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312条:犯罪与刑罚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4 16:20:08 447 人看过

刑法第312条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该罪行为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312条所涉及的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 法 第 3 1 2 条 : 掩 饰 、 隐 瞒 犯 罪 所 得 及 收 益 罪

刑法第312条是一项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罪的法律规定。该罪名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打击犯罪行为,防止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扩散和利用。

根据该条规定,如果一个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有价保险凭证、有价信用凭证的行为,或者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资金转移、协助资金转移收益的行为,就构成该罪。

该罪行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该罪名的规定表明,对于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掩饰、隐瞒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任何与犯罪有关的活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刑法第312条是一项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罪的法律规定。该罪名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打击犯罪行为,防止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扩散和利用。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任何与犯罪有关的活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09: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险凭证相关文章
  •  毒品犯罪与刑法关系概述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受到刑事处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受到刑事处罚。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我 国 《 刑 法 》 中 毒 品 认 定 标 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些毒品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国政府对此类毒品持有零容忍的态度,并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毒品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毒品
    2023-09-08
    293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12条
    第三百一十二条【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条已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参见《刑法修正案(六)》。由此,窝藏、转移、收购、收购、销售赃物罪罪名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罪名。关联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第2-5、17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事先与犯罪分子有通谋,事后对赃物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或者收买的,应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的批复》
    2023-06-11
    60人看过
  • 刑法312条:揭秘其对应的罪行?
    刑法312条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定义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2.主观要件。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
    2023-11-28
    213人看过
  • 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构成与刑法的关系?
    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一般具备以下要件:1、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4、客观方面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法条评判通过以上解析可以发觉,如果严格按照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法条进行解析,不管是理论上抑或实践中,都会存在见仁见智的争论。兹举几例。根据刑法之规定,本罪的主体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特殊主体,应该说身份说是完全符合刑法理论与刑法规定的。可是,纯化本罪主体,则与国家的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不相符合。这样,造成本罪主体范围泛化,给理论和实践带来了系列难题。此其一。其二,如果单纯用解释的方法来确定本罪的犯罪对象犯罪分子的意涵,也会造成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因为犯罪分
    2023-07-06
    244人看过
  • 专利法第六条与第八条的关系
    我国专利法第八条规定了合作或者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从文义上讲,该条应当包含单位职员与该单位合作或者接受该单位的委托完成发明创造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一般是单位提供物质或技术条件,个人完成实际的发明创造,个人与单位之间存在明示的合作、委托关系,个人(1)或者是执行本职工作;(2)或者是执行其本职工作以外的本单位的其他任务;(3)或者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从事与本单位无关的工作;(4)其他有合作或委托的情形。上述(1)、(2)、(3)种情况均存在与专利法第六条规定的竞合。对于前两种情况,不管单位与个人是否有合作协议或者委托协议,只要个人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包括本职工作和非本职工作,都应适用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即视其为职务发明,因为合作或委托的表象并不能掩盖执行本单位任务的实质。对于第三种情况,如果双方在合作或委托协议中已就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了约定,那么无论
    2023-04-23
    346人看过
  • 定罪与刑罚的关系:基于犯罪记录的法律规定
    行为人定罪免罚的,仍然有犯罪记录。所谓犯罪记录,就是一个人曾经有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记录。犯罪是《刑法》领域的专有概念,违法行为当然也会留下记录,但是除了吸毒,其他记录对个人工作生活基本都没有影响。而人一旦有了犯罪记录,则毫无疑问是要处处受制的。定罪免罚会有案底吗一、定罪免罚会有案底吗如果是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判决的,但免于刑事处罚的,就会有案底,案底是指犯罪记录,只要法院判决有罪的就有犯罪记录。二、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1、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2
    2023-08-15
    486人看过
  • 名誉权犯罪与刑事犯罪的关系
    侵害名誉权严重的,可能涉及诽谤罪和侮辱罪。1、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名誉权的证据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2、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3、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4、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如单位处分,当事人精神受打击患精神病,法人经济效益滑坡等证据。5、被告如主张免责,应提供其没有过错,或没有损害原告名誉权的证据。6、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依据和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
    2023-07-09
    208人看过
  •  刑罚与管制的关系
    刑事处罚是犯罪者因违反刑法规定而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管制是对判处管制的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事处罚是指犯罪者因违反刑法规定而应当受到的法律制裁,这种制裁是建立在对犯罪行为的判断和评估基础上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管制是刑罚的一种,对于判处管制的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管 制 与 刑 罚 的 区 别 是 什 么 ?管制与拘役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方法,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如下:1. 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种类之一,属于行政拘留,而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进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2. 适用的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而
    2023-10-09
    427人看过
  • 保释与刑罚的关系
    保释是取保候审的法律措施,并不意味着不被判处刑罚。法院认为应当判处刑罚的,应当立即依照法院判决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相应的刑事处罚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侦查、起诉、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取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判刑之后可以保释吗可以的,如果是刑事拘留满足条件后则可以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
    2023-07-17
    286人看过
  • 犯罪构成与刑法两者有没有关系
    肯定是有关系数的;犯罪构成,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实际上就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的条件。犯罪构成的理论在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犯罪构成作为认定具体犯罪的标准和规格,无论对司法实践还是刑法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1.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标准作为法律概念,犯罪构成就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规格和标准,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首先,它是具体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只有具备了犯罪构成,才能构成犯罪。其次,犯罪构成也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法律标准。各种不同犯罪的独特的特点,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中。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是准确定性、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关键。2.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一个人之所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其基本的依据就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犯罪构成。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决定了刑事责任的有无;具备什么样的犯罪构成,决定了刑事责任的程度。
    2023-03-01
    395人看过
  • 刑法312条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312条规定的是窝藏包庇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312条把是什么罪《刑法》第312条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2023-07-25
    447人看过
  • 抢劫犯罪所得金额与刑罚之间的关系
    一、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抢劫没有数额限制,只要实施抢劫即可构成犯罪,但是要求抢劫财物应该是有价值的财物,或者造成人体轻伤以上,才能定罪判刑,抢劫罪起点判刑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抢劫罪如何判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基准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抢劫二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年。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量刑基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多次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入户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
    2023-07-15
    177人看过
  • 刑法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刑罚的规定
    刑法133条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标准如下:1、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133条是什么内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10
    451人看过
  •  刑法第114条与115条
    刑事责任年龄
    这段内容讲述了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的法律规定和本罪主体的定义。这些罪名均属于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属于这些罪名。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 放火罪、决水罪等属于哪些罪名?放火罪和决水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它们在法律上都属于破坏性罪名。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而决水罪是指故意破坏堤坝等水利工程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两种罪名在法律上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放火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而决水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的水利工程设施。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
    2023-08-28
    251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险凭证是指保险合同生效成立的证明文件,即简化的保险单。保险凭证上通常不列明保险合同条款,与保险单具有同等效力。 在保险凭证中列有条款时,如正式保单内容与其冲突,则以保险凭证为准。保险凭证通常用于根据预约保险合同进行货物运输保险时作为每批货... 更多>

    #保险凭证
    相关咨询
    • 如何计算刑法第312条的刑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5-01-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刑法312条处罚有罚金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刑法312条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处罚有罚金,罚金是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具体要结合实际案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 根据刑法第312条,如何判刑?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312条掩饰犯罪所得罪量刑标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6
      312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3000元以上不满6000元的,为罚金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5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
    • 刑事处罚与犯罪记录的关系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1
      别说对你个人有影响,就是对你的下一代或亲属都有影响! 当然,你的下一代或亲属不在政府部门、公检法司执法部门、档案管理等部门工作就无所谓了,就没有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