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特殊共犯的认定有何规定
若要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若单位的主管人员、机动车的所有权人、承包人或者乘坐电动车的人都有指使肇事者逃逸,导致受害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而最终死亡的情形时,此类行为则应当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进行处理。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全责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死亡一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肇事罪特殊共犯的认定有何规定”,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n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n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n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
被害人特殊体质交通肇事罪的规定
113人看过
-
特殊共犯的共同犯罪故意认定
223人看过
-
特殊犯罪的犯罪地如何认定
80人看过
-
特殊交通事故如何认定责任?
440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交通肇事罪认定方式
391人看过
-
特殊共同犯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275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共犯怎么认定,交通肇事共犯如何处罚,怎样认定共犯犯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什么是交通肇事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共同犯罪则必须是有犯罪故意。司法解释规定了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二、交通肇事共犯怎样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
-
如何认定特殊交通肇事逃逸,具体规定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28一般这样认定特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的特殊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8交通肇事罪 1、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可以在一年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可以在一年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每增加轻伤一人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的刑期;每增加重伤一人,可以增加四个月至六个月的刑期; (2)死亡三人,负
-
如何认定特殊累犯,特殊累犯规定的变化有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30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7条的规定,《刑法》第66条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修改前《刑法》第66条的内容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刑法理论将这一犯罪形态称为特殊累犯。
-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的特殊规定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31交通肇事逃逸认定办法如下: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