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虚假诉讼案的识破机制和程序;1、选定特定案件作为虚假诉讼的“高危”案件;2、对“高危”案件启动立案特别审查程序。3、对立案庭移送的或审理中发现的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业务庭启动特别审理程序。4、虚假诉讼嫌疑案件的中止审理和及时报告制度。5、设立专门机构启动审查程序,来完成审委会交给的查证任务。(二)完善立法;完善刑事立法。完善民事证据审查制度。建立虚假诉讼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三)提高法官素质,加强法官责任心;必须让每一位法官对虚假诉讼案的危害性都有足够的认识。要从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官的形象的高度来审视虚假诉讼案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识破能力。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基本策略
(一)证据意识
强化侦查、公诉人员的证据意识。侦查阶段提高收集与固定证据能力。总的要求,一是坚持证据为本的原则。要求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从客观存在的证据出发去认定案件的事实,不凭主观推断。二是不搞刑讯逼供、诱供、严格地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去收集和固定能够充分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类证据,不断提高侦查的能力与水平。
(二)强化能力
根据投毒犯罪的特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能力: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特别在其人身被采取强制措施时要及时提审,收集供述,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讯问。收集供述要合法,从确定侦查人员主体、人数、有无法律手续到遵从法定程序都要合法。
2,现场勘验要规范操作,依法定程序办事,不能以借口死因不明来推委侦查不力的责任。无论什么案件,对一切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文书等均要提取、收集。如投毒案件中的胃内溶物、心血。它既为破案提供案件三个环节展开。提取现场物品,应会同见证人和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现场勘验要专业人员参加,如痕迹、法医和录像,以便及时分析死因,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3、要不断积累经验,强化工作责任性。从投毒案件看,一方面投毒方式在变化,犯罪案件中的智力因素在增加,被告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刑事诉讼对获取的证据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凭智力、经验和直觉破案已成过去,侦查工作要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滞后,要更加客观、细致与科学。其实,大多投毒案件发生以后,都会留下蛛丝马迹,或犯罪嫌疑人表现反常,故作镇静,借口离开现场;或因送医及时,被发觉有中毒的可能。侦查机关就不应对现场作处理。甚至借口死因不明,是非暴力死亡,就存在投毒的可能。这里有经验的积累、工作责任的多种原因。一旦侦查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审查起诉工作。
(三)善用供述
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被告人的供述。在排除违法取证的前提下,立足于原供述,是办理这类案件的基本思路和前提。投放危险物质杀人等案件难以获取直接证据,就更重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据此获取间接证据。
实践中,存在不当思想和做法:一是就当前的公诉工作而言,随着国家法治的完善,程序意识的强化,以及案件质量考评等因素,公诉人员担心自己办理的案件被法院判决无罪而影响考评、提级的心理越来越强烈。尤其对投毒案件的把握上,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该诉不诉,丧失控诉职能的现象。二是固有的侦查思维定式。认为只要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开了,案件就算告破,万事大吉,就可以收工,后续的补充完善证据远未到位。三是不注意证据的合法要求,排除违法证据的使用。有些案件难以定罪,从表象上看是翻供,或是沟通不够所致,其实却是因为违法取证不能排除造成,随着国家法治的推进与完善,程序正当,依法取证,认真等待被告人的辩解,排除违法取证,补强证据是审查工作中必须要加以重视的。
-
虚假诉讼后如何避免刑事责任
162人看过
-
虚假诉讼参与执行分配是合理的行为吗?
50人看过
-
如何避免虚假行政诉讼的严重后果?
394人看过
-
诉讼参与人参与虚假诉讼该如何处罚,相关法律规定
296人看过
-
诉讼参与人参与虚假诉讼会被判刑吗
465人看过
-
审判人员参与虚假诉讼如何报案
76人看过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如结婚证、房产证。 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里所说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 更多>
-
如何避免股东虚假出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01首先,需审查是否存在竞业禁止规定。一般可查你有没有与A公司签订竞业禁止协议,A公司章程有没有竞业禁止规定,你作为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签订的出资协议里有没有约定竞业禁止规定。 其次,需审查你与别人合伙开办B公司是否有利用在A公司所取得的资源恶意争抢客户,如果没有,一般不属于违法。 第三,A公司不同意你退股或者不同意股权转让,你可以要求A公司其他股东收购,各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话,可以申请解散公司进
-
律师被发现参与虚假诉讼那么律师参与虚假诉讼罪怎么处理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8身为专业律师,违背执业准则实施犯罪,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身为专业律师,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妨害司法审判执行活动,不符合免除刑事处罚的条件。 身为专业律师,利用其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积极实施犯罪,作用相当,均系主犯。 身为专业律师,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的,同时构成虚假诉讼罪和诈骗罪,择一重从重处罚。
-
如何避免当事人作虚假宣言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61、强势推进诚信文化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传媒搭台、全民参与的方式,通过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诚信文艺下乡、诚信标兵评比、诚信企业挂牌等多种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诚信文化,使诚信深入人心,形成讲诚信光荣、违诚信可耻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舆论氛围。 2、加强小、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和能动培训等服务,鼓励、引导小、微型企业健全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规范日常财务收
-
行政诉讼该如何避免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9主要有以下几种方第一,避免程序违法。二是尽快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纳入行政部门年度考核办法。第三,畅通行政诉讼与复议的衔接机制。第四,信息披露是非常必要的。
-
公民可不可以参与虚假诉讼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10公民可以向法院以及公安机关举报虚假诉讼,提供相关证据或线索,但不能对虚假诉讼罪提起刑事诉讼。 构成虚假诉讼罪的是公诉的刑事案件,应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公民可以向法院以及公安机关举报虚假诉讼,提供相关证据或线索,但不能对虚假诉讼罪提起刑事诉讼。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