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遇到的交通事故逃逸是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在交通事故逃逸是否构成犯罪?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肇事者丧生,受害者离奇消失,是否构成逃逸?
125人看过
-
受害者怎么报交通肇事逃逸
370人看过
-
工伤赔偿是否适用于交通事故受害者?
14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人逃逸后受害者注意什么?
454人看过
-
事故受害人怎样向交通事故逃逸者追索赔偿
191人看过
-
受害者遭受交通肇事逃逸如何索赔?
124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在逃逸后是否构成逃逸?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5离开事故现场,不一定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要经交警部门调查才能定性。 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
-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者逃逸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01、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书后,受害人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请求赔偿,其中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先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事故责任人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
-
交通事故逃逸是否构成犯罪,构成逃逸如何处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7《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给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暂扣的人。;(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4)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
-
发生交通事故后,受伤者逃离现场,车辆未受损,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6机动车驾驶员在刮蹭后逃逸属于机动车损失逃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于违反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行为,可以予以口头警告并令其立即驶离。若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绝立即驶离且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则会被罚款二十元至二百元,并将车辆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时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逃逸的人能否构成逃逸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1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 (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