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辱骂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6 01:54:39 412 人看过

一、诽谤辱骂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若有人在公众场合肆意侵犯他人的声誉权,这无疑已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属于违法行为。

为此,地方公安部门通常会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程度的治安惩戒。

对于那些长期捏造虚假事实,恶意诋毁他人,或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者,司法机关将依据刑法中的诽谤罪对他们进行严肃处理。

所谓诽谤罪,即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此来降低他人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进而实施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且情节严重者,便构成此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确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由此可见,诽谤他人一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即构成诽谤罪,必须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婚没有离,男对方对女方各种威胁和辱骂,还要杀女方,犯法吗

对于恶意侮辱他人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规定,更有可能严重到构成犯罪。

在情节相对轻微的情况下,尚不足以构成犯罪,但仍然应该受到行政处罚,包括给予五天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而当情节较为严重时,则将面临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惩罚,同时将被处以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若该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发生,便很可能会被认定为侮辱罪或者诽谤罪,进一步接受法律制裁。

其中,侮辱罪是指采用暴力手段或者其他方式,公开地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其名誉形象,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的刑事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8: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辱骂他人家人构成诽谤罪吗?
    辱骂他人家人的行为有可能会构成诽谤罪,具体来说,若是辱骂行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就有可能会构成诽谤罪:(一)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二)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三)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四)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一、诽谤罪、侮辱罪的区别(一)侮辱罪和诽谤罪的概念:1、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
    2023-04-10
    271人看过
  • 辱骂他人,会有刑事责任吗
    一、辱骂他人,会有刑事责任吗这算违法,严重的会触犯刑法。分轻和重两种情况。1、轻一点的可能就是侵犯了你的名声。2、严重的:如果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公开侮辱别人或捏造恶言骂人,情节太严重就要坐牢,最多可判三年。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给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大麻烦就不用告他,自己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辱骂他人报警立案标准判断辱骂他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该条规定了侮辱或诽谤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其中,情节严
    2024-07-14
    266人看过
  • 恶意诽谤他人名誉会承担什么责任
    一、恶意诽谤他人名誉会承担什么责任恶意诽谤他人名誉可能会承担以下责任:民事责任。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如果诽谤行为造成他人精神损害或其他损失,诽谤者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较重的,可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如果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者可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
    2024-01-23
    475人看过
  • 电话辱骂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电话里辱骂他人,没有在众人面前损害其声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但是要接受治安管理处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骚扰不断,严重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后果严重的构成犯罪。打电话辱骂他人犯法吗打电话辱骂是违法的,但一般不会构成犯罪。电话里辱骂他人,没有在众人面前损害其声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如果被辱骂者报警的,也只会对辱骂者进行批评教育。但如果如果骚扰不断,严重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则会依法给予辱骂者处罚,如果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则会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如强令被害人当众爬过自己的胯下;当众撕光被害人衣服;给被害人抹黑脸、挂破鞋、带绿帽强拉游街示众;当众胁迫被害人吞食或向其身上泼洒粪便等污秽之物;当从胁迫被害人与尸体进行接吻、手淫等猥亵行为;因公
    2023-07-06
    463人看过
  • 恶意诽谤他人名誉会承担什么责任,恶意诽谤他人名誉的证据种类是什么
    恶意诽谤他人名誉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造成他人有严重损失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需要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都是需要经过查证属实才可以。一、恶意诽谤他人名誉会承担什么责任恶意诽谤他人名誉需要承担责任有:1.情节严重的能构成诽谤罪。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后果,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情节较轻的不构成刑事犯罪。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诋毁他人名誉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二、恶意
    2023-07-09
    95人看过
  • 用微信辱骂诽谤他人违法吗
    一、微信辱骂诽谤他人是否违法?侮辱他人是不道德的行为,如当众辱骂则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讲哪些话会涉嫌犯罪,具体有什么界定呢?法律上有以下具体规定。(一)、合法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同时规定,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根据本法第38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
    2023-04-24
    436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用文字语言侵犯他人名誉
    用文字语言辱骂构成诽谤罪如果采取的是文字语言侮辱,达到情节严重地步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包括言语和文字的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什么情况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
    2023-07-15
    66人看过
  • 辱骂他人算侵害名誉权吗
    辱骂他人的一般会侵害其名誉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一、名誉权和声誉权的区别1、性质不同。荣誉权是身份权,而名誉权是人格权。所谓身份权就是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特定的人才会享有而不是人人均享有,如亲权等。人格权则是凡事主体均可享有。所以荣誉权只有那些取得优异成绩,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荣誉称号的特定的公民、法人才能享有;而名誉权则是每个公民、法人均享有的权利。2、内容不同。荣誉权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授予的种殊荣,即特殊的名誉其评价是积极的;名誉权是社会对每个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评价即公民、法人的声誉。3、取得方式不同。荣誉权的取得要履行一定的程序,由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授予的,而名誉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法人的一种权利。荣誉权具有可剥夺性,而
    2023-02-21
    237人看过
  • 诽谤和侮辱怎么追究
    诽谤侮辱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或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他人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所谓隐私权,是指他人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其私有领域的不可侵犯(包括其身体不能偷看、猥亵等)是其重要权能所谓名誉权,是他人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表现出来的礼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强制猥亵他人,即使他人身体的动静举止受到非法干预,同时使其私有领域受到侵犯,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侮辱他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为。首先,行为人猥亵、侮辱他人具有违背他人意志的本质特征。违背他人意志,即缺乏他人的真实同意。如果他人对于行为人的猥亵行为表示同意,不能成立本罪。他人同意行为人
    2023-03-14
    393人看过
  • 2024年诽谤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了吗
    一、2024年诽谤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了吗针对构成诽谤罪的行为人,将面临严正的法律制裁,其中包括追究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就法定原则而言,诽谤罪无疑被归类为当事人自主提起诉讼的范畴,这意味着此类诉讼需由遭受诽谤的被害者亲自向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请求司法部门对行为人施以必要的刑事惩处。在特定环境下,若诽谤行为对公共秩序及整个国家的重大利益造成了严重危害,则此类案件的性质将有所转变。在此种情形中,相关诽谤案将由当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办,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以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免受不法侵害。《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
    2024-03-01
    385人看过
  • 辱骂诽谤网友要负法律责任吗?
    辱骂诽谤网友要负法律责任。当民事主体对虚拟主体投入大量人格信息,使得虚拟网名与现实中的自然人明确对应,对虚拟主体进行侮辱或诽谤就可能导致民事主体现实名誉受到损害。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相应的,我国的《刑法》中有侮辱罪、诽谤罪,《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也有关于辱骂的相关条款。更重要的是,辱骂作为一种犯罪手段,可能会触犯很多罪名。骂死人,可能会涉嫌故意杀人罪,以骂人的方式妨害公务,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辱骂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还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律师补充: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辱骂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
    2023-05-07
    58人看过
  •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判刑吗
    一、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判刑吗可以。侮辱诽谤,是散播自己捏造的事实,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我国法律对诽谤罪的判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对诽谤罪犯罪嫌疑人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剥夺其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吗是可以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涉及相关法律条文如下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用以下的方式来侵犯公民权利的,情节较轻的会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会被罚款五百元以下;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会被拘留五日到十日,还可能被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具体情形有:1、行为人用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
    2023-05-03
    394人看过
  • 诽谤罪他人能不能追究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诽谤罪他人能不能追究若其他人欲对恶意造谣进行追责,需满足诽谤行为构成犯罪的确切条件。诽谤行为属于民事范畴内的自诉案件之一,通常情况下,遭受诽谤侵害的个人或组织需自行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公正裁决。然而在特殊境况之下,例如如诽谤行为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时,公安机关有权依据法律程序介入该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对于诽谤罪的追究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文规定与法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他人可以起诉吗在法律体系中,他人享有针对诽谤行为提起诉讼的权
    2024-07-14
    303人看过
  • 网络恶意诽谤他人名誉权如何处罚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网络侵权,顾名思义,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2023-05-01
    12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辱骂他人的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6
      诽谤辱骂他人的,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可以予以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可以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公然侮辱、诽谤他人,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 2022年诽谤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6
      对构成诽谤罪的行为人,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如何构成诽谤他人名誉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1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诬陷诽谤他人使别人名誉受损,受害者可以报警,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的,给予刑事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且受害人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请求权。
    • 如何确定诽谤他人名誉的罪责
      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4
      任何人不得诽谤他人的名誉权。如果诽谤他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侵权人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侵权人不听受害人的请求,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侵权人多次诽谤他人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如果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 如何对网络诽谤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9
      在互联网上散布诽谤言论者,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受到严厉的处罚,包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诽谤行为可能包括捏造虚构事实或使用暴力手段影响受害人的正常生活,也可能包括散布不实言论诋毁他人名誉的轻微情况。通常情况下,诽谤犯罪属于自诉案件,除非案情特别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否则不会主动进入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