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加班死亡属于公司责任,经有关单位认定为工伤后,可以要求相关赔偿。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14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被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的。2.工作期间在工作地点,从事和工作有关的事情而受伤的。3.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受到了暴力导致受伤的。4.因工作原因久了患上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受伤或在发生事故后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的路上,发生了责任不在自己的交通事故(包括公交、客轮、火车等),从而受伤的。7.其他情形,只要被法律和行政法规认定为工商的。
《工伤保险条例》 第14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被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的。2.工作期间在工作地点,从事和工作有关的事情而受伤的。3.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受到了暴力导致受伤的。4.因工作原因久了患上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受伤或在发生事故后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的路上,发生了责任不在自己的交通事故(包括公交、客轮、火车等),从而受伤的。7.其他情形,只要被法律和行政法规认定为工商的。
-
员工宿舍加班死亡后,如何进行合理的理赔?
330人看过
-
男子高温加班12小时死亡工伤死亡如何赔偿
295人看过
-
加班期间死亡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124人看过
-
工人在下班后死亡,赔偿金如何处理?
363人看过
-
员工下班死亡怎么处理
321人看过
-
加班期间脑溢血死亡怎么处理?
104人看过
-
非上班时间在工地上班职工工伤死亡如何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应享受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
-
公司加班如何赔偿死亡的员工?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1属于工伤。按照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
-
求助:公司员工加班意外死亡和正常如何处理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 二、如果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也不支付工亡待遇,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加班意外死亡和正常这个问题参考如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
-
延时加班员工死亡赔偿如何计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6赔偿项目及标准: 1、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加班时尚未付加班工资如何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0一、不按时支付工资怎么处理 《劳动法》第51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所谓“克扣”,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是对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的一种非法剥夺。 “无故拖欠”,是指无正当的理由逾期不发给劳动者付出劳动后依法应获得的相应的工资收入,也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