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网上诽谤我卖假货,想问诽谤罪的定义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0 15:13:35 374 人看过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这是诽谤罪的定义。

诽谤罪的认定是什么

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

2、本罪与侮辱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3、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二者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不同之处在于:

(1)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2)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3)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在当代的社会,现在很多时,可能在微博上经常会发表自己的一些言论,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在发表言论的同时,需要注意不能够侵犯到他人的权利,比如说不能捏造事实,否则将构成诽谤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22: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怎么举报,诽谤罪如何认定
    一、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怎么举报网上造谣诽谤他人的举报途径有:1.找相关网络平台投诉,要求删除网络谣言。也就是说向谣言发布网络平台的的运营商进行投诉,比如QQ、微信,新浪博客,论坛等有在线投诉的网页,直接根据他们的规则进行投诉就可以。如果谣言侵权不严重的情况建议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去函的方式要求对方停止侵权。2.直接起诉。通过民事起诉要求停止侵权也是维权的一种的方式,不过诉讼之前一定要预先固定证据。二、诽谤罪如何认定认定诽谤罪从以下几个方面: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
    2023-04-24
    496人看过
  • 诽谤罪的含义是什么,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诽谤罪的含义是什么诽谤罪的含义是指行为人故意捏造并且散布虚构的事实,该事实达到足以贬损他人人格以及破坏他人名誉的程度的,并且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如果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又或者故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来损害他人的名誉的,造成了一定影响的,依照规定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二、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已经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般就是指已年满16周岁的正常自然人。2.主观具有故意,就是你明明知道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3.客观上实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就是说,你现在的行为已经在给被诽谤人造成一定的伤害。4.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捏造事实诽谤他
    2022-06-28
    332人看过
  • 存在诽谤行为如何判定诽谤罪?
    一、存在诽谤行为如何判定诽谤罪?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具体的情况如下: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二、侮辱罪与诽谤罪有哪些差异?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侮辱罪: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诽谤罪:
    2023-04-19
    449人看过
  • 诽谤个人名誉是不是诽谤罪
    若已确凿证实针对个体声誉实施了涉嫌诽谤的行为,那么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然而,这需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方可成立。所谓诽谤罪,乃是行为人成心编造并大肆传播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损害其名誉,且情节严重者方能构成此罪。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时,我们必须全面考量该诽谤行为所采用的手段、所包含的内容、传播的广度以及对受害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倘若仅仅是轻微的、偶尔发生的一般性诋毁,或许尚不足以构成诽谤罪,但却依然可能触及到民事侵权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7
    294人看过
  • 在网上被人诽谤怎么告
    如果被人诽谤,侵犯了个人的名誉权,可以提起名誉权诉讼;如果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受害认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6-03
    451人看过
  • 怎么才算诽谤别人诽谤罪
    一、怎么才算诽谤别人诽谤罪以下要素同时具备时方可构成诽谤罪:1、犯罪嫌疑人需为普通民众中的某个人或者单位;2、其在主观心态方面必须是蓄意为之而非无意;3、本罪侵犯的客体应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权利;4、而在客观行为中,其必须实施了捏造不实言论并传播出去,从而达到贬低他人人格和名誉的程度,且情节严重者方能构成此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怎么才算法律上的分居夫妻之间分居多长时间就可以离婚在法律意义上,分居被定义为夫妻双方在保持原有婚姻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终止共同居住,各自行使自我独立的生活状态。若因情感不合导致的
    2024-07-30
    75人看过
  • 如何告诽谤罪诽谤罪的构成有什么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二)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四)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一、网络辱骂他人怎么处罚网络辱骂他人的处罚如下:1、网络上辱骂他人属于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涉嫌公然侮辱
    2023-03-06
    119人看过
  • 诽谤和出家人诽谤的处罚是什么?
    出家人同样是国家的公民,适用于国家的法律,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二、诽谤罪的构成条件诽谤罪的构成条件:(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
    2023-04-27
    116人看过
  • 诽谤罪存在歧义吗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诽谤罪在法律上并不存在任何歧义之处。具体而言,诽谤罪是指某些人出于故意,捏造并且肆意传播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足够抹黑受害者的人格以及他们的声誉,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诽谤罪行径。在法律层面上,对于诽谤罪的认定是非常明确且清晰的。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践过程中,要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需要全面地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对受害者名誉所带来的损害程度等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6
    340人看过
  • 什么诽谤才算严重诽谤罪
    在特定情况下,诽谤罪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首先,同一诽谤性信息实际被点击查阅达到了累计超过五千次的程度,或者在社交平台上被转发次数高达五百次之上;其次,由于该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或其直系亲属出现了精神错乱、自残乃至自杀等严重后果;最后,被告人此前在两年内曾经因诽谤他人受到过行政处罚,如今再次实施同样的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4-08-09
    248人看过
  • 诽谤别人偷东西是诽谤罪吗
    诽谤别人偷东西是否是诽谤罪是诽谤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构成要件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
    2023-06-03
    202人看过
  • 诽谤和诽谤罪的区别
    诬陷罪即诬告陷害罪和侮辱诽谤罪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2、侮辱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污蔑罪是什么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犯诽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二、如何认定
    2023-03-08
    297人看过
  • 在网上说话是否诽谤
    法律综合知识
    当被他人通过网络公开言论予以恶意贬损时,若情节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很可能会被认定为诽谤罪。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有意编造虚假信息诋毁他人名誉,且情节恶劣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追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4
    396人看过
  • 诽谤法人算不算诽谤罪
    法律综合知识
    在法律意义上,对公司法人进行恶意诽谤并不等同于诽谤罪的定义。诽谤罪的主体必须是主观上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且意图通过此举来严重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其攻击的对象主要为自然人。然而,针对法人组织的恶意诽谤行为,其严重性依然可以被视为侵犯了法人的名誉权,因此,此类行为人将面临相应的民事责任追究。当法人的名誉权遭受侵害时,法人有权利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恢复受损的名誉,消除不良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还可以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3
    58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在网上有人诽谤我,网络诽谤如何处理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7
      当事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涉及侵权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
    • 被人诬陷诽谤,问下在我国诽谤罪如何判?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6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有人诽谤我,请问诽谤罪打官司多少钱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27
      1、诽谤罪的被告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不收取诉讼费用。如果向法院起诉主张民事赔偿的,属于民事诉讼,需要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缴纳标准如下: (1)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2)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 网络诽谤起诉书要如何写,有人在网络上诽谤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9
      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认定诽谤罪时,网络诽谤起诉书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 2、该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
    • 诽谤罪的定义是什么,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对于诽谤罪如何处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7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相关图书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