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的亲属有权向行为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为他们同样属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权利人。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受害人的亲属有权向行为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为他们同样属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权利人。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精神损害赔偿权属于谁?
精神损害赔偿权是指自然人因他人侵害其人身权而受到精神痛苦时,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因人身权受到侵害而受到精神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具体来说,精神损害赔偿权的归属主要取决于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人身权的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侵犯人格尊严等。如果是这些行为导致受害人人身受到侵害,那么受害人的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另外,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的规定,自然人因防止本人权益受到侵害而使他人受到损害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种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权的归属与侵权行为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受害人的行为是否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精神损害赔偿权的归属主要取决于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如果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受到人身损害,那么受害人的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是为了保护本人权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害,那么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权是法律规定的赔偿权利人之一,受害人的亲属有权向行为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权是指自然人因他人侵害其人身权而受到精神痛苦时,依法享有的权利。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人身权的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侵犯人格尊严等。如果是这些行为导致受害人人身受到侵害,那么受害人的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如果是为了保护本人权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害,那么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能否获得精神赔偿?
200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权益:探讨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04人看过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
410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法是怎么规定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
215人看过
-
谣言受害者受伤,能否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253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可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吗,其侵权的表现形式
296人看过
-
侵犯权益受害人是否可以得到精神损害赔偿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24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得不到刑事法庭的支持,犯罪做法导致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法花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导致被害人丧命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花费。
-
损害精神损害的侵权,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侵犯了侵权精神损害,能要求赔偿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07一般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
-
侵犯著作权赔偿精神损害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1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6犯罪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产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