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员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员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员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超过年休假天数的;(二)员工事假累计20天以上,单位不按规定扣除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
根据《员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员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员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超过年休假天数的;(二)员工事假累计20天以上,单位不按规定扣除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
【 员 工 年 休 假 】 哪 些 情 况 不 享 受 当 年 年 休 假 ?
根据《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员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 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减年休假天数的;
3.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 累计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因此,以上五种情况均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单位在安排员工休假时,应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年休假天数,并确保员工享受应有的年休假待遇。
以上是根据《员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得出的结论。员工在享受年休假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单位也应合理安排员工休假,确保员工享受应有的年休假待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
属于不享受当年年假休假情况的有几种
404人看过
-
年休假属于劳动仲裁的范畴吗
424人看过
-
不属于工伤范畴的情况有哪些
174人看过
-
年休假期间是否属于劳动合同的范畴
269人看过
-
带薪年休假不适用于哪些情况
91人看过
-
带薪年休假待遇是否属于工资范畴
130人看过
有薪假期(Paid Annual Leave)简称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 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 更多>
-
职工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哪些情况不能享受当年年休假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5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一、法律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二、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三、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
-
哪些情况属于感情不合离婚的范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7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6
-
哪些范畴属于虚假诉讼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8虚假诉讼是法律名词,就是打假官司,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与“恶意诉讼”有相似之处。 虚假诉讼的特点:虚假诉讼往往具有当事人关系特殊、当事人行为默契、多以调解方式结案、多发于经济发达地区且金额较大。 第一,当事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性。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之间一般存在亲属、朋友等特殊关
-
哪些情况属于经营纠纷的范畴?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2)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3)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4)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5)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
年休假期间是否属于劳动合同的范畴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7年假工资是劳动争议。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辞职、辞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