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与诈骗罪是想象竞合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12 16:59:12 233 人看过

一、虚假诉讼与诈骗罪是想象竞合吗

1.定义层面:虚假诉讼罪主要针对民事诉讼中出现的不当行为;而诈骗罪则指发生于民事诉讼之外的行为。

2.心理动机:虚假诉讼罪的犯罪者旨在通过欺诈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诈骗罪的罪犯则以直接占有他人财产为明确目的。

3.受害对象:虚假诉讼罪主要影响司法秩序及他人合法权益;而诈骗罪则直接侵犯了他人对财产的所有权。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甘肃省诈骗罪最新数额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诈骗金额在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以上、人民币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以及人民币500000元以上者,应分别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中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所谓诈骗罪,即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从而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10: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诈骗罪属于虚假诉讼罪吗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通过虚假诉讼主体、事实和证据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裁定和调解的行为。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状,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吗?属于经济犯罪,但是具体的还是要看诈骗的金额的多少来进行最后的确定,只要超过三千元以上的,就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
    2023-08-07
    240人看过
  • 骗取出口退税罪与不是吗怎么是想象竞合
    骗取出口退税罪与偷税罪的界限两罪同属危害税收犯罪,但在犯罪构成诸要件方面有着显著区别:1、在犯罪客观方面偷税罪通常是纳税人在商品的国内生产、销售环节,实施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拒不申报纳税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逃避应缴纳的税款,骗取出口退税则是行为人在商品的出口环节,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应当注意的是,在商品的出口环节,只有行为人在根本没有出口货物,而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才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对有些纳税人虽有商品出口,而采取在数量上以少报多,在价格上以低报高等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的,应当按照本条第2款的规定,分别情况进行定罪处罚:(1)对纳税人骗取税款未超过其所缴纳的税款的,应以偷税罪定罪处罚;(2)纳税人骗取税款超过其所缴纳的税款的,对超过的部分,应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定
    2023-02-09
    60人看过
  • 诈骗罪与虚假诉讼的司法认定
    虚假诉讼一般不构成诈骗罪。虚假诉讼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虚假诉讼与诈骗罪的区别虚假诉讼罪,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诈骗罪,具有直接获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客体界定。虚假诉讼罪,是侵犯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诈骗罪,是侵犯他人公私财物所有权。3、时间界定。虚假诉讼罪,是在“民事诉讼中”的行为。诈骗罪,是在“民事诉讼以外”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
    2023-07-11
    178人看过
  • 诈骗和敲诈勒索想象竞合定什么罪?
    一、诈骗和敲诈勒索想象竞合定什么罪?诈骗和敲诈勒索想象竞合定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综合以上两点,勒索诈骗如何判,要看是构成敲诈勒索罪还是诈骗罪,不同的罪名,判处的刑罚也是不一样的。二、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
    2024-01-14
    198人看过
  • 招摇撞骗和诈骗想象竞合是否成立?
    一、招摇撞骗和诈骗想象竞合是否成立?招摇撞骗和诈骗想象竞合是不成立的,而是属于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法条竞合在德国刑法理论上,占支配地位的观点将其分为特别关系、补充关系和吸收关系。日本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法条竞合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还有择一关系这种形式。所谓择一关系,是指可以同时适用于一个行为的数个构成要件相互处于可以两立的关系时,只适用其中某一构成要件,排除其他构成要件的适用。不过,日本也有学者认为,择一关系所针对的情形,实际上只不过是事实认定的问题,并非各法条本身的竞合。二、法条竞合,通常被分为以下四种:(1)特别关系:一定的刑罚法规,对其他法规处于特别关系时,依特别规定优于普通规定的原则,此时仅适用特别规定,内有两种情况:一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的关系;二为普通刑法本身上的特别关系。(2)补充关系:
    2023-06-03
    194人看过
  • 假药卖假药用刑法有想象竞合罪吗
    生产销售假药罪不是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而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触犯的是生产销售假药罪。一、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要件有哪些?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要件主要包括:1、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由故意构成,并有营利的目的;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4、客观要件即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二、实质的一罪是什么意思实质的一罪是指在外观上具有数罪的某些特征,但实质上构成一罪的犯罪形态。或称为形式上的数罪、实质上的一罪。包括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和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又称观念的竞合、想象上数罪、一所为数法。即行为人以一个意思决定,实施一个行为,而侵害数个法益,符合数个构成要件,发生数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结果,成立数个
    2023-06-19
    418人看过
  •  诈骗与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解析
    该段内容介绍了我国《刑法》中虚假诉讼罪和诈骗罪的定义和时间、主观、客体界定。虚假诉讼罪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故意制造并提起诉讼,意图侵犯人民法院正常活动或他人、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诈骗罪是指在民事诉讼以外使用诈骗方法,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具有直接获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假诉讼罪是指故意制造并提起诉讼,意图使人民法院作出裁判,从而侵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或者侵犯他人、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1、时间界定:虚假诉讼罪,是在“民事诉讼中”的行为。诈骗罪,是在“民事诉讼以外”的行为。2、主观界定:虚假诉讼罪,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诈骗罪,具有直接获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3、客体界定:虚假诉讼罪,是侵犯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诈骗罪,是侵犯他人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 骗 罪 与 虚 假 诉 讼 罪 的 司 法
    2023-09-02
    109人看过
  • 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想象竞合吗?
    一、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想象竞合吗?属于法条竞合,重婚罪表现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刑法第258条);而破坏军婚罪则表现为“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行为(刑法第259条)。就与现役军人配偶结婚而言,两个条文之间存在包容关系,第259条属于特别法条,第258条属于普通法条。这就是典型的法条竞合。二、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别第一,想象竞合犯是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所触犯的不同罪名的竞合,属于犯罪数之单复的形态;法条竞合是法律条文的竞合,属于法条之关系的形态。第二,想象竞合犯是观念的竞合(观念上的数罪),即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一罪,其以一个犯罪行为触犯的数个不同罪名由于观念因素或主观认识的影响而发生竞合;法规竞合是客观存在的或现实的竞合,即法规竞合本为单纯一罪,但由于客观存在着的法律条文的错综规定而致使规定不同罪名的数个法条发生竞合。第三,想象竞合的法条
    2023-04-29
    219人看过
  • 侮辱罪与敲诈勒索想象竞合怎么处理?
    一、侮辱罪与敲诈勒索想象竞合怎么处理?侮辱罪与敲诈勒索想象竞合应当是按照重罪来进行处罚。想象竞合,是指行为人,以一个主观故意,实施一种犯罪行为,触犯两个以上罪名,以主观故意犯罪从重处罚。相同之处在于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有时候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一致,这时两罪就存在侮辱罪和诽谤罪想象竞合,尤其当两罪的行为有所接近时。二、想象竞合特征是什么?(1)须出于一种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区别于惯犯,牵连犯等犯罪的基本特征。指次数上表现为一次的实行行为及既遂行为。(2)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即一个行为发生造成了数个犯罪结果,这数个犯罪结果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各具独立之可罚性。但故数个结果作用在同一个对象上,仍为单纯一罪,而非想象竞合犯。(3)一个主观故意,这是想象竞合犯区别于,一罪与数罪的区分。例如:行为人明知用枪支射击的方法故意杀人,子弹击中被害人后又射进博物馆,损毁了国家
    2024-01-26
    372人看过
  • 虚假诉讼是以三者诈骗还是以虚假诉讼罪进行控告
    一、虚假诉讼是以三者诈骗还是以虚假诉讼罪进行控告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此为由提起民事诉讼,给正常的司法活动造成干扰或者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严重侵犯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通过实施虚假诉讼的方式,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产或者逃避了合法债务,同时还触犯了其他的刑事法律法规,那么就应当按照其中处罚较为严厉的那一项罪名来定罪量刑,并且要从重处罚。《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
    2024-05-21
    266人看过
  • 非法拘禁与绑架罪是法条竞合还是想象竞合
    一、非法拘禁与绑架罪是法条竞合还是想象竞合非法拘禁与绑架罪是法条竞合,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法条竞合的,适用从一重罪处罚规则。法条竞合,是指一个行为同时符合了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但从数个法条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条,排除适用其他法条的情况。《刑法》238条第3款明确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二、非法拘禁与绑架罪的界限非法拘禁与绑架罪的界限:绑架罪的构成不仅要求有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勒索财物的目的以及与此相应的勒财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实行行为。而非法拘禁罪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三、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
    2023-06-19
    75人看过
  •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可以同时存在吗
    一、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可以同时存在吗1、结果加重犯是一行为犯一罪,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数罪名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依附关系。2、结果加重犯侵害的犯罪对象大多是同一的,例如伤害致死、强奸致死等;想象竞合则与之相反,其一行为所侵害的往往是不同的犯罪对象,如开一抢,打死甲,打伤乙。3、结果加重犯是犯一罪发生加重结果,其加重结果与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之间往往具有重合性。想象竞合犯除了行为要件以外,其它方面大多数有数罪特征,其中当然包括数个结果,这数个结果间较少具有重合性。4、结果加重犯本身有独立的法定刑,只要在其法定刑幅度内处罚即可,刑罚运用上较为简单;想象竞合犯则须比较各罪的法定刑的轻重,按照其中一个重罪定罪,并在其法定刑幅度内酌情从重处罚,刑罚适用上较为复杂。二、想象竞合犯怎么处罚数罪并罚,是指行为人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的规定应并罚,属于实质的数罪。想象竞合是行为人只有一个行
    2023-04-12
    172人看过
  • 想象竞合犯概念与类型
    (一)想象竞合犯的概念想象竞合犯,又称为想象并合犯或想象的数罪,是指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也就是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一个行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数次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例如,某甲意图杀害某乙,晚上乘某乙在打谷场上看电影时,向某乙坐的地方开了一枪,结果打死一人,打伤一人。某甲这一杀人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二)想象竞合犯的构成构成想象竞合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须出于一个行为。所谓一个行为,指基于一个犯意所实施的行为,无论是单一的犯罪故意,还是概括的犯罪故意都可以成立。此外,想象竞合犯并不限于故意的犯罪行为,即使是过失的犯罪行为也不影响想象竞合犯的成立。2、一个行为还须触犯数个罪名。所谓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就是一个行为在形式上或外观上同时构成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3、一个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从属或者交叉关系。这是想象竞合犯与
    2023-04-17
    263人看过
  • 如何区分诈骗罪和虚假诉讼罪
    一、如何区分诈骗罪和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和诈骗罪区别如下:1.时间范畴不同:虚假诉讼罪,是在“民事诉讼中”的行为。诈骗罪,是在民事诉讼以外的行为。2.主观目的不同:虚假诉讼罪,是为了获得非法民事利益。诈骗罪,具有直接获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等等。3.侵犯的客体不同:虚假诉讼罪,是侵犯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诈骗罪,是侵犯他人公私财物所有权。4.客观表现不同:虚假诉讼罪较为单一,只能是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而诈骗罪的客观行为可以表现多种多样。二、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
    2023-12-21
    8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构成虚假诉讼罪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5
      1、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就是指实施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但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 哪些情况属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07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就是指实施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但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
    •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一般有哪些情况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6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有: 1.与帮助伪造证据罪想象竞合,行为人帮助民事诉讼当事人伪造证据,捏造事实进行民事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秩序; 2.与职务侵占罪想象竞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本单位财产; 3.与贪污罪想象竞合,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公款。
    • 想象竞合犯与诈骗罪的关系探讨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0
      1. 范围区分;虚假诉讼罪主要涉及民事诉讼领域内的行为,而诈骗罪则多发生于民事诉讼之外。 2. 意图辨析;虚假诉讼罪的行为人通常以追求非法利益为驱动;相反,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则直接旨在非法占有公私财产。 3. 影响分析;虚假诉讼罪可能对司法秩序及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诈骗罪则直接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招摇撞骗与诈骗想象竞合是否成立?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14
      招摇撞骗和诈骗想象竞合是不成立的,而是属于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法条竞合在德国刑法理论上,占支配地位的观点将其分为特别关系、补充关系和吸收关系。日本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法条竞合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还有择一关系这种形式。所谓择一关系,是指可以同时适用于一个行为的数个构成要件相互处于可以两立的关系时,只适用其中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