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产能不能抵押担保
房产可以抵押担保,但是房产进行抵押担保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在办理抵押登记时设立。且进行抵押的房产应当是产权没有争议,属于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财产范围。
《民法典》第四百零二条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二、抵押后的房产能买卖吗
抵押后的房产能买卖,但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房屋虽然设立了抵押,但是其所有权仍然属于抵押人,抵押人仍然由处分该房产的权利,所以抵押人是有权在抵押期间将抵押的房产进行出售的。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三、房产抵押担保有期限吗
房产抵押担保有期限,期限是主债权存续期间。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向抵押权人颁发房屋他项权证,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抵押权一并消灭。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原《房屋所有权证》上作他项权利记载后,由抵押人收执。并向抵押权人颁发《房屋他项权证》。
《民法典》第四百零七条
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一十九条
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三百九十五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n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n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n (三)海域使用权;\n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n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n (六)交通运输工具;\n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n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
担保人能赎回抵押的房产吗
284人看过
-
能否将房产抵押给担保公司
370人看过
-
公租房能担保抵押吗
254人看过
-
抵押担保能否用被查封的房产
201人看过
-
抵押担保后能不能转移债务
117人看过
-
担保公司能不能做抵押权人
367人看过
-
担保人房产能抵押房产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1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担保人的房屋已经抵押的,如果是担保人生活必须房屋的,不能执行房屋,如果不是生活必须房屋可以执行,但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再抵偿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40.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
-
哪些财产可以抵押担保不能抵押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5(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比如: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土地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
-
担保人担保的抵押物当时房屋能抵押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3担保人的房屋已经抵押,可以执行。债权人依法取得胜诉判决并向法院申请执行担保人财产的,法院可以对抵押房屋采取查封、扣押措施,但财产拍卖、出售后取得的价款,应当先由抵押权人优先受偿,再由申请执行人受偿。
-
抵押担保人能不能上失信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9抵押担保人可以失信。抵押人作为执行案件行人,如果抵押人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或抗拒执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避免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消费限制令,无正当理由拒绝执行和解协议,也将被列入不可信执行人名单。
-
配偶承担抵押担保能不能合法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17不承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做出的保证,其可能产生的债务明显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即便其配偶知晓保证一事,也不能成为其应承担保证责任的原因。而且一旦保证人代替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了债务,其仍可以基于其保证人的身份而向债务人追偿。所以,配偶无需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