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
1.客观性
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作为证据事实,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以真实而非虚无的、客观而非想象的面目出现于客观世界,且能够为人所认识和理解。
2.关联性
指民事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这种事实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关联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1).直接的联系,如事实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一部分;
2).间接的联系,如事实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能够间接证明某一待证事实成立。
3.合法性
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适用过程和程序也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二,民事诉讼法证据形式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八种。
1.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
2.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和数据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
4.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法庭作证的人,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6.鉴定人是指那些接受聘请或指派凭借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结论的人。
7.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一定的事实,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或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查验、拍照、测量的行为。对于查验的情况与结果制成的笔录叫勘验笔录。
8.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
民事诉讼证据有七种法定形式包括什么
118人看过
-
最新劳动争议诉讼法适用民事诉讼的形式有哪些
43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属于诉讼参与人伪造证据
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欺诈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244人看过
-
刑事诉讼的证据形式是什么
465人看过
-
行政诉讼质证有哪些形式
330人看过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
什么是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6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八种。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2月4日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全文,解释明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
-
民事诉讼证据包括哪几种形式?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2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指一切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有下列七种形式: (1)书证。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出现在纸上、布上、金属上、木料和塑料上或其他物品上,能表达一定思想,其内容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诸如合同书、遗嘱、票据、产权契证等物品。 (2)物证。是指能以其存在、形状、质量、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物品。如损害赔偿纠纷案中的被损坏的物品,购销合同纠纷案中的货物本身,
-
有哪些民事诉讼的证据证明,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27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可分为八种: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
民事诉讼上诉的形式要件主要有哪些,民事诉讼上诉的形式要件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5民事诉讼上诉的形式要件主要有: 1、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提起上诉,首先必须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凡是在第一审程序中具有实体权利的当事人都可以成为上诉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法院判决承担实体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必须在上诉期间提出。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间为10日。 3、必须提交书面上诉状。当事人不服
-
民事诉讼法中诉的分离有哪些形式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24分离的条件: 1.人民法院已经将多个诉合并受理。 2.已经合并受理的诉的审理将会使诉讼复杂化或导致诉讼迟延。 3.诉的分离不得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如必要共同诉讼就不得进行分离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