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再婚生育如何办理准生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4 09:42:03
108 人看过
一、民法典规定再婚生育如何办理准生证
再婚生育不需要办理准生证,现在实行的是生育登记制度,只需要进行生育登记即可。
二、民法典再婚生育有哪些规定
1、根据计划生育法、生育政策的规定,再婚夫妻有少于两个孩子才可以再生。
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或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都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2、再婚夫妻医学上可再生育的规定
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有残疾或者第一胎子女系双胞胎、多胞胎均有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3、再婚夫妻可以再生育的其他规定
(1)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下同)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2)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3)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4)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5)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6)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民法典规定二婚再生育算是独生子女吗
160人看过
-
民法典办准生证会查生育史吗
190人看过
-
生育、再生育服务证是如何办理的
89人看过
-
办理再婚生育准生证需要哪些
473人看过
-
非婚人士生育如何办理生育准许证?
41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再生育的条件有哪些
26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再婚
词条
#再婚
最新文章
#再婚
相关咨询
-
如何办理再婚准生证2018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1再婚准生证办理流程 对于符合再婚生育条件的夫妻是可以带上相关资料进行办理再婚准生证的。具体流程如下: 1、申请:再婚夫妻需要到相应的婚育服务点进行再婚生育申请; 2、提交相关证件、资料,主要有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双人照; 3、计生服务机构出具的女性孕情检查证明; 4、最后再婚夫妻就可以拿着申请表以及计划生育服务部门的孕检证明到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再婚准生证。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
-
再婚办准生证和初婚办生育证一样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5准生证也就是生育证的办理,关键因素不是初婚或者是再婚,而是孩子的个数,再婚办理的生育证可以是一孩,也可以是二孩,也可以是再生育(也就是三孩子或者以上)。办理哪种证取决于具体的情况。而且,这个可能存在省省的差异。一般来说,再婚办理的生育证需要提供的是,离婚证,离婚协议书,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照片等。如果婚前没有子女,以上证件备齐就可以。办理一孩生育证如果婚前有一个子女(夫妻合并)。需要提供孩子的
-
再婚生育准生证是否可认补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5而《条例》第三十七条的第三十八条的原文是: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以下处罚: (一)不按期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规定采取补救措施、终止妊娠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生育证管理规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
-
如何办理二婚生二胎生育证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26再婚的办理二胎生育证所需证件: (1)户口本、结婚证、一胎生育证、离婚证、离婚判决书、离婚协议书、死亡证明,以上证件所有原件及复印件。 (2)双方单位证明信:证明是初婚、再婚、有无子女的情况;证明是工人身份、干部身份(证明是科、股级干部还是一般干部),初婚的要加民政部门章。 (3)单位张榜公布情况(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字) (4)夫妻近期小2寸合照5张 (5)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女方孕情检查证明。
-
再婚生育的小孩可以办准生证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5具体应当咨询当地计划生育部门,以省为例,再婚(不含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的子女数量合计为两个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即可以办理准生证的。根据《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四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禁止违法生育、非法收养,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和病残婴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民计划生育情况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