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相应的内部制度环境和外部技术能力支持,即便个人所得税的全面扣缴在理论上拥有无懈可击的价值,但在现实中可能依然难以取得全面的成功。
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北京市18个区县的1万多家企业开始试点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也就是说试点的企业在向个人支付薪酬时,不论其是否属于本企业人员、支付的薪酬是否达到1600元纳税标准,企业都要在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涉税信息。
事实上,个人所得税全面缴扣早已是“旧闻”了。在法律条文方面,此前国务院公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就明确规定兼职的收入也要纳入申报的范围,“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在实践操作方面,2005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就已经颁布了《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但时隔10个月之后北京地税部门才开始试点实施。
酝酿如此之久才姗姗出台,本身即已说明即便是政策制定者亦认识到具体实施该项政策将是一项繁复浩大的工程。可以说缺乏相应的内部制度环境和外部技术能力支持,即便个人所得税的全面扣缴在理论上拥有无懈可击的价值,但在现实可能依然难以取得全面的成功。
从以往征税的具体实践来看,影响税收征管的主要障碍就是代缴个税的企业与缴纳人之间的合谋。企业和个人在利益上是相互依赖的,向第三方税务机关纳税对前两者并无直接的利益,相反企业选择保护纳税个人的利益却更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因而企业和个人具有隐瞒申报的动力。
此外,由于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我国对隐瞒申报状况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惩罚机制。这也就为企业和个人的合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兼具了“做”的动机和机会,那么个税征管出现漏洞也就不足为奇了。此次个税全面扣缴依然没有脱离原有的“陷阱”。主要申报的途径依然由企业和个人掌握,这也就注定了个税全面扣缴必然会遇到和以往相同的制度性课题。
而从外部技术支持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全面个人征信的问题;另一个是个税全面缴款技术细节的问题。前者可以依靠逐步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其本身就是非旦夕所成,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而后者则涉及到纳税管理细节的问题,事实上,如何全面掌握个人收入状况并据此征税本来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西方发达国家为此甚至对个人婚姻和就业状况作出了极为详尽的规定,这些制度的积累本身就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完成的。要想简单地通过“试点—推广”的模式来完成是不太现实的。
-
团购网站缺乏诚信
121人看过
-
工伤认定期间,公司缺乏诚信
204人看过
-
个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指什么
204人看过
-
个税实行全额扣缴申报制推行津贴奖金合并征税
322人看过
-
缺乏租房合同定金能否全额退还
245人看过
-
房屋租赁合同缺乏完税证明
108人看过
-
劳动安全缺乏保障可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0在劳动合同的几项主要内容中,人们往往对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硬件”要素比较注意,忽视劳动条件等“软件”要素。实际上,必要的劳动条件不但是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保障,也是劳动者顺利履行义务的保障。关于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法》第十九条明确将其规定为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之一。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
-
低保户认定缺乏证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0对于举报不实行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第一种情况,涉及民事责任,包括故意编造无根据的事实对他人进行污蔑,可能会侵犯对方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数据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检举人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第二种情况,检举人捏造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企图让他人被刑事追责或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尽管情节较严重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检举人必须承担由行政拘留和罚款构成的行政责任。第三种情
-
公司缺乏资金缴税是否可以申请破产?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10在企业拖欠税金的前提下,公司也可以依法申请破产清算以解决问题。实际上,如果企业无法偿还已到履行期限的债务,并且其资产规模不足以覆盖全部债务或者表现出明显的偿债能力不足,那么企业就有资格提出破产申请,这种情况甚至包括拖欠税金的情况在内。 尽管企业向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但在法律程序执行完毕之前,企业仍需承担清偿所有未付税款的义务。在破产清算阶段,清算小组将负责清理和结算所有未付税款,并处理清算过程中
-
-
鉴定结论缺乏证据?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内容。r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