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关于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33:12 475 人看过

我国《刑法》第24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一、对中止犯必须从宽处罚,是我国刑法关于处罚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则。因此,不论犯罪行为的性质如何,也不论犯罪行为造成的现实危害怎样,只要构成中止犯,就必须对其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因为中止犯既然自动放弃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性大为减少;没有造成损害,说明客观上对社会没有造成危害,从而应当免除处罚。这样做,可以鼓励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悬崖勒马,因而有助于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第三、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为造成损害,说明行为人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所以不应免除处罚,而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6日 20: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量刑原则:犯罪中止量刑指南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1.时间条件: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犯罪行为一旦完成,也就是犯罪既遂后就不能再成立犯罪中止。2.主观条件:中止的自动性。“能”达目的而“不欲”。如果在犯罪过程中遭遇客观障碍,明显地告一段落归于未遂的,一般认定是未遂,不成立犯罪中止。虽然存在客观障碍,但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而自愿中止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行为人认识到了客观障碍,但同时认为该客观障碍并不足以阻止其继续犯罪,而是由于其他原因主动放弃犯罪的,也应认定为是成立犯罪中止。3.客观条件:犯罪分子的中止行为必须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的产生,如果犯罪分子主观上想要停止犯罪,但客观上其预备或实行的行为已经造成了犯罪结果的,就不能成立中止,而是既遂。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
    2023-07-08
    280人看过
  • 犯罪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与前提条件有哪些
    犯罪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为:1.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也较为特殊,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其次,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其三,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一、主动退钱算犯罪吗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主动退钱是否构成犯罪中止,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满足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才是犯罪中止。事后退钱的不属于中止犯,但是可以作为量刑的参考。二
    2023-02-22
    499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没收财产和罚金的认定原则
    罚金和没收财产是刑法中的两种刑罚方式。罚金是根据犯罪情节来决定数额的,而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并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财产刑中的没收财产和罚金,罚金数额应当根据犯罪情节来决定。对于犯罪行为人,如果被判有罪,则需对其处以罚金作为刑罚。而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数额如何确定?罚金和没收财产是两种常见的刑罚方式,它们的数额确定方式有以下规定:1. 罚金:罚金是指犯罪分子被判处的一种附加刑,其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性质和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罚金的数额为犯罪分子所犯罪行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所应承担的损害的直接数额的30%以上50%以下。2. 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指犯罪分子被判处的一种
    2023-10-21
    322人看过
  • 刑法中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规定有哪些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问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二是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5-31
    223人看过
  • 关于中止犯罪事实的量刑
    根据法律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那么对于中止犯,如果罪行没有造成损害的话,应当免除处罚;但是如果犯罪造成损害的话,犯罪分子应当减轻处罚。如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轻处60%。一、准备绑架他人但是没有实施是什么罪如果准备绑架他人,但是并没有实施还处于预备阶段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的话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如果造成了一小部分的损失也需要承担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2023-06-26
    176人看过
  •  刑法中犯罪行为的判刑原则
    在刑罚的量定过程中,需要依据刑法所规定的量刑原则和标准,并结合本意见中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量刑适用规则以及量刑方法,来判断被告人的刑罚。量刑应与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进行。同时,在地域和时间上应当实现均衡,不同时期、不同法官之间对犯罪构成要件、量刑要素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应当基本平衡。在刑罚的量定过程中,必须依据刑法所规定的量刑原则和标准,并结合本意见中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量刑适用规则以及量刑方法,来判断被告人的刑罚。量刑应与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进行。量刑应当实现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均衡。不同时期、不同法官之间对犯罪构成要件、量刑要素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应当基本平衡。 刑 法 中 的 法 定 刑 幅 度 如 何 确 定 ?刑法中的法定刑幅度是指刑法对犯罪行为所
    2023-09-08
    90人看过
  • 中止犯处罚相关疑难
    法律综合知识
    一般而言,中止犯的处罚没有疑问,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是否造成损害,在实践中也很容易识别。但这里存在一个容易被理论与实践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所造成的损害还应继续被划分为若干种情况,以故意杀人为例,中止犯所可能造成的损害包括除死亡以外的各种伤害程度,如微伤害、轻伤害、重伤害,此时如何使减轻处罚的幅度与被害人的伤害程度相匹配,是一个需要量化思考的问题。但按照我们现在的立法,在罪名的确定上体现不出伤害程度的差异性,一律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形态,而对于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轻重以及刑罚的确定,全部交由中止犯,造成危害结果的这种法定量刑情节来完成和实现,不难理解,这个量刑情节所承载的司法重量是值得思考和审视的,它能否完全或者较好实现犯罪与刑罚的相对适应和均衡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对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相关解决办法进
    2023-04-25
    255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罪行的刑罚及其判定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捕捉野生动物的量刑如下:1、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刑法中合同诈骗罪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
    2023-07-12
    334人看过
  •  刑法对于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刑罚划分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在判决时的处罚规定。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得逞。在判决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其意志以内的原因,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的。在判刑时,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于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得逞,这种情况下构成犯罪未遂。在判决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其意志以内的原因,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的,构成犯罪中止,在判刑时,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于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 对于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进行刑罚的减轻和免除?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是两种在刑法中具有特殊地位的犯罪形态,对于这两种形态的刑罚减轻和免除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在一般
    2023-08-21
    242人看过
  •  刑法中刑讯逼供罪的处罚原则及标准
    这段内容讲述了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关于刑讯逼供的规定,以及刑讯逼供致人重伤的判刑情况。与一般的故意伤害罪相比,刑讯逼供致人重伤的判刑要重,而且如果刑讯逼供的手段致人重伤程度与一般其他行为致人重伤一样,也会从重处罚。如果刑讯逼供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则要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具体意思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犯刑讯逼供罪的,根据具体情节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但是如果刑讯逼供的行为导致被害人伤残的,就要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而且要从重处罚。根据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
    2023-08-28
    382人看过
  • 关于犯罪中止的区分
    犯罪中止经典描述:能达目的而不欲----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未遂(一)中止的及时性这是指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过程中,犯罪一旦既遂,便没有中止可言。故犯罪中止的及时性,对于认定中止有着重要的意义。(二)中止的自动性这是指犯罪分子在自己认为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出于本人意愿而自动地放弃了犯罪,适用这个条件,应注意以下两点:1、中止犯自己认为有可能把犯罪进行到底。即使客观上其犯罪行为不可能进行到底,而他主观上认为是可能进行到底的,并主动把犯罪行为停止下来了,也应该认为是犯罪中止。2、停止犯罪必须是出于犯罪分子本人的意愿。如果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遇到了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不可能把犯罪继续进行下去,而不得不停止犯罪,应视为未遂,而不是自动中止。(三)中止的有效性这是指在犯罪完成以前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里包括以下
    2023-04-22
    229人看过
  • 刑法中对单位犯罪应按照哪一原则处罚?
    《刑法》对单位犯罪一般会依据以下原则处罚:1、两罚制原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2、单罚制原则,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一、公司对刑事责任怎么承担一般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指在单位犯罪中,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中的个人。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二、公司对刑事责任如何承担公司对刑事责任的承担:一般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单位犯罪中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中的个人。在两罚制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2023-03-25
    420人看过
  • 犯罪中止和中止犯的关系
    从逻辑结构上可以推出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的犯罪中止和第2款规定的中止犯是同一概念。基于这一刑事立法事实,长期以来,刑法学界乃至司法实务界都普遍认为,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一样的东西,无非是换个名称而已。对此,《刑法学》作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根据这一规定(指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很明显的,在这里,犯罪中止等同于中止犯。依笔者之见,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其不同点有:(1)性质不同。中止犯无疑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犯罪中止不仅不是犯罪行为(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不言而喻排除行为的犯罪性),相反地,乃是法律和社会所赞许、支持的行为。
    2023-04-25
    321人看过
  • 犯罪中止是否属于法定不诉,犯罪中止应该怎样处罚
    一、犯罪中止是否属于法定不诉犯罪中止不属于法定不诉,法定不诉包括已过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
    2023-04-20
    27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犯罪中止处罚原则的适用原则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4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图,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意图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
    • 犯罪中止的特征是什么, 处罚原则是什么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怎样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28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特征: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主动放弃犯罪(自动性是实质条件)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 处罚原则: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失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失的(不是法定的损害结果),可以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具备以下特征: 1、行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预
    • 刑法关于中止违法犯罪处罚的规定是多少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07
      因为犯罪中止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因而我们不能肯定的说构成犯罪中止的具体处罚是什么。不过按照《刑法》中的规定,对犯罪中止也有具体的处罚原则要求。 1、造成了损害的,应当对行为人减轻处罚。 2、若是中止行为有效的避免了损害的发生,则此时应当对行为人免除处罚。
    • 犯罪中止会有什么结果,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9
      一、犯罪中止会有什么结果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一是没有造成损害;二是造成了损害。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甲某、乙某在犯罪实行阶段,自动放弃犯罪,符合中
    • 犯罪中止有压力,犯罪中止的成立和处罚原则是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8
      首先,纠正一下,是犯罪中止,不是犯罪终止!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构成条件:(一)行为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