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侦案件中证人当庭翻证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0:13:53 403 人看过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感知的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是认定案件事实、实现公正裁判的依据之一。但在审判实践中,证人当庭翻证率比较高,直接影响了案件的正确认定和处理,成为推行控辩式庭审的一大障碍。为此,笔者就刑事自侦案件中的证人当庭翻证现象做简要剖析:

一、自侦案件中证人当庭翻证的原因

1、证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如实作证的责任感差。刑诉法规定证人具有如实作证的义务,可是由于许多证人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如实作证的法律意识,对作证的意义及其应承担的责任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导致作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证词稳定性较差,常常前后不一,在法庭上更容易会慑于庭审氛围任意改变原有证词,避重就轻,扰乱审判人员对证词真假的有效鉴别,为案件审理带来难度。

2、证人基于庇护、亲情、友情、贪利等因素的影响而当庭翻证。如在某县原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王某受贿暨徇私枉法一案中,陶某为请王某尽快将其已被刑拘的丈夫放出,请系王某亲戚的吴某某说情并转送7000元钱给王某作为感谢费。吴某某在自侦环节作了多次一致的陈述,可庭审中他在庇护亲戚及维护家族利益信念的驱使下后悔先前的做法而当庭翻供,称其转送的7000元钱是陶某借给王某的,并非是送给王某的感谢费。

3、自侦方式与审判环境的强烈对比导致证人翻证。法律规定“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自侦部门为了确保侦查效果往往也采取秘密方式侦查案件,这种方式有可能会使证人的证言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自侦案件的特殊性,可能会使证人的,在其一旦脱离侦查环境进入公开、公正、透明的庭审时,两种方式的冲突与矛盾就会使其情绪发生变化而翻供。

4、自侦部门采集证据不全面,过于注重言词证据的收集。自侦案件大多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自侦部门取证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阻碍,部分干警的侦查意识老化和过分依赖侦查经验的做法,促使他们偏重言词证据的收集,而对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不注意收集,有些甚至对被告人有利于的证据不移交法庭。由于没有其他证据相印证,为证人当庭翻证提供可乘之机,从而使指控被动苍白,增加案件审理难度。

5、对伪证行为的处罚规定不完善且司法机关打击不力。我国刑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构成伪证罪。据此并非所有作伪证的行为都构成伪证罪。只有那些严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的伪证行为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现实中即使部分翻证现象的实质就是作伪证行为,但真正被追究责任的却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司法机关打击不力,之二是处罚一般的伪证行为没有立法或规定的支持。

二、遏制证人当庭翻证的对策

1、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对公民的普法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宣传,使公民充分认识到作证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公民如实作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明知就其感知的案件情况作诚实、完全地陈述是其法定的义务,懂得只有自己如实陈述,才能保证证言的真实性,才有利于司法人员全面查明案情,为正确处理案件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自己如实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印证,还能有效、有力地佐证案件的指控,有利于促使被告人放弃侥幸心理,认罪伏法,接受裁判。

2、实行证人庭审宣誓制度。目前,法院也实行证人庭审宣誓制度,但多数情况下是审判人员宣读其内容,再询问证人是否知晓,然后签字,证人会产生抑制心态。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启动证人宣誓程序,即让证人在法庭上宣誓,保证其证言是真实的、合法的。从心理上会平复证人不平稳的心理,增强其说明事实真相的勇气;从庭审角度讲,试行该制度有利于提醒证人注意自己在庭审中的身份、地位和角色,强化证人对当庭作证意义的认识,使其自动产生一种心理意愿与信仰,即“我必须如实作证,否则会被法律所不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00: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坏账损失的宏观成因及解决对策
    曾文兰(深圳市龙岗中专)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然而,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许多企业因为盲目赊销,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经营难以继续,最终被迫破产或被重组。本文就从宏观角度审视坏账产生的根源,并针对坏账损失的宏观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坏账宏观成因对策1坏账的基本概念及其存在的危害1.1坏账的基本概念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规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第一,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第二,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还义务三年以上,且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呆账是指企
    2023-06-08
    170人看过
  • 人民法庭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率偏低的原因及
    摘要证人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质询,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笔者所在法院处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虽然证据意识已经在社会大众心目中得到确立,但受经济发展水平、族群思想、担心打击报复等诸多原因,案件审判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非常少。绝大多数民事案件证人不愿意提供证言,出庭作证的更为鲜见。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下,不仅影响了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调查,不便及时排除干扰证据、伪证,而且不利于庭审质量和审判效率的提升。有鉴于此,笔者充分调研本院近三年来五个人民法庭在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情况,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碍于笔者水平,难免偏颇,聊以抛砖引玉。引子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七种证据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的重要依据。但在基层法院司法实践过程中,由于证人安全保护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欠缺,加之大家长期共存于一方山水、彼此世代久居交往,熟
    2023-06-06
    245人看过
  • 目前行贿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行贿罪是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规定的一个重要的罪名。随着经济的发展,行贿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行贿犯罪行为盛行;二是行贿手段多种多样,花样翻新;三是行贿案件与受贿案件比例严重失调。自2003年至2011年4月份,笔者所在法院共受理、审结行贿案件4件,而同期受理、审结的受贿案件高达35件,二者之间的数额比例明显失调。一、为什么行贿犯罪盛行、而因行贿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却很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法律规定难以把握《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司法实践中,究竟何为不正当利益难以把握。比如,工程承包商为揽到工程向有关人员行贿,虽说承包商为获取工程而采取的手段是不正当的,但这是否就能说明他获得工程后因承建工程而取得的利益就是不正当的呢?究竟什么是不正当利益?由于概念模糊,往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容易造成执法的
    2023-06-11
    468人看过
  • 浅析未结执行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一、造成大量执行案件未能及时执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院内部的主观因素,也有法院外部客观因素。1、主观内部因素(1)审判案件质量不高。在审判环节上,由于少数审判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偏低,只注重判案率,而不注重案件审判质量,造成判决主文表述不清,调查不清,标的物与实物不符(如离婚财物纠纷),无法执行;有的法律文书用条文不准确,使执行没有法律依据等等。(2)执行装备落后,执行经费不充足,不适应执行的实际需要。由于大多数执行案件,都是基层法庭在多次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判决的案件,大大增加了执行工作的难度。由于执行装备差,执行经费不充足,使执行人员产生消极思想,造成大量执行案件不能执结。(3)执行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由于执行任务较多,不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在执行阶段,缺乏执行策略性和艺术性,执行人员往往出现急躁情绪,喜欢快刀斩乱麻,结果话说不够,理讲不透;经常借助法律耍特权,盛气凌人;不能把法、理情融为一体,
    2023-02-15
    372人看过
  • 当前渎职案件线索匮乏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渎职案件线索难以发现和收集,是全体渎检干警都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查办渎职案件的“瓶颈”。如何变“无米下锅”为“选米下锅”,保证渎检工作的正常顺利的开展?笔者根据实践在此谈几点拙见。一、线索难以发现和收集的症结。1、主体范围狭窄。两法修订颁布以后,虽然渎检部门管辖案件的种类增多,从十多种增加到四十一种,但犯罪主体由原来的一般主体界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我们受理案件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致使许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犯罪行为因为主体的原因不能及时受到惩处。2、犯罪手段隐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精通专业知识,有的甚至颇懂法律,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他们的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正在向复杂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同时,他们具有一定的身份、背景,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周围有“强大”的关系网,保护层厚,一般很难发现。3、瞒案不报多。有些单位领导怕自己的政绩受到影响,对于单位
    2023-06-11
    118人看过
  • 自侦案件中间接证据重要吗
    自侦案件中间接证据重要吗,间接证据定案注意哪些问题间接证据不想治坚证据一样具有较大的法律效力,但是也是案件突破的重点。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只要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几点:(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证据。自侦案件的所有间接证据亦不例外,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达到本身确实的程度。如果采取刑讯逼供、威胁、利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导致间接证据本身不确实,据此得出的关于案件事实的结论就不可能符合案件的客观真实。因此,对每一个自侦案件所涉及的诸如证人证言、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和现场勘查笔录等间接证据,都应该查证属实,并分清真伪。(二)
    2023-04-21
    130人看过
  • 当前我国挪用公款案件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挪用公款案件日益成为职务犯罪中的高发案件。因此,加强对挪用公款案件研究,分析案件特点,透视发案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愈显重要。1挪用公款犯罪的原因1.1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机制不键全从莱城区检察院查办的此类案件来看,挪用公款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案发单位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日常管理混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章不循,责任制度不落实,部门内部检查不到位造成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公司中,个别企业、公司为了偷逃国家税收和躲避债务,隐瞒经济效益,转移资金,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建立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致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频频发生,屡禁不止。1.2国有企业改革转轨过程中产生一些空白或盲点,在客观上给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第一是当前正值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峰潮,少数人利用企业改制,人员分流混乱,分立或合并后的企业对某些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债权归属方面杂乱不清的局面,趁机挪用公款。
    2023-06-07
    498人看过
  • 对于当前医疗纠纷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当前,医疗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系因高风险、高技术医疗活动所引起,又与患者生命健康权密切相关,医患矛盾往往十分的尖锐,此类争议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法院审判工作的难点所在。2004年,笔者所在法院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3件,2005年上升为15件,比2004年度上升的比例达400%;2006年上升到21件,比2005年又上升了40%;2007年,仅上半年就受理了11件,同比增加了22.2个百分点。本文针对医疗纠纷案件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一、医疗纠纷案件特点1、纠纷涉及医院科目增多。各类医疗纠纷涉及医疗单位的内、外科、眼科、妇产科、儿科等,医院各主要部门均难以幸免。2、起诉标的额大,患者动辄即提出几万元几十万甚至近百万元的高额经济赔偿。3、案件事实性质较重,矛盾激烈,其中涉及患者死亡引发赔偿的占50%以上,发生医疗纠纷后,围攻医院、殴打医护人员的事件
    2023-07-02
    142人看过
  •  侦查人员在刑事案件中能否出庭作证?
    本文介绍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和出庭作证侦查人员所陈述的情况对案件事实证明的重要性。只有在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有实质性异议或者侦查人员所陈述的情况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较大时,才需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首先,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件是指被告人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有实质性异议的案件。如果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则没必要让侦查人员出庭。其次,出庭作证的侦查人员所陈述的情况应当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该侦查人员陈述的情况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不大,或者所证明的不是案件中影响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实,则没必要让其出庭。 侦 查 人 员 出 庭 作 证 的 案 件 范 围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侦查人员可能需要出庭作证。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根据《
    2023-09-08
    348人看过
  • 如何解决撤诉案件中当事人不到庭的问题?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撤诉的案件能否再起诉按撤诉处理后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规定,能否再起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2、刑事诉讼中(1)公诉案件: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依照本解释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
    2023-07-02
    247人看过
  • 仲裁当事人及仲裁庭的证据难题如何解决
    以证据收集的难度来划分,仲裁证据可以划分为仲裁当事人能够自行收集的证据和仲裁当事人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两类。后者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情形:1.掌握在对方当事人手中的证据;2.不愿作证的人证;3.掌握在案外自然人、组织手中的证据。第一类证据往往不利于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基于利害关系固然不肯主动提交有关证据,而我国现行仲裁法又没有协助一方当事人从对方当事人手中获取证据的规则,故该类证据的获取非常困难。第二、三类证据的收集涉及案外自然人与组织,基于仲裁机构的民间性质以及仲裁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仲裁当事人无法从仲裁机构那里获得从案外自然人、组织手中获取证据的权力,仲裁当事人只能求助于人民法院。但根据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人民法院为收集仲裁证据所提供的支持仅限于证据保全,并不包括对第二、三类证据的收集,故此仲裁当事人收集上述两类证据也非常困难。事实上,仲裁实践告诉我们,在上述三类证据中蕴藏着巨大的证据
    2023-06-14
    211人看过
  • 在治安案件中,证人拒绝作证的解决方案
    提供有效线索,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拒绝作证以及隐瞒实情做伪证等,有妨碍公务的嫌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由此可见,只能对违法嫌疑人进行传唤。但是对证人却无相关的规定,对于拒绝作证的,并没有有效的强制措施,这对于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案件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有些案件久拖不决,对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有效地保护。刑事案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处罚是什么刑诉法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并且应当如实作证,如果确定不能出庭的,需要法院准许。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许多证人都拒绝出庭作证。新刑诉法第192条、第193条对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法律责任更是作出严厉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
    2023-07-06
    469人看过
  • 一对一贿赂案件的侦破对策
    行受贿犯罪的双方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可以适用于一个简单的罪犯行为模型:由于犯罪对他的预期收益超过其预期成本,所以某人才实施犯罪.因此,任何功利主义者的行受贿行为都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他们只关心一个人怎样在不同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而对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不予关心(除了间接的)。换句话说,受贿方只关注个人在受贿前后的自身满足,行贿方也只关注个人在行贿前后的利益差别,两者的关注是单方的、直接的,尽管也不排除他们对另一方收益和成本的粗略估算,但核心思想还是本体的价值取舍,只是最终基于对利益选择偏好的不冲突才完成行受贿交易。立足对这一犯罪模式的逻辑缺陷的深入考量,我们便能以审慎的态度对侦破行受贿犯罪做出一个全新的策略选择和制度反思。一、“一对一”贿赂案件的特点我们这里所说的“一对一”贿赂案件的特点,是以侦破方案设计为基准而进行的客观性评价,而不是指普通视角下案件所呈现的一般性特征。在这一
    2023-06-12
    264人看过
  •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社会保险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一、社会保险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施行起步晚,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各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进程极不平衡,劳动者一概依据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会保险费而引发纠纷。其次,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引发了社会保险纠纷。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此情形下,只有依赖行政执法部门定期主动对辖区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才能使社会保险费的缴纳落到实处,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保险纠纷的发生。现由于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引发了社会保险纠纷。再者,企业用工制度和劳动者就业机制不规范,引发了社会保险纠纷。随着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涌现,非公有制企业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现象较普遍,依此而引发社会保险纠纷。其次是劳动者随意“跳槽”现象普遍,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正常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而引
    2023-04-21
    141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赡养纠纷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8
      原因:1、夫妻矛盾的因素是引发农村老人赡养纠纷的主要原因。2、农村经济条件差,子女经济困难,确无能力尽赡养义务。3、老年人子女多,子女相互推卸责任。4、分家析产和继承引起的矛盾带来赡养纠纷。、5父母与子女生活习惯各异,年久产生矛盾而引起赡养纠纷的产生。对策: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村民赡养老人的法律意识。2、积极发挥人民法院对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将赡养纠纷解决在最初阶段。3
    • 如何认定刑事案件中判决的对象及证据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4
      审判人员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综合审查判断案件的全部证据。在诉讼中,当事人为了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妥协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作为后续诉讼中不利的证据。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够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
    • 刑事案件中庭审审后,翻供是不是翻成翻收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7
      刑事审判中经常出现被告人当庭翻供,被告人在翻供时经常出现的原因往往称自己在公安侦查期间被刑讯逼供,因此当时的供述是不真实的,并当庭否认犯罪事实。法院应该相信被告人在法庭上的供述还是以前的供述实践中,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作出有罪供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接受讯问时作出的有罪供述是发自内心的坦白;二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接受讯问时被刑讯逼供,但其有罪供述是真实的;第三,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侦
    • 自首案件的翻供对自首人的影响
      河南在线咨询 2021-08-03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
    •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谅解书能否当成证据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5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