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信用:法律共同体的生存准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8:37:12 101 人看过

诚实信用作为人类社会集体安全体系的生存准则,已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经验法则——没有诚实和信用,人类的交往和社会生活就没有安全感。因此,破坏这种集体安全的行为个体就会受到众人的责难或放逐,这种社会评价和惩罚抑制着个体的违规行为——这正是伦理的力量。然而,在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内,诚实信用对于这个群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还远未成为共识,相反,毫无根据的恶意诉讼、在法庭上信口陈述、随意推翻自己的陈述、出示甚至制造伪证不仅不会受到律师同行的耻笑、鄙视和冷落,反而常常被作为聪明的诉讼技巧而被羡慕、推崇和仿效。与此同时,上诉程序随意推翻一审程序中确定的事实、再审程序随意撤销原审判决,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着司法的信用。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仅仅因为律师法或律师协会的手册写进了诚实信用的字样,而认为诚实信用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只是一种自欺欺人。

司法公正以探明真实为轴心,舍此则司法无从获得公正性和正当性。如果律师的职业技能不是去探索、挖掘和发现事实,而是掩盖、伪造和混淆事实,那么法官在扑朔迷离的事实烟幕弹中真假难辨,很容易作出错误判决。而且这种以违反诚实信用为基础的诉讼大战无论从当事人个体还是社会整体上,都大大增加了发现真实和实现正义的成本,并使司法制度在维护司法信用(判决的终局性)与维护司法公正(实质上的正确性)之间陷于困境(比如因律师未及时提交证据而导致的错误判决是否允许再审)。当前律师界的诚实信用危机对于司法公正的危害程度绝不亚于司法腐败,而且二者互为因果,导致公众对整个法律共同体的信任危机,并渐渐形成恶性循环的诉讼机制,最终危及法律职业共同体自身的生存。这丝毫不是危言耸听。

民事诉讼这种依赖于公法调整的私人行为中,法律规范对于职业伦理的先导性价值显得十分突出,它通过影响行为者(律师)的利益分配而形成法律服务市场中的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有实际影响的职业伦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一方面对于正常行使诉权的行为设置了大量障碍,另一方面对于不诚实诉讼行为的宽容程度又令人吃惊!利用诉讼拖延债务、折磨或诋毁竞争对手、进行商业炒作者,可以使对方当事人错失商机而不必承担败诉的高昂代价;恶意诉讼者不必补偿胜诉者支付的巨额律师费和其他诉讼成本;在法庭上信口编造事实、提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事实主张、诉讼后期推翻前期的陈述、上诉中提出与一审提交的相反证据、甚至出示和制造伪证律师们见怪不怪,法官们听之任之,即使一方费尽周折证明了对方故意隐藏证据或当庭撒谎,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排除这一虚假证据,而对方不会有民事诉讼意义上的风险或代价。

如果把法律职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群体,那么,按照理性人的标准,趋利避害无论对于作为客户的商人还是作为准商人的律师都是理性选择。律师的交易对象和评价者首先是客户,客户对于律师的评价标准受到客户自身鉴别能力的限制,他们评价律师优劣的标准是这些法律服务者能否从现有制度中获得最大利益(资源)而付出最小代价,那些能够从法律制度中获得好处的律师更有市场。如果现行法律制度容许不诚实行为获得的利益总是或经常大于其风险或代价,这种行为就可能受到整个行业的推崇和摹仿,而奉行诚实信用的律师就是(或被认为是)非愚即笨。如果遵守律师手册上的那些职业伦理总是以牺牲律师们对存在需求的满足为代价,那么,律师在生存准则与职业信仰、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剧烈冲突中会无所适从。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提交证据的时机问题。当庭出示证据甚至在上诉审才提交重要证据曾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律师技能,因为这种突袭制胜可以为客户获得利益而受到律师界的认同、推崇和传授,但在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出台后,特别是在那些严格限定并切实执行举证时限制度的法院,律师不按照法官指定的时间提交证据才是愚蠢的行为,因为他们白白丧失了提交证据的机会并因此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当法学教授和学生们震惊于不着边际的恶意起诉、前后矛盾的法庭陈述、编造故事的证人证言、虚假伪造的证据材料等等时,败诉的律师却私下对因此而胜诉的同行的应变能力表现出由衷的赞赏和敬意。在诉讼的竞技场上永远是成王败寇,客户评价律师的伦理和技术水平的标准大致就是,能够打赢官司的猫就是好猫。因而问题在于,以怎样的规则才能把法律共同体的行为导入诚实信用的轨道。

现代西方各国都在保障诉权正当行使的同时通过某种制度制止滥用诉权,但立法体例有所差异:有时把控制权交由对方当事人掌握,即一方当事人行使某些权利要以对方当事人不提出反对为前提条件,或者一方当事人行使某些权利要以不侵害对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乃至实体利益为前提条件;有时则采用公法的方式,即规定由法官直接作出处罚决定(如法国);更多的情况则是由一方当事人申请,由法官作出处罚性裁决,判令滥行诉权、恶意起诉或拖延程序、轻率上诉的一方当事人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经济损失,并分担诉讼的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如德、美);美国司法判例还通过诉讼成本的分担,对诚实和善意的诉讼、特别是有助于推动制度改进和使更多人受益的诉讼给予倾斜性保护。

然而,诚实信用准则的建立并非完全或主要信赖于对法律职业的公法调整,而必须使之成为法律职业的生存准则。通过高度自治形成律师职业集体安全机制,让律师自治组织对于律师执业资格拥有评定、准入和除名的权力,通过具体的法律规范和行业自治规则,使违背诚信准则的职业行为承担风险和付出代价,使那些违反诚实信用规则的个体不仅在未来交易中悄然失落原有的伙伴,而且被了解这一信息的其他同行以公开的方式抵制、遗弃和驱逐。这种市场的直接调整和自然淘汰逐渐使诚实信用成为每个律师的生存经验,从而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诚实信用才能成为真正有生命力和实际意义的职业伦理。否则,职业伦理由于违背市场规则和缺少人类生存的内在驱动,因而只是写在纸上的伦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9日 05: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违反合同诚实信用原则遭败诉
    去年10月底,市民孔先生通过房屋中介机构,看中了城西某小区一套房子,双方协商后以48万元成交。不久后,双方签订的《房地产转让合同》约定:在合同签订之日,孔先生向房主陈先生支付定金10万元,同年12月10日办理房产公证手续时,孔先生一次性付给陈先生余下购房款38万元,陈先生将房屋交付给孔先生。合同签订后,孔先生支付了定金,可他去便民中心办理公证手续时,被告知该房为解困房,并不是安置房。按照我市政策规定:解困房不满5年,不得上市交易,这也意味着不能办理公证。卖给我之前说是安置房,现在变成了解困房,陈先生存在隐瞒信息的事实。事后,孔先生多次与陈先生交涉,希望处理这起买卖纠纷,但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去年12月份,孔先生将陈先生告到越城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买卖合同,并要求对方退还定金并赔偿利息损失。在法庭上,陈先生辩称,在签订房屋转让合同时,他曾告知孔先生此房系解困房,没有相关产权证,需要五年后才
    2023-06-08
    302人看过
  • 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法律关系中运用的必要性
    这两年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立法滞后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在《劳动合同法》中引入诚信原则,倡导诚信缔约、诚信履行,对于维护正常的劳动用工秩序、推动社会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定义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应本着诚实、守信、善意的态度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或故意规避义务。合同义务不仅包括主给付义务和从给付义务,还包括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等产生的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义务,如果当事人就某些条款约定不明,应当遵循以下规则: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窑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还不能确定,则适用下列规定:(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
    2023-04-10
    119人看过
  • 完善保险合同诚实信用原则的思考
    同一般民事合同一样,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整个保险法领域的始终,统领整个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合同的解释、保险合同的履行等。一般民事合同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是在法无明文规定或法律法规在具体案件中会导致不公平时,法官运用权威,根据公平、正义的理念对个案进行裁量,从而弥补法律的不足。保险合同诚实信用原则同样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所不同的是,在保险法领域,一些关于诚实信用的规则经过实践运用,逐渐被具体化,上升为法律规范,如告知义务、说明义务、保证义务,弃权与禁止反言等内容。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丰富了保险诚信的内容,并具有可操作性。但在保险领域实施不诚信的现象并不少见,主要是我国保险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那些上升为法律规范的的操作性存在弊端。为此笔者以为,必须完善保险的义务来维护保险的生存准则——诚实信用规则(一)告知义务的完善1.告知义务的履行主体告知义务人,是仅以投保人为限,
    2022-04-25
    345人看过
  •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意义和作用
    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伦理规范在法律上的表现,该原则确定了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规则。功能和内容为:第一,这一原则要求当事人必须具有诚实、守信、善意的心理状况。第二,这一原则要求当事人在从事交易活动中,应当忠于事实真相,不得欺骗他人,损人利已,这就是所谓“事实上的诚实”。第三,当事人应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规避法律和合同规定。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和意义1、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率和指导作用的立法方针。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是中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民法基本原则之内涵,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征,在民法与其他法律如行政法、经济法之间画了一条界线。2、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民法基本原则,不仅是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并且是一切民事主体应遵循的行为
    2023-07-13
    272人看过
  • 重估诚实信用原则之价值
    自己与某种社会关系中的对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寻求众人安定的角度──加以考量的。这一点有必要提出来,明确为个体本位。当将这两点与民法的权利本位结合起来,我们就能以一个更简洁的形式概括反映民法的基本特质,即民法具有权利──自我──个体本位特征。(三)作为民法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在本位特征上是相冲突的如果不把诚实信用原则置于民法最高指导原则的地位之上,应该说在本位特征方面,两者是可以相容的。如前文所指出的,作为权利本位的民法,在其体系内部并不排斥一定的以义务为本位的成分。相反,这一部分同样是使民法的本位特征在现实意义上得以实现的法律机制的要素。民法仅从明确权利的一面作出规定是不够的,还须从义务的一面作出规范,方堪称周全。但是,如果诚实信用原则是居于民法最高指导原则地位,那么,其义务──他人──秩序本位特征就将与民法权利──自我──他人本位特征构成冲突,从而,被设定为民法最高指导原则的
    2023-06-08
    318人看过
  • 法律如何维护合同诚信原则?
    合同欺诈主要有以下法律责任:1、侵权民事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犯别人财产及人身,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欺诈是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素;2、违法行政责任,据具体合同后果进行处罚;3、犯罪刑事责任,欺诈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存在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行为人要承担民事责任。企业会遇到什么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企业通常会遇到伪造合同等行为。伪造合同是指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或者凭空捏造合同等手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欺诈方会利用单位急需某种紧缺商品的心理,与其签订虚假的合同,以此来骗取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或者是盗用企业名义,利用伪造的证明与对方签订合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
    2023-07-03
    365人看过
  •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审判中的应用
    所谓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本着诚实守信的理念,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该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并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充分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帝王规则,既是一条守法原则,也是一条司法原则。诚信原则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着作用:首先,它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的要求,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其次,诚信原则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予。近年来,法院民事判决书中经常出现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字样,诚信原则在审判实践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对诚信原则的研究在学界也形成了一个热点。笔者认为,诚信原则的实质是立法者授予司法者自由裁量权,诚信原则在司法审判中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避免具体规则可能导正的不公正裁决。在适用现行法律中的具体规定将导致明显不公正裁决时,若适用诚信原则能导
    2023-06-08
    203人看过
  • 合同履行的原则诚实信用规定是什么?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诚实信用规定是什么?合同履行的原则诚实信用规定是包括适当履行原则和协助履行原则。合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具体来说,包括了适当履行原则和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应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履行原则。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二、具体的原则规定是什么?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具体来说,包括了适当履行原则和协作履行原则。(一)适当履行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适当履行与实际履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际履行强调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标的或者提供服务
    2024-02-01
    187人看过
  • 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大诚信的含义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的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瞒、隐瞒行为。而且不仅在保险合同订立时要遵守此项原则,在整个合同有效期内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也都要求当事人间具有“最大诚信”。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代理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
    2023-04-30
    234人看过
  • 一方违背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
    在缔约阶段当事人已由原来的一般关系进入到特殊的信赖关系。基于该信赖,双方当事人都成立乃至履行做了程度不同的准备工作。由于当事人双方的联系在信赖关系中比在普通关系中更为密切,因而任何一的不注意都容易给对方造成损害。为了使当事人都极为审慎地缔约,法律对他们赋予的注意要求应该高些,当事人仅停留于不作为的状态是不够的,只有负有作为义务才算达到要求。哪些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对人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对方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地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2、在订立合同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已知悉了与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知道合同是成立不了的,但不告诉对方,在无意与对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继续与对方进行谈判,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予以赔偿。3、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当事人按照诚实
    2023-08-17
    318人看过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签订的合同有没有效?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并不一定是无效的。合同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才会无效,例如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订立的合同等。一、民法典对于合同无效是怎么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即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例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即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即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二、无效合同包括哪些无效合同包括以下几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
    2023-03-29
    477人看过
  • 签订合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怎么办?
    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在履行合同时,当事人应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租赁合同履行及时通知、协助、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损失扩大、保密等义务;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后契约义务,即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诚实信用与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不道德行为相对立。为维护双方的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也就必须赋予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有什么?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以诚实信用为准则,处理好两个利益关系即首先在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时,按诚信原则要求,一方民事主体应以对待自己事务的注意来对待他方的事务,做到不欺不诈,不损人利己,使各方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合法利益。其次,在处理当事人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遵循诚信原则就表现为当事人不得通过自己的民事活动损害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民事主体无论是行使权利,还
    2023-06-16
    266人看过
  • 合同违背诚实信用合法吗
    不合法,需要承担责任。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对人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对方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地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2、在订立合同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已知悉了与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知道合同是成立不了的,但不告诉对方,在无意与对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继续与对方进行谈判,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予以赔偿。3、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当事人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谈判,有谈成的,有谈不成的,都不足为奇,中途停止谈判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终止谈判,就是不正常的,如果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则要承担缔约过失的责任,赔偿损失。负有缔约过失责任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受损害的当事人。赔偿应当以受损害的当事人的损失为限。这个损失包括直接利益的减少,如谈判中发生的费
    2023-06-16
    374人看过
  • 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合同最重要的理念
    恢复保险合同2006年6月,已到中年的王先生决定花钱为自己买份重大疾病保险。在顺利支付了两期保费后,因王先生未按时缴纳保费导致合同在2008年8月中止。2008年9月,王先生来到保险公司,填写了保险合同复效申请书并在背面的健康告知及声明书上草草地打上几个勾,缴了费,恢复了保险合同效力。合同效力恢复没多久,王先生因为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治疗。出院后,王先生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可保险公司给出的答复是:王先生复效前因患冠心病住院治疗,复效时未如实告知我公司,根据保险法及保险条款相关规定,本公司不予赔付保险金,解除保险合同处理。原来,2008年7月,王先生曾因冠心病在医院住院治疗,考虑到时间安排等原因他没有采取手术治疗的办法,而是保守治疗待情况转好后就出院了。在申请复效时王先生没有告诉保险公司。双方对簿公堂审理中,王先生表示自己并非故意不告知,是保险公司在他办理合同复效过程中没有提示自己注意,更没有
    2023-06-04
    331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04
      1、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诚实信用原则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民社会必然的道德信条,必然关系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法律系统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它在当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成为整个民法领域得“帝王条款”。 4、诚实信用原则也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具有
    • 民法典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都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4
      1、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全过程中,都需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例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需要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 订立合同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13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 什么是民法典协议的诚实信用原则?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0
      1、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全过程中,都需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例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需要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 合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体现了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5
      1、合同履行的原则诚实信用规定是包括适当履行原则和协助履行原则。合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具体来说,包括了适当履行原则和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应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履行原则。 2、《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