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公诉案件后,应当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决定合议庭的组成。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后,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长,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院长指定一名法官单独审理。人民法院书记员不是合议庭成员,其职责是记录审判庭的工作,处理与审判有关的其他事项。审判前,合议庭可以拟定庭审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合议庭成员在审判中的具体分工;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要点和确定案件性质的要点;被告在讯问中需要了解的案件要点;控方和辩方打算在法庭上作证的证人、专家和研讯和检查记录的制作人名单;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宣读和出示的证人书面证词、物证和其他证据清单;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最迟应当在开庭十日前送达被告人。如果被告不委托辩护人,通知被告他可以委托辩护人,或在必要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辩护。通知被告和辩护人提供身份、地址、通讯办公室指定的证人和专家名单、不出庭作证的证人和专家名单,以及在开庭前五天在法庭上宣读和出示的证据副本和照片。开庭三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时间和地点
5。传唤、通知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笔录制作人和笔译人员的传唤、通知,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送达。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必要时通知被告法定代表人出庭
人民法院通知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提供的证人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或者不按照证人提供的通讯地址通知证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公诉机关或者申请通知证人的辩护人。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者通知不到庭,不影响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公开审理的案件,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应在开庭前3天提前宣布
上述庭审前准备工作对于保证庭审顺利进行,保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做好。上述工作的书面记录应由法官和书记官签字
-
公诉人应做好的庭前准备有哪些
413人看过
-
法院在公诉案件一审开庭前准备哪些?
367人看过
-
公诉人开庭前应做那些准备?
387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当事人在庭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176人看过
-
刑事案件公诉人要做哪些准备
451人看过
-
侮辱罪判刑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460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诉讼,家属应当做哪些准备??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2由于医学专业性较强,建议复印并封存病历,复印客观病历,封存主观病历,找专业律师分析过错,若找不出过错,鉴定专家不会给你指出问题的,本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百度可找到我的联系方式。
-
民事诉讼当事人在庭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山西在线咨询 2021-09-30开庭前,为了保证案件审理顺利进行,当事人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证据分析。当事人应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分析,为庭审对证据发表意见做好准备。 2、确认开庭时间、地点。人民法院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告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当事人收到开庭通知后应签收送达回执,并妥善保管开庭通知,开庭通知是进入法庭参加庭审的凭证之一。 3、出庭准备。开庭时,诉讼
-
审判再审案件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24再审的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
-
法院审理案件前要做什么准备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301、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2、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法律其他规定。 4、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