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后的隐名股东问题探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9 17:46:42 74 人看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国有企业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在公司改制时,全体职工均有入股,但因有限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最多不超过50人)或经验的不足,在工商登记或公司章程中没有记载,致使一部分股东缺乏形式上的要件,但这些股东也参加股东大会和分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公司内部领导层结构的变化,公司认为这些隐名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要求这些股东退出公司或收购其手中的股份,双方发生纠纷,隐名股东不愿退出或被公司收购,反而要公司依法承认其合法地位,辛协工商登记。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的确定和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涉及到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而对于隐名股东问题,在理论界存有争议。一般讲,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对此,《公司法》没有具体规定,对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更没有法律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有如此问题,因此,对于公司中隐名投资涉及的法律关系有必要加以分析、考虑,以区别对待。

二、隐名股东的特征

对于市场条件下成立的有限公司的隐名股东问题,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实质说,即将实际投资人视为股东而不论投资人以谁的名义;二是形式说,即将名义上的投资人视为股东,而不论实际投资人是谁。按实质要件说,是以实际投资行为作为股权确认的标准,形式要件说一般以股东是否被记载于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等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但上述观点,均不是针对国有企业因改制成立有限公司所形成隐名股东的情形而言。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所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不能简单地以形式要件或实质要件来划分,而应对改制的特殊性予以考虑。因国有企业因改制而成为有限公司,不仅是企业组成形式上的变化,经营形式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司,虽然形式上具有公司法的特征,但还不等同于完全市场条件下发起成立的公司,两者属性应有所不同。即作为公司,它和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公司在先天构成条件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受特殊政策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比如股东的组成范围和股东持股比例等,是受特殊政策的限制的。因此,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问题,和一般意义上公司所产生的隐名股东在法律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为:

1、因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他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改制,受特殊政策的制约,而一般公司的隐名埋股东是出于自愿或为出于某种目的。前者,因企业改制成为股东带有明显人身性和强制性,后者,则没有这种人身属性和强制性。所谓的人身性,是指是基于企业职工的特殊身份才能成为股东,所谓的强制性,是由职工转变为股东,要受特殊政策的制约。而市场条件下自然发起的公司,则无上述特征。

2、因企业改制而成为的隐名股东,是企业的实际出资者,而自然发起公司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可能仅仅是为了挂名而无实际出资义务。

3、因企业改制而成为的隐名股东,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享受了股东的所有权力、义务,而自然发起公司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可能仅挂个名,没有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没有行使作为股东所赋予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4、因企业改制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虽然在工商登记中没有显名,但在企业内部可能有出资证明书并被企业其他股东所认可,而以自然发起等形式成立公司所形成的隐名埋股东则可能不具备被任何形式要件。

5、因企业改制所形成的隐名股东,是因政策而形成的产物,不存在规避法律的动机和目的,而其它方式成为公司隐名埋股东的,则可能有规避法律的动机和目的。由此看来、两者虽均为隐名股东,但它的法律上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地位和作用也应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虽为隐名,而实为股东,后者虽是隐名,也不是股东。因此,两者所调整的法律也应有所不同。对此,应由特别的司法解释予以规范较为妥当。

三、对隐名股东法律地位认定的法律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而形成隐名股东资格法律地位的认定,不仅涉及到职工的利益,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是司法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上看来,对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隐名股东的地位认定,以对待市场条件下所形成隐名股东的观点来确认不妥,现行《公司法》亦无具体的规定;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司法解释的方法予以调整和保护。其初步设想为:l、承认因国有企业因改制存在的隐名股东地位问题。凡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因改制而实际出资的。其股东地位依法予以保护。隐名股东享有正常股东的权利、义务。这有利于保护职工的既得利益。2、国有企业隐名股东所持股份;不应因企业领导层的变动而发生变动,也不应因企业领导层的变动而强行收购。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3、从企业改制的特殊性可以考虑,对隐名股东所持股份的转让,改制企业应享有优先收购权。4、隐名股东的股份,在一定合理时间内,应仅限于改制企业职工本人享有和内部转让,不经过一定时间,不得对外转让和继承。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有利于维护健康的经济秩序不被打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7日 1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文章
  •  企业改制中的产权问题:集体企业改革探讨
    本规定明确了国家投资、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社区经济组织投资、其他法人投资、职工个人投资和企业用公益金购建集体福利设施等投资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产权归属。同时,也规定了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享受的优惠以及企业按照地方政府或原主管部门规定享受的优惠等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产权归属。最后,本规定还明确了企业组织研制的科技成果、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改制后的产权归属。国家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属于国家所有。2、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3、社区经济组织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社区经济组织集体所有。4、其他法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投资的法人所有。5、职工个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能够明确投资主体的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难以明确投资主体的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6、企业用公益金购
    2023-10-30
    255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的国有资产定价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人们议论最多和最关心的是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问题。怎么判断国有资产到底流失还是不流失,关键是如何对现有国有资产进行定价。按照国际惯例,对每一个资产一般都有两个价格,一个是管理价格,一个是交易价格。资产的管理价格主要是由投资数量来决定的,投资了多少,折旧或损失了多少,还剩余多少,也就我们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额;而资产的交易价格主要是由资产的赢利能力决定的,购买者购买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赢利,交易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资产净值,而是对资产赢利能力的预期。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转让采用的应该是交易价格,而不应是管理价格,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国有资产转让价格是低于或者高于国有资产净值来判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目前,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普遍要求国有资产转让实行拍卖交易,就是逐步地使国有产权转让规范化。
    2023-04-23
    281人看过
  • 隐名投资和股东名册相关法律问题简析
    一、隐名投资(一)隐名股东出资行为是否合法?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它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2)公司股份实际的出资认购人与名义上的股东不一致;(3)显名投资人系以自己的名义向公司投资。这一点使隐名投资与代理区别开来;(4)无论隐名投资人还是显名投资人对公司债务均只承担有限责任。这一特征区别于隐名合伙;(5)隐名投资人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公司实际投资人不愿意出资的原因有很多,判断其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主要应依据隐名出资的行为是否规避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某些行业限制境外资本进入,境外人士借用国内人士名义曲线进入该行业,这样的行为就属于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应认定无效,此时隐名股东只能就实际出资的部分向显名股东主张债权。如若隐名投资的行为没有规避法
    2023-06-23
    314人看过
  •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股市发展问题综述
    自1984年我国组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以来,股份制经济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迅速崛起。实践证明,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不仅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还可以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现将近期理论文章中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实行股份制的实际意义和成效目前,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和新建的股份制企业达9200家左右,股票上市企业逾700家。股份制企业的效益要好于一般国有企业。如在沪深上市的股份制企业,1997年上半年700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达38家,占上市公司的5.4%,远低于国有企业亏损的平均水平,实行股份制的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股份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且经济效益好于国有企业就企业规模而言,1996年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为34493亿元,其
    2023-06-09
    91人看过
  • 挂名股东的风险问题解析
    公司出事挂名股东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需要在认缴的出资额或者认购的股份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挂名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挂名股东,是指一方与他方约定,同意仅以其名义参加设立公司,实际上并不出资,公司注册资本均由他方投入,该不出资一方即为挂名股东。债权转让的车买了有风险吗购买债权转让的车辆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所以购买人一定要在购买前了解相关的风险,然后评估自己风险承担的能力再决定是否购买。购买债权转让车的风险:第一:过户困难抵押车辆在购买后,暂时还无法申请过户,这也是为什么抵押车辆的车况这么好,价格还如此便宜的原因。除非车辆解除了抵押协议,才可以申请过户。第二:合同因为抵押车辆无法过户,所以购买后可能会出现纠纷,为了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在购买前一定要签订好合同,保证自身的实际利益。第三:抵押车辆的来源在购买抵押车辆的时
    2023-07-05
    482人看过
  • 国有企业整体改制要注意的问题
    1、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是股东资格问题。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原国有企业自身不得作为该公司的股东或发起人,应由原国有企业投资人或新的投资人作为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对原国有企业吸收本企业职工(超过50人)入股改制为有限公司,可由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本企业工会,代表全体或部分职工作为公司投资主体行使股东或发起人职能;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社团法人、自然人均可作为改制企业的股东。二是注册资本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时,应对原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以净资产作为出资。对资产评估机构作出的资产评估报告,应经财政部门予以确认。如果吸收新的资金入股还应当提交法定验资机构的验资报告。非公司企业按照《公司法》改制为公司、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三是国有资产处置问题。国有企业在改制时,不得悬空银行及其他
    2023-04-16
    145人看过
  • 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经济补偿制度问题
    【摘要】近年来,尤其自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颁布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以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包括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以及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整体产权多元化改制,都遇到了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转换涉及的经济补偿政策问题和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笔者近年来一直身处国企改制的前沿,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关于经济补偿的问题,就政策制定及实际运行的情况,有一些个人的思考、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能有所裨益。【关键词】国企改制经济补偿劳动关系政策一、关于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针对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转换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争论和置疑,一方面有人认为改制只是变更了合同主体,劳动者或职工并没有因为改制失去工作,合同工资收入及相关福利也没有发生改变,因而就改制而言由国有资产支
    2023-04-29
    51人看过
  • 探析公司中隐名出资人的法律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存在很多投资人为了规避国家法律法规或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用隐名方式进行投资,由于我国《公司法》以及相关法律,没有对隐名出资进行规范,导致纠纷较多却没有法律依据可循。对公司中隐名出资人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应当肯定隐名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并完善隐名出资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关键词:隐名出资人;显名股东;法律地位1隐名出资人的法律特征(1)投资主体的隐蔽性。主要表现为,对公司实际出资人与名义上的股东不一致。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通常采用二元标准来判断,即要有实质要件,如股东出资,也要有形式要件,如公司登记、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中明确的记载。只有同时符合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我们一般才认定为股东,而隐名出资人却只符合实质要件,显名股东也只符合形式要件,出现了其投资主体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导致了司法实践中有关股东资格认定、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等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复杂性。(2)出
    2023-06-09
    298人看过
  • 解决隐名股东退股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隐名股东退股的前提是确认股东的身份。隐名投资者不得收回资金,逃避风险和责任但也有例外。在率先完成实际投资义务,由隐名股东转为明显股东后,按照公司章程的约定完成正常的股权转让、股权赠与、股权回购等方式完成退股是法律认可的。隐名股东是指实际投资者。实际投资者通常不在工商登记名单中,不能对抗外部第三人。隐名股东能否要求退股家住上海市的王女士在儿子不知晓情况下出资3万元,以儿子的名义签署章程、参股协议和股权转让决定书后,认为自己并没有成为出资的某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策划公司”)股东,起诉法院要求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袁某退还其出资款3万元及利息。近日,该诉请未获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可。2005年2月下旬,经工商部门核准设立某策划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中王女士儿子需认缴投资额12万元,占注册资本12%;袁某需认缴投资额40万元,占注册资本40%;其余投资额由一家法人单位和两名自然人认缴投资额,袁
    2023-07-05
    383人看过
  • 隐名股东协议的合法性问题
    隐名股东协议无效的情况:1、代持协议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2、侵害其他股东有效认购权的;3、协议程序、形式、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转让股权的;5、其他无效情况。隐名股东的基本特征:1、隐名股东依合法行为而产生。隐名股东的产生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如隐名股东并不包含利用国家对下岗职工投资经营的优惠政策,约定用下岗职工的名义对公司出资的人。2、隐名股东依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产生。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隐名股东问题所涉及的实质是一种合同,二是隐名股东涉及的直接当事人为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1)显名股东,是指在公司隐名投资过程中,约定将隐名股东的出资以自己名义经营事业的一方当事人。对于显名股东的资格要求,要符合中国相关法律关于公司投资主体的规定。如对
    2023-08-15
    80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的社会职能剥离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目标是使企业产权成为不依附任何非产权内容的纯粹的经济产权,因此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必须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剥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将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社会;二是将社会职能社会化,通过改革、改制和改组,由非经营或非赢利变为经营性赢利组织。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企业的社会职能一定要剥离出去。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目标是使企业产权成为不依附任何非产权内容的纯粹的经济产权,因此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必须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剥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将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社会;二是将社会职能社会化,通过改革、改制和改组,由非经营或非赢利变为经营性赢利组织。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企业的社会职能一定要剥离出去。
    2023-04-23
    121人看过
  • 关于集体企业改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在当前,改制已成为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公有制企业中,除国有企业外,还有一大批集体性质的中、小型企业。它们中的许多企业也正在或即将改制,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还是改制的重点所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还没有那级政府出台关于集体企业改制的专门文件和相关政策,只是在出台的国企改革文件中,要求集体企业比照执行,正是这个比照执行,忽视了集体企业本身的特点,特别是它的所有制的性质特点,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产权纠纷,正是有感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集体企业改制相关问题与探讨,提出改制政策上的建议,以期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一、集体企业的特点:我国集体企业,即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它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它在一个集体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只局限
    2023-06-09
    411人看过
  • 分析企业改制中隐形债务
    债务,改制,企业,承担,担保,隐形隐形债务是指在企业改制时,从被改制企业财务账面和其他财务资料中无法反映出来的,或者当时尚未预见到的,随着情势变迁而出现的债务。此类债务主要包括担保之债、因违约所生之债、缺陷产品侵权所生之债、因各种原因未记入被改制企业财务资料的应付款或遗漏的其他债务。由于企业改制形式和法律后果的多样性,特别是在这些债务的承担问题上,至今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因此,如何预防和处理企业改制中的隐形债务问题,已成为当前企业改制中法律事务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企业改制中要积极预防隐形债务的产生,采取有力措施,变隐形债务为显形债务(账面债务)。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对改制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的同时,搞好三个清查。一是担保清查。由于担保的特点决定担保之债为隐形债务,也就是说,担保责任是否承担、何时承担、承担数额在担保责任最终实现之前都是不确定的,而且在企业的账
    2023-02-23
    416人看过
  •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法院受理吗,企业改制有哪些问题
    一、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法院受理吗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合作化运动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老股金退还、与遗留问题密切联系的资产量化等,都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应由政府部门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作化运动中的遗留问题不应由人民法院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复函》明确:“.合作化运动中的遗留问题,应由政府部门处理,不属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合作化运动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合作经济的过程。在合作化运动中,成员要缴纳入社股金,而本案中的老股金退还,就是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另外,集体经济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据相关文件,要进行老股金退还、资产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造试点三步,而李凤英、北京市玉渊潭经济合作社、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股东权纠纷案中进行了两步即老股金退还、资产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造并未正式开始。李凤英所争议的集体改制财
    2023-02-21
    238人看过
换一批
#改制重组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更多>

    #国有企业改制
    相关咨询
    •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国有企业改制都有哪些问题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2
      问题一、是国有经济布局仍然过宽。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三是规模小,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较差。 四是部分重点行业缺少行业排头兵。 五是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 改制后国有企业房产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6
      1、改制企业,只是投资人从国有或集体所有变更为个人,其它不变,而进行的房产转让行为,不征营业税,不征印花税,暂不征土地增值税(参照执行)。国税函[2002]165号: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应征收营业税。房产属于产权的一部分。如果是单独转让房产的一样要征税。《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规定: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对国有企业进行
    • 隐名股东国有企业是怎样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2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围绕着集体企业改制,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本案纠纷的产生是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股权分配问题,也是涉及到隐名股东确认的典型案件。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是本案的争议焦点。现阶段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立法上没有对隐名股东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普通股东作了相关规定,加上公司的设立与运作也不够规范,给处理这类纠纷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对于是否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理论界也颇有争议,
    • 隐名股东是不是国有企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围绕着集体企业改制,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本案纠纷的产生是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股权分配问题,也是涉及到隐名股东确认的典型案件。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是本案的争议焦点。现阶段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立法上没有对隐名股东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普通股东作了相关规定,加上公司的设立与运作也不够规范,给处理这类纠纷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对于是否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理论界也颇有争议,
    • 国企改制后企业有探亲假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4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适当地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远居两地的探亲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