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担保合同由保证人、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保证人与债务人之间有委托合同。担保合同一般暗示债务人的同意,否则可能损害债务人的利益。保证人的求偿权是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即取得债务人的同意。保证人未经债务人同意担保的,无权根据担保合同向债务人主张不当得利,但有权在债务人利益范围内主张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因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而确认为他人损失的利益。保证人遭受金钱损失,债务人从中获益,应当是不当得利的法律关系。担保人虽未经债务人同意担保,但不能根据担保合同要求赔偿,但以不当得利起诉债务人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债务人必须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首先,合同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合法存在,债权人和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履行有口头或者书面约定。这是第三人代为履行义务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事人没有约定的,第三人不可能代为履行。第二,必须有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为债务人清偿债务,应当明确书面,这是一个积极因素;或者必须与债务人约定承担一定的合同债务。第三人承担的债务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只有以自己的名义履行。第三,债权已经到了履行期,第三人要求履行,第三人的履行应当是无条件的。代为履行合同的法律特征是:(1)第三人,即非缔约方,不需要参与订立合同,也不需要在合同上签名、盖章。只有第三人单方面表示愿意代债务人清偿债务,或者与债务人达成协议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2)当事人的约定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的,第三人可以同意履行或者拒绝履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第三人只是履行主体,而不是义务主体。对于合同债权人而言,只能将第三人作为债务履行的辅助人,而不能作为合同当事人。第三人拒绝履行的,由合同债务人承担履行责任。(3)第三人虽不是合同当事人,但因不履行或者履行不当,不承担违约责任。但第三人因恶意不当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且,债权人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4)合同中的第三人履行条款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即第三人同意履行的,视为债务人的履行,债权人不能拒绝。第三人不履行的,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内不履行;或者第三人不履行合同,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内不改正的,债务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要如何
172人看过
-
执行异议解除后何时恢复执行
217人看过
-
如何进行第三方债权的执行?
101人看过
-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如何恢复执行
112人看过
-
一般恢复原状如何执行
82人看过
-
责令退赔如何恢复执行
378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劳动仲裁生效后如何恢复执行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09劳动仲裁生效后,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应当在两年申请执行期间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起计算;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起计算;履行期间未规定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失信被执行人如何恢复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3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如果想让法院从名单中将自己的名字抹去,只有两个途径:一种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3条的规定,确有理由证明法院将自己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错误的,法院经查证后如果认为理由成立,则会对之前的行为予以纠正;另一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7条的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
-
如何理解法院恢复执行?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0申请执行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同产采取法定执行措施,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暂缓或撤销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执行措施,但必须经人民法院核准。对已控制的被执行人财产,申请执行人应当及时申请办理续冻、续封手续。
-
执行局如何恢复原法律文书执行?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8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共有以下九种。查询;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扣押、拍卖、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
执行终结后执行人怎么恢复执行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30执行终结后,执行已经结束了,不能恢复执行,只有中止执行后才能恢复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