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婚罪是否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7 10:05:28
244 人看过
重婚罪是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离婚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是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它重大过错的行为,导致无过错方身心遭受严重精神损害。
一、夫妻离婚女方出轨财产怎么分配
夫妻离婚女方出轨财产的分配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因出轨一方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情形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多分财产,并要求出轨过错方给予自己精神损害赔偿。婚姻中的过错行为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他重大过错。
二、婚外情是否要赔偿?如何赔偿?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有婚外情,如果属于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情形,离婚可以要求赔偿。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有:重婚行为;与他人同居行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或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过错方对其进行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三、家庭暴力可以获得精神赔偿吗
因为家庭暴力导致夫妻婚姻关系解除的,被家暴方可以对家暴方提出精神赔偿;根据《民法典》因为婚姻关系的一方因为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违约造成精神损害赔偿的亦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188人看过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
410人看过
-
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和不予受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形
316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有哪些构成要件
479人看过
-
违约行为造成对方严重精神损害,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70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在婚姻内是否可以要求
48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词条
#损害赔偿
最新文章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6犯罪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产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
-
一方出轨如何要精神损害赔偿?对方出轨离婚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6一方出轨如何要精神损害赔偿?分为两种情况: 1、满足离婚损害赔偿的条件 提出离婚损害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被请求方必须具有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请求方无法定过错行为。 (3)因法定过错行为给请求方造成了损害。一方出轨引起的离婚损害赔偿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损害,赔偿的是精神损失。 (4)因法定过错行为导致了离婚。 2、提供对
-
赔偿精神损害怎么提出离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8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你有婚姻法规定的过错情形则应赔偿对方精神抚慰金。注意,只有无过错方才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当然如果夫妻一方出于愧疚不在乎另一方是不是也存在过错自愿给另一方精神抚慰金也是可以的。
-
当事人可以对哪些案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21、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2、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
-
对于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否成立?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5法人不可能遭受精神损害的,只有自然人才能遭受精神损害。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侵权责任法》与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可知,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