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是不当得利要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05:10:39 308 人看过

补贴不是不当得利,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一般是由政府的公共账户进行开支的,对于不当得利而言,一般当事人取得不当得利之后是有返还义务的,但是当事人取得的补贴不需要进行返还,而且不当得利是债产生的原因之一。

一、补贴是不当得利要吗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因此补贴不是不当得利。

二、不当得利是自诉案件吗

自诉案件,是“公诉案件”的对称。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在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过程中,可以适用调解。原告在法院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诉。而刑事自诉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无论是作为被害人还是作为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不服,有权提出申诉。

因此,不当得利案件是自诉案件。

三、不当得利之债的特征是什么

(一)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二)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三)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9: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当得利不当得利不退会怎样
    不当得利不退的后果: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可构成侵占罪。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如果数额不大,不当得利者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承担刑事责任。一、处理不当得利的方法有哪些?处理不当得利的方法:1、受益人是善意的,即不知是指受益人在获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依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限于现有利益,利益不存在的,受益人不承担返还义务,现有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形态发生变化,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可以补偿,仍然属于现有利益;2、受益人是恶意的,即受益人知道,是指受益人知道没有合法依据,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应当负责返还,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是善意的,只有恶意的,受益人返还的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二、不正当得利立案最新标准是什么不正当得利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
    2023-02-22
    148人看过
  • 强迫得利构成不当得利吗
    1.根据民法原理,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当得利。2.此等规则在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有所明确体现与规定。3.所谓强迫得利即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受损方因自身行为导致他人获益,然而受益方对此并非出于本意且所得收益与其原本经济计划并不相符。4.在此种情形之下,应当参照受害方在经济层面上的整体规划来确定其偿还或返还的具体范畴。《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2024-08-12
    434人看过
  • 利用不当得利获得收益需要返还吗
    利用不当得利获得收益是需要进行返还的,不当得利是明知道此行为的做法是违法的,依旧对他人的财产、物品进行侵占,因此权利人知道后,是会要求当事人返还该财产的,如果不予返还,是可以报警或者起诉处理等等方式。一、利用不当得利获得收益需要返还吗如果不当得利,是应当返还原物及孳息的,如果当事人拒不返还的话,权利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的。具体的可以协商确定。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一)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利益已不存在时,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二)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时知道其
    2023-06-05
    372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
    一、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根据不当得利人的主观上是否是善意还是恶意,财产返还的范围会有所不同。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晓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益人。二者返还范围不同: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额。2.恶意受益人负担较善意受益人严厉的返还义务,应当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对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的范围因善意与恶意而
    2023-06-15
    109人看过
  • 不当得利把钱拿回来得多久,不当得利构成要件
    一、不当得利把钱拿回来得多久不当得利的受损失一方拿回钱要多久,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向法院起诉的,普通程序审理是6个月,简易程序是3个月,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就要执行生效判决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二、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此处的利益,既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失,使财产范围扩大,如取得所有权、知识产权、所有权上负担的除去
    2023-06-17
    150人看过
  • 不当得利起诉要在被告当地吗
    一、不当得利起诉要在被告当地吗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当得利案件一般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这一规定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原则相一致。1.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告需要前往被告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原告完全不能在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2.对于涉及不动产的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法律规定,应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3.在准备起诉不当得利案件时,原告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合适的管辖法院,并准备好相应的证据材料。二、适用诉讼管辖规则在不当得利案件中,适用诉讼管辖规则主要遵循被告所在地管辖原则。1.因为不当得利纠纷往往涉及被告的行为或财产,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调查取证和执行判决。2.被告所在地的法院对当地情况更为了解,能够更好地处理案件中的各种问题。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这体现了民
    2024-08-01
    402人看过
  • 不当得利不还会判刑吗,不当得利不还是否构成侵占罪
    不当得利不还不会判刑,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法院也可以强制执行。不当得利不还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一、不当得利不还会判刑吗不当得利不还不会判刑,因为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第九百八十八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二、不当得利不还是否构成侵占罪如果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不当得利,且
    2023-06-05
    138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诉讼标的吗
    一、不当得利是诉讼标的吗1、民间借贷转诉不当得利,是指原告为索要回给付被告的款项,先提起一个借款合同纠纷诉讼,要求被告偿还借款和利息。2、由于前一次诉讼未能实现判令被告偿还款项的目的,原告就同一款项,向被告提起第二次诉讼,再次提起诉讼的理由是被告取得了利益并因此造成原告损失,且被告取得钱款并无法律上的依据,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因不当得利所得的款项。3、原告转诉不当得利具体有民间借贷转诉不当得利,是指原告为索要回给付被告的款项,先提起一个借款合同纠纷诉讼,要求被告偿还借款和利息,由于前一次诉讼未能实现判令被告偿还款项的目的,原告就同一款项,向被告提起第二次诉讼,再次提起诉讼的理由是被告取得了利益并因此造成原告损失,且被告取得钱款并无法律上的依据,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因不当得利所得的款项。原告转诉不当得利具体有不当得利诉讼流程二、不当得利诉讼流程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
    2023-05-03
    264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一种债权吗?
    一、不当得利是一种债权吗不当得利之债是债的种类之一。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构成要件:(1)必须是一方受益。(2)必须使他方受损。(3)受益和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4)受益必须是无法律上的根据。不当得利之债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因对方没有合法根据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人。债务人则是不当得利的受益人。既可能是行使不当得利的人,也可能是其继承人,还可能是第三人。受益人在履行返回义务时,以返还原物为原则,如果原物返还已不可能,则应偿还其价额。返还利益包括返还原物所生孳息。二、不当得利的特征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
    2023-04-29
    88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合法财产吗
    不当得利不是合法财产。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其中没有法律根据也表明了不当得利虽然是一种事实行为但因为没有合法根据不受法律保护。其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遭受损失的人。如果一方获得利益和他方受到损失有法律上的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就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不构成不当得利。一、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获得利益。一方在无过错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物,使自己的财产增加,不受年龄、性别、智力影响,得到利益不受坏境制约,获得财产的不受时间限制。2、他方受到损失。一方获到利益,必然造成他方财产受到损失,有积极损失,即自己能感觉到财产减少,是直观的损失;有消极损失,即自己不能感觉到的财产损失,是隐形的损失,一方财产受到损失才能使对方的财产增加,双方之间增加和减少的财产是对等的。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由于一方获得利益,则导致对方受到损失,一方获得利益是对方
    2023-03-23
    63人看过
  • 不当得利要是不归还怎么办
    一、不当得利要是不归还怎么办根据不当得利的数额确定。1、如果数额不大,不当得利者承担民事责任。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因此,不当得利的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2、如果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因此,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承担刑事责任。二、不当得利返还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民法
    2023-05-03
    210人看过
  • 怎么要回不当得利
    一、怎么要回不当得利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利益已不存在时,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2、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时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于此情形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若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除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实际利益外,还须就其损失与得利的差额另行赔偿。3、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是善意的而后为恶意的利益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二、怎么证明不当得利1、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
    2023-05-03
    227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孳息要归还吗
    不当得利的孳息要归还。《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返还孳息,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4-05-01
    299人看过
  • 不当得利需要返还收益吗
    一、不当得利需要返还收益吗不当得利需要返还收益。不当得利应该归还。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二、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有几种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2.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三、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构成条件包括:1.取得和利益没有法律依据;2.取得的利益造成他人损失;3.取得的利益与他人损失有因果。不当得
    2023-07-25
    53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7
      如果占有要构成不当得利的话,必须是不按照法律规定而取得占有资格。
    • 不当得利民总,什么是不当得利民总,为什么不当得利民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5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能够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获到的利益。不当得利,指无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到损失而得到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获到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到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获到,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做法;而
    • 哪些是贴息存款不当得利,有何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6
      对一般储户来说,贴息存款是在存款的同时,支付给储户利息,而且存款到期,再支付规定的利息。
    • 强迫得利是不当得利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7
      强迫得利是不当得利么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强迫得利。指受损人因其行为使受益人受有利益,但违反了受益的意思,不符合其经济计划的情形。此时,应就受益人的整个财产,依其经济上的计划认定其应当偿还返还的范围。例如:开垦(如种植果树)他人预定作为垃圾处理场的土地;油漆他人即将拆除的围墙;维修他人预定拆除的房屋等等。衡诸于受益人的经济计划,应认定受益人应偿还的价额“为零”,不必返还。
    • 一方不当得利一方不当得利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20
      至于返还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1、原物返回,即当原物尚存时,应原物返回; 2、作价返回,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