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都觉得,在家里,教育娃儿就是自己的事,跟他人无关。这样传统观念即将被打破。4月10日,从全国妇联组织召开的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座谈会上获悉,《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简称《条例》)已被纳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该《条例》将建立家庭教育干预与救助机制。
据悉,《条例》突破了视监护事项属传统私人行为领域的观念,建立了家庭教育干预机制。家庭、其他家庭成员或未成年人在未成年人遭遇到健康、安全、品德或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家庭教育危机时,可以向各级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申请救助;相关部门接到投诉或申请后应当及时调查,妥善处理,必要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刘艺说。
据了解,去年12月30日,我市通过《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把家庭教育立法纳入了立法规划,成为全国首家将家庭教育纳入立法规划的省市。
《条例》的内容
《条例》主要内容是明确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义务,明确家庭教育主管部门及职责,强化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监护人的家教责任,规范家教市场和财政保障。条例将尽量避免设定宣示性条款,创设一些行为义务及相关罚则。
《条例》要求父母及其监护人应将未成年人子女带在身边共同生活,要求各级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若违反规定不接收或者歧视对待流动人口子女,将被处以警告、罚款和责令限期整改等处罚。
《条例》设置了针对特殊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家庭教育定期服务制度。
《条例》建立了家庭教育干预与救助机制,规定家庭、其他家庭成员或未成年人在未成年人遭遇到健康、安全、品德或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家庭教育危机时,可以向各级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申请救助;相关部门接到投诉或者申请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
为什么要将家庭教育立法?
专家解释,从平时接触的案例来看,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滞后,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厚,有的家长甚至把工作上的压力以撒气的方式转嫁给孩子,吼孩子;还有人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来代替家庭教育,条例拟对家庭教育的运作及保障机制做出法律规定。
-
家庭教育将立法#家庭教育法草案
384人看过
-
政府对房产市场进行干预
138人看过
-
美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房市
312人看过
-
何时才能实施家庭教育立法?
166人看过
-
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全文
404人看过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重庆市物业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的决定
309人看过
警告的适用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对人作出的书面谴责和训诫。警告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制裁性质。警告的目的是向违法者发出警戒,声明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违法,使受罚人精神上受到损害,促使其引起应有了的意和警惕,尽力避免再犯。警告一般适... 更多>
-
义务教育政府部门建立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6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目标考核制度,把实施义务教育情况作为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年度和任期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建立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强对学校、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等工作的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
-
有哪些政策可以干预家庭暴力?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181、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法,从制度上对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保证。同时积极鼓励公、检、法、司机关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调动警察和律师在制止和反对家庭暴力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没有法律保护,公安司法机构的不干预是导致家庭暴力行为长期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 2、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 (1)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和美满的家庭生活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此反对家庭暴力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2)加强对家
-
家庭教育法2022年新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4-04-27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新规定如下:1、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家长在注重未成年人学业情况的同时,更要注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3、单亲家庭、隔代监护家庭中没有和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家长,要定期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状况;4、家长不得歧视、家暴未成年人,不得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
重庆市秀山县人民政府产假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18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15天产假2、难产,增加产假15天3、生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不到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的产假5、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的产假6、晚产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
向大家求教一下政府干涉法院强制执行可以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4-09-05法院不执行,您有下面三种选择使法院强制执行: 向上级人民法院反映情况. 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起控诉. 向同级人民政府投诉,建议对于政府干涉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直接咨询律师,这样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