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离婚孩子抚养权是否能公证
民法典对离婚孩子抚养权是否能公证没有作出规定,而公证法规定,抚养权是可以公证的,进行公证时要提供抚养权协议书等材料。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第二十七条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
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民法典对离婚孩子抚养权是否能公证没有作出规定。
而公证法规定,抚养权是可以进行公证的,对抚养权进行公证的,申请公证时要向所在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
民法典离婚孩子抚养权问题(关于离婚孩子抚养费)
154人看过
-
民法典中失独老人能否争取外孙抚养权,相关法律规定
93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调整办法:民法典相关规定
326人看过
-
民法典中孩子过世离婚夫妻如何继承民,相关法律规定
383人看过
-
民法典中一年未抚养孩子是否有抚养权
44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孩子抚养权是否可以轮流抚养
406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中,子女抚养权的判决依据是什么及相关法律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7关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双方就孩子抚养权问题不能协议解决,那么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法院会本着对孩子有利的原则进行审判。以下是法院关于孩子抚养权判决的相关依据: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
-
民法典中能否主动放弃孩子抚养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30民法典中能主动放弃孩子抚养权,但是对于放弃了抚养权的一方,仍然需要承担孩子的抚养义务,需要支付抚养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能否一定是女方抚养权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2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不一定由女方抚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
民法律相关法律规定子女抚养费能否追索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41.根据民法典规定,追索抚养费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所以拖欠子女抚养费多年的,子女也是可以起诉到法院追索抚养费。父母是有抚养的义务的,父母不抚养子女的情况下,子女也是有权利起诉父母要抚养费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
-
民法典规定孩子判给了丈夫,离婚后孩子女方抚养能否变更抚养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17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