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公务员职务“终身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8:45:52 261 人看过

今年上海将创新公务员管理机制,包括探索从基层和企事业单位选调公务员的机制,研究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制度等,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表示,由于部分公务员没有在社区基层工作的经历,存在经验不足,情况不熟等问题,根据有关制度安排,今后上海选调公务员将更多地从基层、乡镇、区县选择。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海洋在会上说,今年上海将健全公务员选调交流制度,扩大公务员选拔流动渠道,探索从基层和企事业单位选调公务员的机制,并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试点工作。

据了解,为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上海将健全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实习锻炼制度,开展公务员工作作风和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推行行政问责制;同时,还将研究制定公务员交流、正常退出、辞职辞退、回避等政策实施细则,避免公务员职务接近于终身制。

在机关收入分配制度上,上海也将创新机制。周海洋表示,上海在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的同时,将研究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0: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辞退相关文章
  • 选任制公务员职务主要职务
    选任制公务员职务主要包括下列职务:1、中国共产党机关。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产生的职务:(1)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和书记、副书记。(2)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和书记、副书记。(3)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副书记;乡镇、街道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和副书记。注:《党章》规定:第十一条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第二十条党的全国
    2023-06-06
    330人看过
  • 公务员原籍回避限制
    一、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系和公务的制度。二、公务员原籍回避限制我国《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适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机关为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2)适用地域回避的人员是担任上述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包括乡、县级党政正职、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党委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监察局长、公安局长等。(3)适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任领导职务较长时间。地域回避主要规范对象为原籍任职。三、公务员回避的关系有哪些(一)夫妻关系。夫妻是男女双方以感情为基础、以永久
    2023-03-22
    221人看过
  • 公务员职务任免办理程序
    一、行政法规和文件依据《国家公务员任免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员回避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实施办法》和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国家公务员处级(含处级)以上领导职务拟任免职文件。二、办理程序(一)处级(含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任免。代市政府起草任免职务文件,2天内呈报到市政府办文书科办理,由市政府发出任免通知文件。(二)科级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任免备案。1、科级职务的任免,由本单位按照编制文件中批准的科级领导职数任免,报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备案。2、非领导职务任免,由本单位填报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任免备案表,经公务员管理科审核备案后任命,审核工作日为三天。
    2023-06-19
    453人看过
  • 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中领导职务是指那种级别?
    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中领导职务是指那种级别?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有下列亲属关系之一的,必须按规定实行任职回避:(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4)近姻亲关系。任职回避的要求包括有上列关系之一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这里的领导职务指不仅仅指一把手,泛指单位领导成员,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单位,不论级别,都适用任职回避。考虑到在一些基层单位或工作性质特殊的行业,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严格实行任职回避比较困难,所以,法律规定对任职回避可以作变通执行。但有关需要作变通执行的情况,必须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依该规定执行。各单位不得自行决定变通执行任职回避制度。
    2023-06-06
    477人看过
  • 公务员“回避制度”不能再回避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宿州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张治淮和宿州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分局原局长张冬受贿案件作出了判决。张治淮父子俩分别被法院依法判处死缓与无期徒刑。单个的案件已告一段落,但是痛定思痛,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必须直面和解决。首先,追究不容回避。张治淮父子在同一个政府机关担任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如此将公务员回避制度置若罔闻、不屑一顾的骄狂态度及公然攫取国家公权以为私用的罪恶行径,最终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两人受贿数额超过2000万元的代价,是张治淮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冬无期徒刑的下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其次,反思不可回避。我们应该反思,张治淮父子父子俩是通过了怎样的提拔程序,经历了怎样的纪律检查,可以在堂而皇之地在同一个机关胜利会师?是上级领导干部的一味纵容、是纪检组织部门的疏忽放任、还是社会公众的冷漠无奈?这种荒诞的任职局面背后有多少的权钱交易、
    2023-04-24
    290人看过
  • 回避制是不是避免公务员腐败发生的意向重要制度
    回避制是避免公务员腐败发生的意向重要制度一定程度上遏止腐败,从揭露的官员腐败典型案例分析,其中为亲友牟利是腐败的表现之一。干部异地任职,一定程度上可以割断领导干部与亲友的空间距离,有效地防止建立关系网、形成裙带风及其它不健康的官场潜规则。回避制度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制度安排,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分析,从中央到地方,地域回避这一制度设计仍有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及群众认可度。但在很多地方,违背地域回避制度规定的现象仍然存在。当然我们并非认为完全实行了地域回避就能彻底抑制腐败。作为一种值得研究与反省的制度,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同时依赖全社会法制的健全、官吏乃至全民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强大的舆论监督等。在中国的县域治理中,地域回避有其深厚的历史土壤。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半熟人半陌生人”的社会,地域回避在当前依然有其存在的其合理性。然而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健全及制
    2023-11-20
    265人看过
  • 选任制公务员身份
    公务员身份管理包括公务员身份的取得和失去。取得公务员身份的途径: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从机关外调入公务员队伍;聘用担任公务员职务等。丧失公务员身份:调离机关;辞职;被辞退;被开除;聘用制公务员被解除聘用合同等。进入公务员队伍即取得公务员身份,离开公务员队伍即失去公务员身份。公务员在职务上发生变化与是否取得和失去公务员身份不是必然的关系。但是部分选任制公务员职务的免除,可能会涉及公务员身份是否保留问题。这部分选任制公务员主要是指选举担任公务员职务之前不具有公务员身份,在任职后取得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如,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界人士,在人大选举中当选政府领导人员如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等。这些人员在任期内履行担任的职务,具有公务员身份,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管理。任期届满或者被罢免、被撤职等,其职务即终止,这种情况下是否继续保留公务员身份,需要看其是否担任其他公务员职务。如果在
    2023-06-06
    238人看过
  •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公务员职务管理,合理任用公务员,规范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必须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原则;(三)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委任制公务员。选任制公务员以及法官、检察官职务的任免、升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执行。聘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另行规定。第四条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第五条领导成员职务应当按照规定实行任期制。第二章任职第六条公务员任职,按照公务员职务序列,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第七条公务员任职,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和资格。第八条公务员任职,应当符合交流和回避等有关规定。第九条公务员具有下
    2023-04-24
    472人看过
  • 公务员法任职回避内容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实施公务员回避制度应注意的问题:1、健全制度。国家人事部1991年1月公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回避的范围、对象、原则及方法。但从执行情况看,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是这项制度不健全。除了这个《暂行规定》之外,还应建立回避对象登记制度、审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和随时调整制度,使这项工作向制度化、法制化迈进。2、协调关系。回避制度不是一项孤立的人事管理活动,而是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许多环节相连。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处理好与考试录用、职务晋升、交流、惩戒等方面的关系。考试录用是国家公务员“进口”管理的重要环节,把好这一关,就
    2023-06-12
    254人看过
  •  公务员需要避免的亲属关系
    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这些亲属关系可能会对公正执行公务产生影响,因此公务员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回避可能产生利益冲突或者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亲属关系。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和外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如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和甥子女;以及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公务员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哪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等。这些亲属关系可能会对公务员的公正执行产生影响,因此公务员需要遵守回避制度,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的发生。根据《公务员法》的
    2023-11-05
    270人看过
  • 公务员免除职务后多久能重新任职
    一般是18个月,领导被免职期间不能计算领导任职年限,免职之前可与重新启用合并计算。一、不起诉能保留公职吗不起诉是否可以保留公职,需要分情况而定:1、如果对方不构成犯罪,需要保留公职,一般开除公职是以判刑为前提;2、如果违反了国家规定,并且被判刑的这个时候就会开除公职。根据相关规定,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二、拘役缓刑是否开除公职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如果被判刑后,就一定会被开除,该判刑不一定是实刑,也包括缓刑。我国法律规定拘役的时间期限是一个月到六个月之间,如果存在数罪并罚的情况,最高也不能超过一年。拘役的上限刑期与有期徒刑的下限刑期相衔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
    2023-06-22
    475人看过
  • 公务员职务消费制度改革
    职务消费是指公务人员为履行公务所必需的、适度的消费,包括招待费、差旅费、费、通讯费等,它构成政府运行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支出。但是,职务消费与权力紧密相关,对职务消费的范围及标准既无允许的规范,又无约束的规定,往往会导致行为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使得必要的消费供给不足、腐败现象普遍存在。要保证财政资源的使用不偏离公共利益,就必须将职务消费纳入制度化、货币化、规范化的轨道。内容来自墨者资讯②职务消费范围界定模糊。由于职务消费与公务员所拥有的权力有直接关系,有人据此把职务消费同权力消费等同起来,认为只要与手中权力沾边的消费,都可以找公家报销。有一些消费虽然与权力沾边,却介于职务消费和非职务消费之间,这种消费既不违反职务消费的规定,却又超出职务消费的范围。比如,一些无明确目的的会议被安排在高档宾馆甚至是度假区,有些领导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空间,提高接待的档次并且扩大邀
    2023-06-06
    254人看过
  • 公务员职务免除的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免职的原规定为1993年由国务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其中规定了公务员免除职务的几种情形。但自2006年《公务员法》发布以来,该条例已废止。公务员法即规定了公务员考核不称职、不能胜任工作又不配合调配;拒绝因机关调整或员额调整必要作出的合理安排;不履行义务、不遵守法律纪律;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超过规定天数的辞退情形。什么是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一)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资格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公务员德的方面。2、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指公务员的才,指具有任职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其中,晋升领导职务的,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计划、决策、组织、协调能力。要坚持德与才的统一,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3、文化程度。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4、任职经历。对任职经历的具体
    2023-07-02
    325人看过
  • 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
    所谓资格条件,就是取得晋升的资格一般应具备的体现德才标准要求的一些最起码的客观条件,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些比较具体明确而又易于掌握的必要的杠杠。(1)考核结果。规定拟晋升人员必须在近两年年度考核连续为优秀或近三年连续为称职以上。年度考核结果是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对每一个工作人员一年里德、能、勤、绩的全面评价和结论。(2)任职年限。晋升科级正职、处级正职、需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员、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处级副职、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司级正职、厅级正职、需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助理调研员、调研员、部级副职、需分别任下一级职务四年以上,晋升助理巡视员、巡视员、需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五年以上。晋升政府各工作部门副职(如县的副科局长、地方的副局长、省的副厅长、中央的副部长)等,一般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3)基层经验。规定晋升地市以上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需
    2023-06-06
    332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退
    词条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辞退
    相关咨询
    •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什么意思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内容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6
      公务员回避是指为了使公务活动不产生不良影响,而在法律上对公务员在认知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因亲属关系等因素,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一定的先执行规定的制度。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回避制度”指的是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0
    •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8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7号) 时间: 2008-07-30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 第四章晋升职务 第十七条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第十八条公务员晋升职务,在规定任职资格年限内的年度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第十九条晋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
    • 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内容?回避是什么样的行为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6
      公务员回避是指为了使公务活动不产生不良影响,而在法律上对公务员在认知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因亲属关系等因素,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一定的先执行规定的制度。“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回避制度”指的是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06年
    •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3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适用范围,申请回避和作出决定的程序等内容组成。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和离职回避四种情况。 1、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
    • 医务人员如何避免纠纷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18
      医务人员避免医疗纠纷的方式如下: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医疗质量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纠纷的发生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病历是疾病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的原始记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