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信息发布主体上
一、发布招聘信息的主体与用人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明确说明。
例如某单位在以自己单位名义进行劳动外包的招聘,招聘广告发布及面试环节都是有本单位操作,但事实上劳动者并非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在此过程中可能引发争议,该单位就可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再如在集团招聘时,信息发布是以集团名义而实际的用工单位可能只是集团的某个下属部门。这也是可能或引发劳动争议的。因此在招聘广告中招聘单位与用人单位一定要明确,避免造成误解。
在招聘内容上
一、招聘条件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全面
此处所说的具体明确与全面指的是既要包含基本条件,也要包括招聘岗位对员工的特殊要求,如学历、专业资格、特殊技术、从业经验、工作语言等。
如某公司软件工程师招聘条件: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数据库程序开发经验、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此种招聘条件作为录用条件时难以成为试用期解除的理由,同时也提高招聘成本影响了招聘效率。
二、招聘录用条件要告知告知职业危害,以提高招聘效率,节约招聘成本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三、避免涉嫌就业歧视的招聘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判例以下条件可作为参考:
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
②身体健康状况: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残疾人
③户口性质:城镇/农村
④户籍
⑤犯罪记录
⑥其他:范围逐渐扩大化的趋势
但这些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特殊岗位上设定性别、宗教信仰、身体健康等条件并不构成就业歧视。至于一些法律还未明确规定的条件诸如星座血型之类可能涉及隐私的条件,也建议企业不要在公开发布的招聘广告上有明确的规定。
除此之外,企业在招聘中在体检、录用、入职报到时间等流程的细节方面也要多加留意,避免给自己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规范招聘广告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招聘效率,更能规避一些法律风险,避免部分有心之士抓住法律漏洞,借事造事。
-
企业怎样避免缔约过失纠纷?
375人看过
-
招聘广告如何避免就业歧视
299人看过
-
如何避免掉进大学生招聘骗局
449人看过
-
房产中介违约,如何避免损失?
211人看过
-
避免招聘录用过程中的劳动用工纠纷
338人看过
-
如何规避员工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69人看过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可以约定。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致... 更多>
-
企业怎样避免缔约过失纠纷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18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前提是企业在签约过程中有不规范的行为。主要包括: (1)恶意磋商行为。 (2)应当披露的的信息未披露。 (3)不知利用缔约过失责任维护权益的法律风险。 企业要想避免缔约过失纠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确定责任范围,根据有关司法实践的经验,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应包括签订合同、解决纠纷的支出、未达到正常合同收益等造成的损失,这些都应当是缔约过失责任范围,在权利人请求赔偿时,应予考
-
招聘应聘者如何正确避免应聘欺诈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0防止申请欺诈的方法如下:1。审查申请人的身份、学历、资格、工作经历等信息是否真实;2、检查申请人是否有潜在疾病和身体缺陷;3、检查申请人是否达到法定就业年龄;4、检查申请人是否与其他企业签订了未到期的劳动合同或承担竞业限制义务;5、在招聘劳动者时保存书面材料。《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用人单位有
-
网络招聘怎么避免虚假招聘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1求职者在招聘平台遭遇虚假招聘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个人或企业则成为第一责任人,求职者可以依据向其主张侵权损失。这时候权利受到侵犯的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平台采取措施,如果招聘平台不作为,则应该对求职者的损失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当然,如果招聘平台对于虚假信息进行了编辑等主动网络传播行为,则应该对求职者的全部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
医疗过失如何避免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10可通过如下方式避免医疗过失: 1、医疗机构对其行医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安全医疗教育; 2、指定相关的监督制度,加强服务质量,例如,实行定期检查、考核等; 3、避免医疗过失的其他方式。
-
如何避免招聘广告造成的风险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30广告中招聘条件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在试用期内享有一项权利:如果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辞退员工,应由企业举证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具体到不符合哪一条录用条件,除了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外,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招聘广告。 风险提示:为排除员工不合格引发的法律风险,企业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设计好招聘广告。在招聘广告中,单位一定要明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