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后不一定可以保留工作,需要区别对待,若职员属于公务员、军人等公职人员,那么在被判处拘役的刑事处罚之后,就一定会被开除。若职员仅是普通单位的职员,那么在单位自愿的情形下,可以保留工作。
一、定罪免处可以直接保留公职么
定罪免处能保留公职。对于曾经因为犯罪受到过刑事处罚的,撤销其职务。如果免于处罚,没有受到刑事处罚,可以继续保留职务员之职,但其提职晋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国家公职人员,在违纪违法情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开除其公职的。
二、拘役开除公职吗?
从中国刑法分则有关拘役的规定可以看出其适用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妨害国家安全罪、妨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最低。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害性不大的犯罪。3.在中国刑法分则中,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另外,在刑法分则中规定有管制刑的条文,大多规定有拘役。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介于管制与徒刑之间。所以,拘役除有上述两种用法外,还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此外,在以短期徒刑为最低法定刑的犯罪中,如果具体犯罪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也可以判处拘役。根据有关规定,要是国家公务员犯罪的话,那么除了要依法对其进行刑事处罚外,同时还要开除其公职。也就是说被判处拘役的人也是会被开除公职的。
三、缓刑的影响公务员吗
影响的,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法,含宣告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可见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如果公职人员被判处了刑法,那么其公职是要被绝对予以开除的,不可能予以保留。
-
被管制拘役后对工作是否有影响?
446人看过
-
拘役和管制是否会被留存档案?
218人看过
-
醉驾被处拘役能否进城管工作
310人看过
-
行政拘留属于管制还是拘役
263人看过
-
被判处管制拘役影响工作么?
292人看过
-
判处拘役或管制还有工作吗
249人看过
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 更多>
-
管制与拘役能否收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5法院判拘役,那么如果被判拘役后怎样才能不收监,符合条件的可以不收监,会监外执行。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什么是拘役拘役是否属于管制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7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
-
发小被拘留了,拘役和管制能否被折抵的呢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0在判决生效,也就是刑期确定以后,之前在侦查和审查起诉期间被羁押的可以折抵刑期,,如果是判决罪犯管制的,之前被拘留或逮捕的时间可以一日折抵管制的时间二日,拘役和有期徒刑的一日折抵一日。无期徒刑因为没有确定的刑罚执行期间,所以不能折抵。
-
领到拘役后还能不能保留个人工作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51、拘役后只要单位愿意就可以保留工作,但是单位可以以此解除劳动合同,这种解除是不用补偿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
-
拘役后工作可不可保留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8拘役后工作可不可保留要看公司的态度。判处拘役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这种情况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能否保留取决于单位的态度。建议与人事部门沟通保留其工作,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