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一、肇事逃逸后自首不属于逃逸吗
肇事逃逸后自首也是属于逃逸,但可以减轻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已经既遂,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不逃逸的话是3年以下,逃逸就是3年以上了,所以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但有自首行为,所以会从轻减轻处罚。应该会在3年以上的范围内,适当从轻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的责任有: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3、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三、对方逃逸造成轻伤二级不调解怎样判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
交通事故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的区别
442人看过
-
逃逸交通事故未破案情况
102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医药费找谁报
103人看过
-
应该向谁举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
175人看过
-
交通逃逸事故怎么赔偿:交通肇事逃逸赔偿
134人看过
-
小事故交通肇事逃逸
42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交通事故逃逸的报案时间?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2交通事故有成熟的处理模式,先求医和报警,之后进行责任认定,再找保险公司理赔,这样可以让交通肇事造成的后果不再扩散。如果事后逃逸,不光是从交通肇事恶化成了肇事逃逸,还把危害扩大到整个社会,让人们丧失了在路上自由行走的安全感。某一交通事故伤害的是具体的个人,但肇事逃逸伤害的则是整个社会秩序,这个秩序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逃逸必然惹起众怒,必须接受法律的审判,更应当接受道德的审判!对公众来说,必须想办法把
-
交通事故逃逸报案需要提交什么材料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17在交通事故的报案材料中,要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地点,事故发生的原因,碰撞的部位,交通事故是由交警部门负责处理的,要到现场进行调查,认定事故责任,如果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可以移交给公安机构处理。
-
小事故逃逸怎么报案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04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可以向事故发生地交警大队报案,交警部门应当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调查方案。交警部门可以通过发布调查通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调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有权从有关单位和个人那里获取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装置、技术监控设备的记录和其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材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事故逃逸案件调查方案
-
-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认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1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实践中,肇事者逃逸的动机也有其他表现,如害怕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