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死后房屋按照遗嘱内容确定房屋归属。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不享有房屋所有权。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确定房屋所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配偶、子女、父母;
2、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
房屋出租房主要交的税
房屋出租房主要交的税包括:
1、房产税:要向国家交房产税,出租方要按租金年收入的12%交纳房产税。
2、个人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对个人出租住房取的个人所得税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3、租金不超过4000元的,按(的10%;租金超过4000元(含4000元),按(租金-已纳税金(1-20%))的10%,而营业税征收标准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计算缴纳。
4、城市维护建设税及费附加税征收标准以实际缴纳营业税税额乘以城建税率附加率3%计算缴纳。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去世后房屋归属:继承权问题
350人看过
-
监护人逝世后财产归属权利问题
224人看过
-
房产继承权归属问题:母亲逝世,父亲存活
131人看过
-
产权纠纷房屋如何解决归属问题
163人看过
-
老人逝世后房产归谁
336人看过
-
解决离婚按揭房屋归属问题的方法
444人看过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育的子女。包括男女双方未婚所生的子女或者已有婚姻关系的男或者女与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发生性行为致孕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更多>
-
老人过世后所建房屋的归属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91、老人在世时,是房屋及相应安置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人,其有权自主决定该房产的归属,任何其他人不得主张该房屋的所有权,老人在世时未做处理的,过世后,房屋成为老人的遗产,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2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共同继承。2、二女儿可以就赡养老人达成协议,但是对房屋,因不享有所有权,所做约定无效,除非达成附期限的财产分配协议,即在老人对房产为订立遗嘱的情况下,二人就该房产在老人去世后的分配达成协议,该协议
-
房屋公证后的产权归属问题及解决方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30今天送朋友回家,途经一个十字路口,由于主干道接近城市郊区,四周环境比较黑,看不清路况,因此我并未留意那里是否有监控。在左转弯时,我不小心驶入了逆行车道。后来我从小口穿过了隔离带,进入了正常车道。如果这种情况按照规定进行处罚,会扣多少分呢?
-
收养关系解除后,房屋归属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21在解除收养关系时,原房屋的所有权将归回给原房屋的所有者。养子无权分割养父母的财产。养父母的财产是其个人财产,只要他们没有去世,就是他们的财产,其他人无权分割。当然,如果养父母愿意,他们可以部分分给他们养子女的财产,这是他们的权利,是可以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条,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在收养关系解除后,应当给付生活费给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如果养子女在成年后虐待或遗
-
父亲过世后,房屋继承问题如何解决?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21在亲人离世后,房产的继承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和纠纷。下面,我将为大家详尽解析关于亲人离世后房产传承的相关问题,共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逝者生前留有清晰明确的遗嘱或者赠与声明,我们将依据遗嘱或者赠与声明来进行财产的继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根据遗嘱或者赠与声明中规定的顺序,明确遗产的范围、继承人的范围以及他们各自所能继承的份额和继承的方式;其次,由遗产的执行人按照
-
按揭房屋归属问题房屋归属协议怎么写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9直接按照双方在离婚时的约定处理即可,因为夫妻之间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约定房屋是个人财产就归个人所有,约定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就归夫妻共同所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