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是否属于经常性持续性虐待行为
家庭暴力是属于经常性持续性虐待行为。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实施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是虐待,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对于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二、如何收集家庭暴力事件证据
1.报警。警方一旦接警,必定出警,其出警记录便成为最好的证据,且证明力较高,高于一般证据。但有一个问题是,当事人往往出于顾虑和家庭关系的考虑而不愿意采取此种方式。
2.向当地妇联投诉。作为妇女的娘家人,妇联对于家庭暴力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只要及时投诉,妇联接诉后会认真记录,积极协调处理,也会为日后的诉讼出具相关的证明。
3.及时就医。以医院的病历记载、医疗费单据作为证据。弱势者被实施暴力后,往往留下伤痕,因此需要去医院治疗。但有一个问题是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因为单凭病历记载不能证明家庭暴力与伤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和其他证据一起使用。如病历本上记载的伤势、验伤的日期、费用单据等,与警方的记录相吻合,证明力就可大增。
4.证人证言。如邻居、亲戚朋友的言词证据。其实这些并不难,只要当事人稍微留点心即可。
这些行为一是可以阻止丈夫继续实施暴力,使双方有可能坐下来冷静商量问题;二是在日后夫妻情薄不可避免时,能为自己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施暴者给予教训。
三、家暴起诉离婚会判离吗
家暴起诉离婚如果调解无果的,法院会依法准予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n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n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n(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n(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n(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n(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n(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n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n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最高法认定持续性经常性家暴为虐待吗
218人看过
-
持续、经常的家暴是虐待吗
233人看过
-
家庭暴力:如何处理经常性对妻子的虐待?
50人看过
-
经常性的家暴可不可以认定为虐待
359人看过
-
经常性恐吓是家庭暴力吗
67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
340人看过
-
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虐待吗,怎么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29持续性、经常性家暴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暴认定为虐待,既是对家庭暴力类型的细化,对“虐待”法律含义的细化,也意味着对家庭暴力做出了更严厉的否定性评价,有助于提升对家暴的惩戒力度。
-
如何区分持续性虐待和经常性家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26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虐待。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是非常多的,家庭暴力往往会对婚姻家庭生活和谐造成严重地影响,有可能造成夫妻感情的破裂,有些家庭暴力是持续性的,持续性经常性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持续性家暴是否构成虐待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8能认定持续性经常性家暴为虐待。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的修改制定中,要考虑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注重引导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文明建设。
-
持续性的家暴是指虐待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25持续性、经常性家暴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暴认定为虐待,既是对家庭暴力类型的细化,对“虐待”法律含义的细化,也意味着对家庭暴力做出了更严厉的否定性评价,有助于提升对家暴的惩戒力度。
-
如何定性持续性家庭暴力?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3家庭暴力必须导致实际危害后果,即家庭成员之间,一方对另一方实施侵犯其人身权利或精神方面权益的行为,如殴打、捆绑、折磨、限制人身自由或频繁的言语攻击等。 这些危害结果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家庭暴力行为往往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受害者不仅限于直接受到侵害的个体,还包括其他近亲,如父母、子女等。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威胁,同时也会对下一代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对子女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