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算不算无效合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4 17:10:28 290 人看过

一、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算不算无效合同

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不算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无效与不成立有什么区别

合同无效与不成立有区别,具体如下:

1.两者的法律含义不同;

2.两者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已完成了合同订立的程序,双方已形成合同关系;不成立合同当事人之间已形成的是缔约关系。

3.两者形成的原因不同;

4.两者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

5.两者的保护性不同。

三、主张无效合同的主体

主张无效合同的主体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以及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人。但如果合同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权益受损的第三人也有权向人民法院主张合同无效。并且请求合同当事人就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14: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无效合同相关文章
  • 重大误解是否会导致合同无效
    由于重大误解而签订合同的,不会造成合同无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时需要遵守一定原则的,签订合同的原则包括平等、自愿、诚信等。而有些合同是在重大误解下签订的,由于重大误解而签订合同的,不会造成合同无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不具有法律效力。一、劳动合同怎么签订,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有哪些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遵守以下原则: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平等地决定是否缔约,平等地决定合同的内容。任何一方可拒绝与对方签订合同,同时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对方与自己签订合同。2、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从平等原则引申出来的。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要求双方对于劳动合同的订立不得享有任何特权。当事人订立合同只能出于其内心意愿。3、协商一致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要求当事人双方就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合同才成立。4、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合
    2023-04-10
    339人看过
  • 那么怎样才算重大误解合同呢?
    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所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一、签了协议书可不可以反悔签了协议书可以反悔。协议可撤销的五种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
    2023-02-26
    367人看过
  • 合同中重大误解构成无效合同的法律行为吗
    重大误解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构成合同重大误解的情形1、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因为合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例如将买卖合同误解为赠与合同,势必改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违背当事人的初衷,因此,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应属重大误解。2、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在即时清结或不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一般不构成影响合同效力的重大误解,因为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会因具体当事人的不同而存在重大改变。但是在以当事人信用为基础的合同中(信托、委托、寄存、信贷),在以某种感情或特殊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合同中(如赠与、无偿借贷),或者在以当事人的特定技能的合同中(如演出、加工承揽),对对方当事
    2023-07-31
    423人看过
  • 合同签订地算不算合同履行地
    合同签订地不一定是合同履行地。(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二)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在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当事人未以上述方式变更原约定,或者变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的,仍以原合同的约定确定履行地。(三)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一、合同履行地约定不明确怎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
    2023-03-03
    77人看过
  • 存在重大误解的合同什么时候无效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该条明确规定了可撤销合同之情形: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该规定解释了重大误解的合同的基本内容。一、可撤销和可变更合同可以通过申请撤销当事人一方有权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
    2023-06-24
    206人看过
  • 重大误解合同该如何认定,重大误解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的
    一、重大误解合同该如何认定认定重大误解合同的要件如下:1.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如果仅仅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并且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不构成重大误解。2.误解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误解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3.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这也是误解和欺诈、胁迫及乘人之危的主要区别之一。即误解人的错误认识不是源于对方当事人的遗错行为,而是由于自己的不谨慎。4.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在此不允许当事人以重大误解为借口,而实属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来撤销合同。二、重大误解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的重大误解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行为人撤销前合同有效,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事法律行为
    2023-06-28
    482人看过
  • 合同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时效是多久?
    重大误解合同撤销期限是1年。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的协议在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撤销,此一年为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重大误解主要有以下5种(1)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因为合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例如将买卖合同误解为赠与合同,势必改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违背当事人的初衷,因此,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应属重大误解。(2)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在即时
    2023-03-25
    200人看过
  • 合同签订未给对方算无效吗
    要看具体合同条款判断,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一般签订之日起生效。如果合同中一方有先履行的义务,后履行的一方有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的一方若无法证明其不履行有免责事由,会构成违约。如果合同中有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一旦合同到达终止时间,可以自然终止,但一般不影响违约责任的追究。如果是同时履行,双方都没有履行,可能导致双方违约,按照违约条款确认各自的违约责任(违约条款不一定是对等的,而且很可能违约计算标准也不相似)一、怎样认定合同是否有效(一)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可见,在订立合同时,注意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和主体资格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二)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三)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四)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五)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六)没有签字盖章的合同有效吗?二、订立了书面合同,但没有
    2023-03-23
    200人看过
  • 因为误导签订合同的算数么
    一、因为误导签订合同的算数么1.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因误导或诱骗而签订合同,那么这份合同的效力是受到质疑的。2.误导或诱骗行为通常涉及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事实,以影响另一方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受误导的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该合同进行审查,并可能请求撤销该合同。3.需要注意的是,误导或诱骗行为并不一定导致合同无效。合同是否有效,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4.如果受误导的一方能够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并且该行为对其造成了实际损害,那么该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二、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1.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如果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
    2024-07-21
    282人看过
  • 合同订立重大误解的五大表现形式
    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在合同性质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例如,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将补偿贸易或者来件装配误认为涉外货物买卖,将借贷合同误认为借用合同等,则当事人将承担完全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发生此误解也完全违背了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因此应作为重大误解。(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发生错误不会对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只要对方同意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当依约履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也可构成重大误解。主要是在一些基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和注重相对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当事人的身份对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承揽、委托、演出、约稿等合同中都十分注重相对人的技能、信用、资历、身份等情况下,如果对
    2023-06-09
    264人看过
  • 合同重大误解有时效性吗
    一、合同重大误解有时效性吗合同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第
    2023-06-09
    69人看过
  • 合同中的误解能认定为合同重大误解吗
    第一、误解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该错误的产生是当事人的内心意思缺陷,不是其他原因。第二、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误解的对象是合同内容,是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因此使当事人订立了合同。第三、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基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错误认识,因而,就必须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给误解的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一、要怎么样确定合同重大误解确定合同重大误解条件如下:1、误解是由当事人自身的过错引起的,而不是由别人的欺骗或不当影响引起的;2、当事人的误解必须对行为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判断订单动机的错误不应构成重大误解。误解必须是对行为内容的误解,并导致行为;同时,误解也必须很重要。所谓重大确定,不仅要考虑误解者误解的不同情况、当事人的情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因素,还要考虑对当事人造成的不利后果;3、误解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旦行为生效,误解方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2023-03-03
    75人看过
  • 重大误解合同性质的错误
    重大误解的认定要件包括: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产生重大误解的合同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重大误解导致合同撤销,应当是由于误解才导致签订合同。一、重大误解有哪些情形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重大误解一般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有关标的物的种类、数量、质量等产生了错误认识,导致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那就属于重大误解。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二、如果对如下情况发生错误认识,一般则不能认为构成误解1、对订立合同的动机发生错误认识。当事人订立合同都具有各种不同的动机,如购买电脑是为学习所用,在该合同中购买是目的,学习是动机,如果事实上学习本身是一个错误,则属于动机的错误,不应影响的效力,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交易的安
    2023-03-12
    464人看过
  • 合同存在重大误解可以判为无效吗
    可撤销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合同是指当事人对合同主要内容的认识发生错误,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合同的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显失公平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而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通常是对方利益不平衡,一方获得的利益大大超出了另一方,或者一方遭受了损失而另一方获得了利益。二、合同重大误解怎样认定1、误解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该错误的产生是当事人的内心意思缺陷,不是其他原因。当事人的意思真实与其内心意思是一致的,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或信息等内心意思的缺陷,使其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2、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误解的对象是合同的内容,是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因此而使当事人订立了合同。合同的内容,主
    2023-03-17
    153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1、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自始无效,主要是指是自合同成立之时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合同无效的原因常常存在于合同成立之际。因为,尽管确认合同无效,撤销合同的行为的发生与合同成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确认和撤销的行为是具有溯及力的... 更多>

    #无效合同
    相关咨询
    • 合同签订合同重大误解如何判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27
      一般来说,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 在合同性质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 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 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发生错误不会对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只要对方同意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当依约履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也可构成重大误解。 3、对标
    • 如何认定合同签订重大误解,重大误解的情况有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一、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二、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三、产生重大误解的合同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
    • 重大误解合同协议如何签订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17
      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 重大误解的合同的无效效力和无效的效力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01
      重大误解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缺乏一定的生效要件,是否有效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
    • 2022年签订重大误解合同怎么解决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9
      签订重大误解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