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即,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对上诉八类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哪些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如下:
1、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
2、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
3、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等;
4、暴力型犯罪,表现在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犯罪中;
5、毒品犯罪,在不良人员的影响下,怀着尝试心理去吸食毒品。
一、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如下:
1、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任何犯罪均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
2、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仅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等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对其所犯的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青少年犯罪特征如下:
1、犯罪动机简单,行为盲目性大;
2、易于诱发、纠合性强;
3、野蛮性和报复性;
4、模仿性,即模仿文艺作品中的犯罪方式进行犯罪活动;
5、可塑性和反复性,即其犯罪思想行为易于转化,又容易反复,这同青少年时期心理,思想状况不稳定有关。
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行为包括从属性犯罪、报复型犯罪、冲动型犯罪等,应该规划人生,否则犯罪后就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法律如何规定和执行青少年犯罪刑罚?
139人看过
-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实践与思考
76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犯强奸罪判刑规定
95人看过
-
经济犯罪刑事拘留和判刑的法律适用和实践问题
69人看过
-
死刑与死缓的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
88人看过
-
绑架罪的量刑规定和实践
381人看过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
青少年犯罪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0绝对无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不满14周岁的人对所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相对有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几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针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06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强奸罪,虽然已经构成了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强奸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此外,还需要关注不构成强奸罪的特殊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
-
青少年犯罪团伙怎么判刑,2023最新的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15法律分析 青少年犯罪团伙的判刑规定为,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则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定罪量刑,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青少年,则在构成特定罪名的时候应当判刑,但是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我国刑法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能判缓刑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5我国职务犯罪能判缓刑。但需符合以下条件: 1、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
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识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31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特别程序 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六十六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