情况是应该是构成猥亵儿童罪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语言威胁犯法吗语言威胁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具体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自行核实。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2、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3、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4、威胁、侮辱、殴打或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2023-07-08
    328人看过
  • 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若未成年人身陷权益受侵,以至于其合法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他们或者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借助于法律机制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具体措施包括:1.向相关监管机构提出申诉;2.向公安机关报案;3.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提交控诉;以及4.向当地人民法院发起诉讼等途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二、未成年人如何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未成年驾驶车辆造成他人造成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未成年在16周岁以上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侵权导致的法律后果应由其自行承担。《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
    2024-04-07
    422人看过
  • 未成年保护的法律 14岁
    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以及年满14周岁的,其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等八项罪名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没有年龄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一,民法角度。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意味着你仍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年龄、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已满14周岁,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益,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从监护角度,你的父母仍然是当然的监护人,要尽到抚养和监护
    2023-03-05
    161人看过
  • 哪些行为算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一、哪些行为算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为未成年人合法利益的行为,就会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例如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体罚等都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二、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
    2023-04-30
    226人看过
  • 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如下: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其他禁忌劳动;2、女职工经期不得从事高、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3、妇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怀孕期间禁止的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4、女职工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5、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其他哺乳禁忌劳动,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6、未成年工人不得从事矿山、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其他禁忌劳动;7、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未成年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女职工孕期的特殊劳动保护措施有哪些孕期女职工可获得下列特殊的劳动保护: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用
    2023-07-05
    55人看过
  • 未成年保护法包括哪些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其全面发展。该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并给予特殊、优先保护。同时,该法还规定了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一部法律,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其全面发展。该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七章七十二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了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2024-01-05
    434人看过
  •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应该保护犯罪的未成年
    1.保护谁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未成年的施暴者。如果双方都未成年,受害者未成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他;加害者未成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也保护他。对已经受到伤害的未成年受害者,对做出恶意行为的未成年加害者,显然《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有利于加害者的。2.被保护的人渣们作恶的未成年人游离于法律之外,不受法律压制,反而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2010年底,13岁的嫌疑人故意杀死4岁半的亲弟弟,因为不满14岁,不做处罚,被抓后不足十天即释放。2004年,13岁的沈某在偏僻处将14岁女孩强奸。被抓后,沈某承认罪状,因年龄不足14岁而释放。2005年,14岁的沈某将强奸女孩的母亲刺死,仅是劳动教养1年6个月。2015年,13岁的刘某、12岁的赵某、11岁的孙某将52岁的女教师杀死,仅承担民事赔偿,后被动到学校继续读书。强奸杀人抢劫犯罪的成本对为成年人来说,很低。要不没有刑罚,要不给点钱,要不劳
    2023-04-27
    136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育的子女。包括男女双方未婚所生的子女或者已有婚姻关系的男或者女与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发生性行为致孕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更多>

    #非婚生子女
    相关咨询
    • 我国对未成年工的法律保护有哪些?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劳动保护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5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为了保障未成年工的正常发育和继续组织他们完成文化技术学习任务,一般对未成年工实行缩短工作日制度,并且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加点和夜班工作、对于某些经过批准允许招收16周岁以下的学徒的特殊行业,国家还规定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保证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例如,1961年5月劳动部就在《关于教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劳动、休息时间的暂行规定》中指出,未满
    • 2022年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法律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0
      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法律有:《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好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我国劳动法对未成年人就劳动保障的特别保护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
    •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有哪些啊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5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 您好,请问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律
      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21
      《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 。另外,我国还特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
    •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11
      《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 。另外,我国还特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