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与所有权谁优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18:14:55 498 人看过

一、居住权与所有权谁优先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与所有权对比是所有权优先,所有权为自物权、完全物权,而居住权是他物权限制物权,居住权以所有权为基础并由其派生,这是两者最主要的联系。至于两者的区别,除了当然存在的自物权与他物权的不同点之外,两种权利在实现方式上也体现了不同的趋势和取向。

居住权以他人的房屋为标的,行使的是占有、使用和有限收益权。既然是对他人的房屋使用收益,利用房屋的居住价值,就必须对房屋进行物质形式的支配,因此,居住权是以实施对他人房屋的现实占有为实现条件的。

二、居住权丧失的情形有哪些

(1)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本质上是为特定的自然人的生存利益而设定的物权,一般以居住权人的生存期限为最长存续期限,如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人因失去权利这一要件,自然归于消灭。

(2)房屋标的物灭失。居住权的标的物是以房屋为客体,房屋又是居住权存在的客观基础,一旦客观基础丧失,从而导致居住权丧失。

(3)居住权的存续期限已届满或解除条件已成就。当事人对居住权的存续期限有明确约定的,在该期限届满时,居住权即归于消灭,另外,居住权的设定可以附解除条件,在该条件成就时,居住权亦归于消灭。

三、居住权的法律效果是怎么样的

(1)房屋的归还。除因房屋标的物等原因而消灭外,居住权人在其居住权消灭时,有归还房屋的义务,如果居住权是因居住权人死亡而消灭的,则其继承人有归还房屋的义务。

(2)附属设施的取回。居住权人在其权利存续期间,为了正常居住使用房屋可在房屋内设置一些设施,同时,也可对房屋进行装修,这些设置并非房屋的结构组成部分,居住权消灭时,居住权人对其仍享有所有权,可将上述设施取回,但要恢复房屋的原状。

(3)费用的偿还。居住权存续期间,对于房屋的特殊修缮费用应由房屋所有人承担。当房屋须进行特殊修缮时,居住权人可通知房屋所有人进行修缮,房屋所有人未进行修缮,而该修缮又确有必要的,居住权人可自行修缮,居住权消灭时,房屋所有人应偿还居住权人支付的修缮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17日 11: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居住权相关文章
  •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谁优先
    担保物权优先于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物享有的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担保物权就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将自己的或者第三人的财产设定担保,当债务不履行的时候,债权人可以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这是由于用益物权的标的价值形态如发生变化,会对权利人的使用收益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权利消灭;而担保物权的标的物价值形态发生变化并不影响担保物权以变化后的物为标的而继续存在。一、担保物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同一物担保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债权时,应当先就顺序在先的债权行使担保物权,只有顺序在先的债权全部实现的情况下,才能清偿顺序在后的债权。法定担保物权优先于意定担保物权,即留置权优先于抵押权。其次,如果同一担保物上同时存在抵押权与质押权,若抵押权先于质押权成立并进行了法定登记,抵押权优先于质押权,若抵押权先于质押权成立但未进行法定登记,质押权优先于抵押权;如果抵押权后于质押权成
    2023-02-22
    155人看过
  • 隐私权与生命健康权谁优先
    夫妻婚前一般需要进行婚检,若是夫妻一方被查出患有艾滋病,那么医生是否有义务告知另一方呢?当艾滋病人隐私权与伴侣一方的生命健康权发生冲突时,哪个权利更优先呢?生命健康权应该是首位要保障的婚前医学检查,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婚检,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的医学检查。“婚检的时候,医生有义务告知未婚夫妇双方,对方的健康情况。”艾滋病属于“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卫生部颁发的《婚前保健工作规范》,第4条医学意见中第(3)款规定,对于婚检发现的可能会终生传染的、不在发病期的传染病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在出具婚前检查医学意见时,应向受检者说明情况,提出预防、治疗及采取其他医学措施的意见。若受检者坚持结婚,应充分尊重受检双方的意愿,注明“建议采取医学措施,尊重受检者意愿”。《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的目的为了保障艾滋病人的隐私权医院遵守艾滋病防治条例》,该条例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
    2023-05-05
    419人看过
  • 担保债权与查封债权谁优先
    先查封的财产是有优先分配的,按照法院做出财产保全裁定书的先后顺序确定,在执行(尤其是多起诉讼的执行)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执行时会各债权人按照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8条规定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一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执行的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各债权比例受偿。第90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被执
    2023-02-25
    53人看过
  • 借住人对其所居住的房屋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
    借住人对其所居住的房屋是不享有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存在于房屋租赁关系中,而借住不属于租赁关系,所以借住人是没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2023-06-14
    239人看过
  • 质权与保全财产谁优先
    质押是债务担保的方式,所以对质押的财产执行时,质权人有优先受偿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对抵押物、质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不影响抵押权人、质权人、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一、质押的特征1、质押为担保物权因质权是为担保债权而设定的,故其为担保物权。这是质权与抵押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相似之处。也是质权不用于用益物权之点。质权虽为物权,但其是对标的物的交换价值加以直接且排他的支配权。因此不论质权的标的为有体物动产还是权利,质权的内容都在于对其交换价值的支配。2、质权具有从属性质权为以担保债权为目的的权利,它与所担保的债权形成主从关系。被担保的主
    2023-03-02
    308人看过
  • 谁有权行使优先购买权
    2002年12月11日,苏州高新发布对华夏XX公司股权收购落空的公告。此前的十来天,业内人士都以为苏州高新会成为首家收购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未料,刚刚开始的基金公司股权收购战就以上市公司的失败而告终。苏州高新董秘缪凯在接受采访时说: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老股东华夏证券、西南证券优先收购了华泰证券持有的欲转让的华夏基金全部股份。华夏基金于1998年3月成立,目前股东为:华夏AA、北京BB、西南CC、华泰DD、兴业FF及GG信。根据我国原《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中国证监会2002年12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出资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五条规定股东转让出资,应当遵守原《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关于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规定。禁止采用虚报转让价格等欺诈手段侵犯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
    2023-06-09
    371人看过
  • 德国《住宅所有权与长期居住权法》
    第一章住宅所有权第1条[概念规定](1)依照本法规定可以在住宅上成立住宅所有权,在建筑物的非住宅用房上成立非住宅用房所有权*。(2)住宅所有权是与对共同所有权所属物的共有所有权份额相结合并从属于该份额的对住宅的专有所有权。(3)非住宅用房所有权是与对共同所有权所属物的共有所有权份额相结合并从属于该份额的对建筑物的非住宅用房的专有所有权。(4)住宅所有权和非住宅用房所有权不得以专有所有权与对两块以上土地的共有所有权相结合的方式成立。(5)本法所指的共同所有权所属物是不处于专有所有权或第三人所有权之下的土地以及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和设施、设备。(6)对非住宅用房所有权相应适用关于住宅所有权的规定。第一节住宅所有权的成立第2条[成立的方式]住宅所有权以由合同授予专有所有权(第3条)或者以分割(第8条)的方式成立。第3条[合同授予专有所有权](1)对一块土地的共有所有权(《民法典》第1008条),可以
    2022-04-22
    467人看过
  • 什么是优先购买权?谁有优先购买权买房
    什么是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是指出卖人向第三人出卖标的物时,依照法律或者合同约定,特定人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第三人的权利。谁有优先购买权?1。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在同等条件下,房屋所有人需要将出租的房屋出售给承租人。出租人未通知承租人,或者承租人表示愿意购买租赁房屋的,出租人与第三人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相关法律法规:出租人出售租赁房屋,应当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出租人不按照本规定出售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出售无效。2。房子的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另外,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过户,都必须有共同所有人同意的证明,否则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相关法律法规:房屋所有人出售共有房屋时,必须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证明。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3。旧公房的原居民有优先购买权购买旧公房的,原居民有优先购买权。相关法律法规:出售旧房时,原
    2023-05-08
    236人看过
  • 不在公有住房实际居住有优先购买权吗
    什么是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是指特定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优先于第三人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是民商法上较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古今中外立法对此都有相应规定。案例:崔某贵与崔某宝系侄叔关系。座落于沈阳市某地的一套房屋原承租人为崔某贵的祖父崔某亮,即崔某宝的父亲,该房为动迁回迁房,回迁人口为崔某贵的祖父,原房产所有权人为某公司。崔某贵曾在该房屋同住,2001年8月搬出后,崔某宝进住某顾父亲崔某亮。2001年9月12日,崔某亮出具房产转让说明一份,载明:崔某亮愿将房产购买权转让其子崔某宝购买,产权归其子崔某宝所有。2001年9月10日,崔某宝与某公司签订出售公有住房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某公司将房屋出售给崔某宝,合计交款总额为9,570元。2002年3月18日,崔某宝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证。2002年9月27日,崔某亮因病死亡。2003年4
    2023-11-28
    316人看过
  • 谁拥有优先权、版权或专利权
    1、有优先权,第二十九条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国外首次提出之日起12个月内,就同一主题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专利权具有优先权外国,或者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外国首次提出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享有优先权,或者申请人在中国首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出之日起12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同一主题的专利申请的,按照优先权相互承认的原则,第三十条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时作出书面声明,并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副本;逾期未作书面声明或者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2023-05-07
    134人看过
  • 租房合同到期后有没有优先居住权?
    需要注意的是租赁合同到期后并不是可以无条件优先续约的,可优先续签的情形有:1、租赁合同到期后可以优先续签的情形只会出现在双方在租赁合同中约定;2、若未约定,法律难以对出租房有强制力。优先续租权即在同等条件之下的租赁合同建立中具有优先权或先取权,但优先续租权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公平权延伸出的法律权利,不是一个法律概念;3、租房合同其实也就是房屋租赁合同,此时虽然是在一定期限内转让了房屋的使用权,但所有权还是在房东手里的。一般来说租房合同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二)房屋的坐落、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家具和家电等室内设施状况;(三)租金和押金数额、支付方式;(四)租赁用途和房屋使用要求;(五)房屋和室内设施的安全性能;(六)租赁期限;(七)房屋维修责任;(八)物业服务、水、电、燃气等相关费用的缴纳;(九)争议解决办法和违约责任;(十)其他约定。租房合同到期后
    2024-04-27
    266人看过
  • 在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和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之间谁有优先权
    如果共有人与承租人同时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共有人可以先于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这是民法学界的通行做法。相关知识:承租人应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首先,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必须有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否则承租人将无法依法享有优先购买权。但出租人将房屋出售给配偶、父母、子女等亲属的,承租人不能主张优先购买权。第二,承租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出租人在出售前通知承租人的,承租人必须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行使优先购买权。出租人决定拍卖房屋并通知承租人的,承租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行使优先购买权。第三,承租人只能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购买权。所谓“同等条件”,是指承租人购房的条件与第三人购房的条件相同。无论从房价、付款方式等方面来看,承租人都不会购买比第三方购买条件更好的房屋。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行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期间。出卖人在出售房屋前通知其他共有人的,
    2023-05-07
    69人看过
  • 担保物权优先于所有权吗
    民法典并没有规定担保物权优先于所有权,担保物权是在所有权基础上设立的,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行使担保物权时,担保物所有权可能会转移。一、担保物权所有权转移冲突如何区分所有权的转移: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适用登记主义,不动产自登记之日所有权发生转移。注意:对于航空器、船舶、车辆,它们属于动产,但因其价值较大,可移动,故法律对其所有权转移做出了登记的规定,如车辆,以登记为权利公示方法,其所有权就不能随交付而转移,必须办理所有权人的变更登记。(动产均以交付而获得所有权,而车辆等特殊动产因登记而取得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二、担保物权和担保债权的区别担保物权与担保债权的区别就是看主体是物还是债,如果主体是物的,则是担保物权,如果是债的话,就是担保债权。(一)担保债权:因担保产生的权利和义务。1、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
    2023-03-21
    333人看过
  •  外国优先权与本国优先权的辨析
    区分国内优先权与国际优先权,主要体现在申请范围、申请时间、申请人及申请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国外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而国内申请人则不能。优先权享有主体、权利来源及设置目的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区分国内优先权与国际优先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申请范围差异:国外申请人针对发明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外国首次申请后,若在中国以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则可以享有优先权。(2)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国外申请人先于中国申请专利,且在申请日起满1年,中国申请人再提出专利申请,则其申请被视为优先权申请。(3)申请人的不同:国外申请人作为外国法人或自然人,而中国申请人则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自然人。(4)申请的类型不同:国外申请人就发明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提出专利申请,而中国申请人则就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提出申请。(二)优先权享有主体不同:国外优先权由外国公民享有,国内优先权由本国公民享有。(三)权利来源不
    2023-10-22
    67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居住权
    词条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更多>

    #居住权
    相关咨询
    • 房子所有权优先还是居住权优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3
      居住权和所有权并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我国民事主体享有物权的,物权是指对物享有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种。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是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而居住权和所有权是不同的物权类型,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两者并不冲突,居住权人行使居住权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 所有权优先于居住权的区别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08
      居住权和所有权并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我国民事主体享有物权的,物权是指对物享有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种。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是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而居住权和所有权是不同的物权类型,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两者并不冲突,居住权人行使居住权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 小区居住权与经营权哪个优先?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2
      居住权和所有权没有谁优先的问题。我国民事主体享有物权的,物权是指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是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而居住权和所有权是不同类型的物权,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两者不冲突,居住权人行使居住权不得损害所有人权益。
    • 居住权和所有权的优先给定权是什么意思?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5
      居住权和所有权并不存在哪一个优先的问题。居住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设立居住权期间,所有权人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但不能影响居住权的正常行使。
    • 居住权与所有权优先的是哪一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3
      居住权和所有权并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我国民事主体享有物权的,物权是指对物享有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种。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是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而居住权和所有权是不同的物权类型,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两者并不冲突,居住权人行使居住权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