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债务管理中的筹资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已经成为企业持续生产的“血液”。个体、集体企业需要自筹资金,国有企业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投资,这就要求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向多样化发展,筹集资金已经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筹资管理也相应的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债务筹资问题就是筹集债务型资金时应考虑的有关问题,如债务时机、规模、比例结构、和还款期限分布等。对这些问题若有高瞻远瞩的谋略,企业就可提前避免财务风险的侵袭。
二、如何避免财务风险的侵袭
(一)选择适宜的债务时机。
企业债务要把握适当的时机,一般来说,在经济起飞前或振兴之时,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就会大量举债,以便调动和利用企业不景气时不得不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劳动力、生产工具等要素,使其按合理的数量和质量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扩大的生产力。此时举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大于债务的利息率,所以企业不仅能取得财务杠杆效益,而且还有利于把企业生产能力提高到相应的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相反,如果企业经营不景气,生产经营活动正处于衰退之中,且短期内无转生希望,则不宜多债务,因为此时,资金的利润率小于债务的利息率,企业如果举债就会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信誉扫地、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恶意举债对企业、金融机构、国家、社会、管理者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二)确定合理的债务规模。
企业的资本结构确定债务规模,恰当的资本结构决定合理的债务规模。所以即使企业经营状况繁荣景气、蒸蒸日上,举借债务也并不是愈多愈好。举债是为了弥补自有资金不足。满足经营资金需求并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它不能只成为企业的负担。债务应当以一定的自有资金为保证,以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前提,以保证生产要素充分有效结合为限度,再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承担风险的能力、最佳资本结构状况来确定合理的债务规模。各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不同,经营战略各异,故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差别,因此,企业之间不可能存在统一债务规模标准。由于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企业应根据经营状况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债务规模。
恰当的筹资渠道、类型、结构可以使企业未雨绸缪,避免重大财务风险。
1、债务资金分布。债务可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资金,企业在筹资决策时,必须考虑三者之间的均衡安排,特别要注意短期债务的比重,因为它需要当期以流动资金偿还。如果三者形成合理的比例构成,就可避免还款期集中和还款高峰的过早出现。
2、筹资方式。债务源于借款,业务往来、自发形成等多种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往来和自发的资金融入常不为人们重视。往来中的资金融入的主导思路是“先进后出”,“先进”就是购入的商品和劳务先行进入企业,“后出”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应付款项滞后流出企业,具体方式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等;业务往来和自发形成的债务在企业的存续时间短,如,应付工资从计提到支付不超过一个月,应付票据最长不超过6个月,而且这两类资金投资风险大,如果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回笼,企业必然丧失信用,丧失市场,而且还会传递财务状况不佳的信号,所以这两类资金要谨慎应用。不同企业筹资配合的方式不同,企业应在既定债务规模下,选取适合的筹资政策。
(三)借款利率。
判断企业是否应该借款,借款利率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借款利率必须低于公司或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这是企业借款的前提条件。项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平均利润率,在具体选择借款可行性时应以项目利润率为标准,进行精细化决策。对借款的利息支付方式及时间也要认真做好决策。因为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利息是先支付还是后支付,对借款利率的升高或降低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保证企业借款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利息支出和费用支出,以实现资金成本的最低化,把企业举债经营的风险维持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
(四)合理规划债务偿还期限结构。
在债务结构分布上,企业必须对债务偿还的期限结构进行规划。企业在规划债务期限结构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资金运用所需时间长短。一般而言,资金的短期需求就举借短期债务,资金的长期需求就举借长期债务。前者是为了企业避免徒然无谓的利息负担,后者是为了避免企业在需要时筹不到资金,同时避免债务到期时无偿还能力。
2、利率在未来变动的可能性。如果预计未来利率将下降,则多举借短期债务,否则,多举借长期债务。
3、企业规模的大小。一般来说,小规模企业只能筹集到短期债务,而大型企业才有能力举借长期债务。
4、偿还期限分散化。无论是长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筹资时偿还期限都应分散化,不能集中在某一天、某一月或某一年。财务经理在筹资时就应充分关注此问题,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债务期限的合理规划能降低财务风险,一则可以确定合理的利息负担;二则可使企业避免债务到期过分集中或避免企业在缺乏资金时却要面临债务偿还的困境。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尚无任何规则决定债务总额中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最恰当比例。债务比例随着经营状况变动而呈动态变化。企业应根据经营环境的实际,机动地调整债务的期限结构。
-
如何避免财务风险的入侵是企业债务管理中的融资难题
75人看过
-
如何避免企业债务纠纷的发生问题
317人看过
-
企业债务管理中的运营问题,以及管理中的债务偿还问题
121人看过
-
避免职务侵占的法律风险管理
175人看过
-
如何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120人看过
-
企业债务追收的注意事项:如何避免风险?
89人看过
-
并购企业怎样避免债务风险?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17防范公司并购的债务风险的方法: 收购方应进行细致的审慎调查;确保债务剥离协议的有效性;其他风险措施。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要包括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三种形式。
-
-
中小企业融资中如何避免融资风险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9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法律风险规避: 1、制定完备的风险防控方案; 2、建立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 3、对融资所需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4、提高法律意识。
-
企业债务融资是否有风险?如何防范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4债务融资风险,是指由资金供需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即与企业债务融资相关的风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债务融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的风险;二是指债务融资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我国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怎么避免建筑企业债权债务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24造成建筑企业债权债务问题的原因源于外部环境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不力等多方面。有效处理债权债务问题,大幅度提高应收账款的绩效水平,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起全员负责的观念。观念决定结果,从管理者到业务人员必须形成当年结算的工程款当年结清的思想,切莫上级压下级、下级推上级、管理者推业务人员相互推诿。二是强化法制观念。要让全员学法懂法,并依法行事,自觉地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