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卡诈骗若干的司法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18:52:28 131 人看过

一、关于信用卡诈骗若干的司法解释:

(一)、对于多次进行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在计算诈骗数额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二)、行为人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如果能够确定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不属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无法发还未查明被害人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

(三)、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

(四)、关于金融诈骗罪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五)死刑的适用

刑法对危害特别严重的金融诈骗犯罪规定了死刑。人民法院应当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有力地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依法该判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定要坚决判处死刑。但需要强调的是,金融诈骗犯罪的数额特别巨大不是判处死刑的惟一标准,只有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犯罪分子,才能依法选择适用死刑。对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但追缴、退赔后,挽回了损失或者损失不大的,一般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当判处死刑。

(六)财产刑的适用

金融犯罪是图利型犯罪,惩罚和预防此类犯罪,应当注重同时从经济上制裁犯罪分子。刑法对金融犯罪都规定了财产刑,人民法院应当严格依法判处。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在法律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对于具有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对于本应并处的罚金刑原则上也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0: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信用卡相关文章
  • CNNIC关于执行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关于执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现结合争议解决工作实际,作出如下解释: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十六条所称的域名争议解决期间自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确认收到投诉书之日起算,至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公布专家组裁决之日为止。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十五条所称的域名争议解决程序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正式向被投诉人送达投诉文件的日期。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四十三条所称的裁决书全文可以采用打印件、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四、本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23-06-08
    180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还钱后还需要受罚吗,信用卡诈骗司法解释
    信用卡诈骗还钱后还需要受到刑罚吗信用卡诈骗罪成立之后再进行还款也是于事无补的,该受的刑罚还是需要进行,不过态度良好的话在判刑之前也许可以获得较轻的处罚。信用卡诈骗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1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6日起施行。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规避信用卡诈骗,要牢记勿轻信手机信息、保护好刷卡密码、设置支付限额等防范要点。常见的诈骗手段有短信通知“亲切”指导、电话联系索要密码、伪造网站诱人上当、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演双簧瞬间调包等。主要特点①信用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
    2024-04-04
    217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卡诈骗罪案法律问题的解释
    信用卡是如今非常常见的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而且也是非常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跟银行卡差不多,只不过信用卡是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的,是用来透支的,而银行卡是存取款用的,里面有钱就可以用,没钱不能用。但是如今信用卡非常常见,但是通过信用卡诈骗的人也非常的多,那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卡诈骗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是怎么样的?为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现就关于信用卡诈骗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如下:第一条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伪造空白信用卡10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
    2023-06-03
    109人看过
  • 诉讼时效若干规定司法解释
    一、诉讼时效若干规定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
    2023-06-07
    128人看过
  • 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具体是什么
    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第二条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第三条被告人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为被告人被追诉前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被告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
    2023-08-04
    211人看过
  • 关于信用卡犯罪“法律解释”的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旨在加大对相关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统一司法认定标准,规范执法行为。随着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种涉卡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呈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严重危害了国家金融安全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反映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由于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定比较原则抽象,缺乏定罪量刑的标准,司法机关在理解适用时存在不少问题。此次《解释》将为准确打击信用卡犯罪提供明确具体的法律适用依据。综观《解释》全文,可从五个方面予以理解掌握。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量刑标准得到量化在《解释》出台之前,司法机关在认定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时,没有明确的量刑标准。此次《解释》着重明确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量刑标准,从涉案信用卡的数量、透支金额、诈骗数额等方面,确定相应信用卡犯罪行
    2023-04-22
    445人看过
  • 什么是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最新司法解释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5次会议、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修正)为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现就办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规定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伪造空白信用卡十张以上
    2022-11-11
    231人看过
  • 公司法若干规定四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和撤销纠纷(共九条)第一条(无效之诉的原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职工,起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二条(撤销之诉的原告股东身份)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提起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撤销之诉的原告,应在会议决议形成并至起诉时持续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第三条(无效和撤销之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原告起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撤销上述决议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对决议涉及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他人以与原告相同理由请求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第四条(决议无效及表见决议、决议不存在的处理)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原告起诉请求确定相关决议无效或者部分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2024-01-25
    197人看过
  • 最高院关于醉驾的若干解释内容是什么?
    我们国家为了保障我们在交通道路上面行驶的安全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当中对于各种情况都是有规定的,其中就有不能喝酒开车。喝酒开车是涉及到醉驾的情况的,对于醉驾我们国家的最高法院也有解释,对于醉驾最高院确定的是酒精含量在80MG的时候就可以认定是醉驾了。那么具体是如何解释的呢?关于《意见》的起草原则《意见》的起草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体现依法从严惩治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的要求。考虑到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高度危险性,为确保此类案件的处理能够切实起到预防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醉酒程度较高,在高风险路段醉酒驾驶,醉酒驾驶载客营运机动车,逃避或者拒绝、阻碍执法检查等情形,明确规定从重处罚,以体现依法从严的政策要求。二是重点解决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对部分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条件成熟后再解决。《意见》对已达成共识的“醉酒”的含义和认定依据、“道路”和“机动车”
    2023-05-02
    440人看过
  • 浙江关于劳动争议若干问题的司法解答
    劳动争议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纠纷,其中很多细节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浙江省高院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复。本文整理了浙江关于劳动争议若干问题的司法解答全文,为您提供一定的参考。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的通知浙高法民一〔2014〕7号本省各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其他相关民事审判庭)、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省高级法院民一庭、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经联合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现印发给你们,供裁判中参考。实践中如遇到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们。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二○一四年四月十四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2009年以来,针对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增长迅速、
    2024-01-27
    236人看过
  •  电信诈骗相关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
    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文件,旨在对电信诈骗罪的法律适用进行更详细的规定。该意见规定了在犯罪金额、量刑情节、与其他犯罪的竞合、电信诈骗犯罪中共犯的认定以及追回诈骗收入等方面的问题。其中,诈骗金额的累计问题,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累计诈骗金额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文件,旨在对电信诈骗罪的法律适用进行更详细的规定。该意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定:第一,在犯罪金额上,第一,量刑金额明确为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二、诈骗金额的累计问题,两年内多次实
    2023-11-04
    135人看过
  •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诈骗的若干法律条文是什么
    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第二条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
    2023-04-28
    276人看过
  • 关于集资诈骗的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非法集资案件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受害者在被骗后,一般会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公安机关办案,在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之后会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处理。由于非法集资案件审理存在难点,故而最高院制定了关于集资诈骗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集资诈骗案件的司法解释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
    2023-04-28
    106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若干问题
    今天的介绍,主要围绕最高法院今年3月10日公布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着重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范围的问题历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论,究竟什么样的民事权利或者什么样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在德国法、法国法之间,对此都有不同的认识,存在着争论。这是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实务上的问题。第二,我想介绍一下赔偿权利主体的问题。谁是行使赔偿请求权的权利主体,这在审判实务当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三、我想介绍这个司法解释涉及到的跟一些相关的法规的协调关系,包括刑事附带民事程序跟独立的民事程序当中的一些相互协调和衔接的问题。最后,我还想谈谈对于赔偿数额的认识。我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赔偿范围的问题。赔偿范围也就是讲什么样的民事权利,或者哪些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2023-06-12
    12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信用卡
    相关咨询
    • 诈骗罪的司法解释关于诈骗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7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
    • 最高人民关于如何适用司法解释若干规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9
      一,司法解释有四种;“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二,具体请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法发〔2007〕12号lw_view.spid=194506
    • 信用卡法释文两高关于信用卡最新司法解释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05
      提高了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门槛。《解释》提高了原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情形,由原来的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修改为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数额巨大的情形,由原来的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修改为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由原来的一百万元以上修改为五百万元以上。《解释》还明确了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从宽处理的原则。同时,对于恶意透支金额的定义,《解
    • 最高法关于的司法解释适用于信用卡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9
      不适用于信用卡。但需注意的是,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12日对一起信用卡纠纷案做出判决,包括复利、滞纳金等在内,法院只在24%的限度内支持。该标准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利息标准相同,故该判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
    • 审理诈骗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请问一下关于数额巨大的是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16法发〔1996〕32号)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诈骗案件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