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是指我国在近些年来出现的旨在明确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离任审计。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的审计。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受人民之托的公共资产的保管使用者,承担着公共受托责任,又是受国资委监管的企业经营资产的经营管理者,承担着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因此,要尽快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及范围
1.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为限。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是各种审计的活动范围;各项审计目标所要求的审计内容范围都应当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为限。因此,与被审计领导人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无关的方面,如领导人在组织人事活动中收受个人贿赂,领导人的政治素质、生活作风等等方面,就不应当是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
2.以被审计领导人应当负责且能够负责的责任为限。被审计领导人任职期间之外的事项、岗位职责范围之外的事项、任期目标之外的要求,都不应当成为责任审计的内容。尤其要注意,在审计领导人岗位职责履行和任期目标实现情况时,应当主要以符合实际的职责履行要求和目标责任状的规定等为评价标准,而不能主要以先进的或完美的责任要求为评价标准。
3.根据法定的审计权限和手段确定责任审计内容。总的说来,现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机关权限和手段是: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或人员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调查。不能通过这种审查、调查查明的情况或问题,就不应当列入审计的内容。例如,受贿、行贿问题是现有审计权限和手段所不能查明的;生活作风问题,则不属于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不应当列入政府责任审计的内容。
根据以上原则,我认为,政府责任审计的内容应当是被审计领导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追究。
二、审计应把握六关
一是任期内完成经济指标情况的真实性。即审查任职期内履行职责的效果,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经济指标等情况;即经济发展责任方面。如:财政收入增长率、税收收入增长率、公益事业财政投入增长率及社会保障投入增长率,对上述指标的内涵、数据来源作详细具体分析和认真的复核,看有无通过空调资金等手段虚假平衡以及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虚报、瞒报某些数据的行为。
二是任期内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主要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政策,票据使用是否规范,有无违反财政、纪委、人事部门等规定,超范围发放各种津贴、补贴等违规违纪行为,是否存在变相使用招待费、交通费、利用招商引资名目搞不正当竞争导致任期内招待费、交通费、招商引资支出大幅增长,以及报批手续不合规、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投资的效益性。主要审查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收益水平,突出任期内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审查,查有无搞政绩工程导致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浪费的问题以及损害人民经济利益的问题。
四是任期内资产管理情况。主要是审查资产存量的真实性,审查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其安全完整情况,查有无因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五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审查所有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违规行为。
六是任期内执行廉政纪律情况必审,主要审查个人的大额支出是否按程序经过审核,有无自签自报现象,审查有无以权谋私等行为。
三、评价应把握六方面
一是任期内完成经济指标的效果。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增长比率、财政投入增长率、财政负债率等。认真分析任期内财政收入增长、债务增加的原因,评价要关注潜在效益,对于加大投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的潜在效益,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
二是财政财务收支中违规违纪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主要评价财政财务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财政财务收支等行为;明确应承担的具体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
三是重大经济决策及效益情况。主要评价重大经济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决策程序是否严密,调查研究,可行性论证是否到位,是否符合长远发展的目标等等。
四是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其保值增值情况。主要评价政府及其下属单位资产运营状况,企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是否存在贱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五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主要评价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随意调项影响项目建设效益等行为。
六是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其是否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有无利用职权为亲朋好友及家属子女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红白喜事借机敛财等行为。
对于具体经济责任审计,因所属的行业不同,相应的行业特点及管理法规不同,审计发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这里,仅凭一些个人审计经验,对常规审计项目中常见的问题类型简单列举,为同行提供一些审计的思路,以资共勉。
-
审计法中的经济责任审计
288人看过
-
经济责任审计应强化程序和证据意识
161人看过
-
审计有哪些经济责任
468人看过
-
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是怎么样
51人看过
-
经济责任审计怎样做好
180人看过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类型
80人看过
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 更多>
-
怎样审计村级经济责任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3(一)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完成情况;二是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债权债务清理情况;三是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民主理财等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等。(二)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任期内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产、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等问题;二是各项支出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
-
经济诉讼程序中的定作方的责任?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31.未按时、按质、按量向承揽方提供原材料,造成工作延期的,负责赔偿损失。2.超过规定期限领取定作或修理的物品,应向承揽方给付逾期保管费。3.超过合同规定期限付款,偿付逾期的违约金。第三十五条违反货物运输合同的责任一、承运方的责任:1.不按运输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要求配车(船)发运的,偿付托运方违约金。2.货物错运到货地点或接货人,应无偿运至合同规定的到货地点或接货人。如果货物运到逾期,偿付逾期交货的违
-
经济责任审计有哪些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1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以下统称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
-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形式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与经济法责任具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7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形式:民事责任形式、刑事责任形式、行政责任形式。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强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各种责任形式的总称。经济法责任具有以下特征:1.责任目的的社会整体利益性。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整体利益性是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在经济法责任制度上的反映,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不受
-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9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一、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二、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三、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四、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五、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六、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本人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