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激杀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8 08:03:41
476 人看过
“过激杀人”这一概念源自于刑法学中的激情犯罪分类,同时也是故意杀人罪的范畴之一。
此情况下,被告人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蓄意谋杀他人的意图,而是因为受到被害人的言语刺激或挑衅从而丧失了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将被害人杀死。
正因如此,尽管激情杀人属于故意杀人的类别,但是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仍然会以故意杀人罪来追究被告人的责任。
然而,由于此类杀人行为事先并未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因此相对于有预谋的故意杀人而言,其主观恶性要相对较小。
实际上,各国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基于被害人本身存在过错而在无法预见的突发情境下实施的"大义灭亲"行为,以及被害人率先挑起事端,进而导致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地步所引发的愤怒情急之下的杀人事件归类于“激情杀人”范畴,根据具体情况裁定为“情节较为轻微”,量刑范围则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过激杀人,刺激者有罪吗
52人看过
-
情绪过激杀人应该怎么样判
401人看过
-
过激杀人罪自首后判多久
358人看过
-
如果过激杀人能判刑几年
61人看过
-
算作杀人的过失杀人是什么?
202人看过
-
和情人撕扯中过激杀人判多少年
32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怎样判断过激杀人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6所谓过激杀人就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故意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去控制进而将他人杀死。 过激杀人视主观不同情况,可能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 主观为故意的,犯故意杀人罪,只是在主观上由于情绪的影响,引起认识的局限和行为的控制力上减弱,对于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而产生突发性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如果过激杀人怎么处罚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5所谓过度杀人,就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的一种激情犯罪。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但在受害者的刺激和调侃下,失去理智和控制,进而杀死他人。过度杀人视主观情况而定,可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上是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只是由于情绪的影响,导致认知的局限性和行为的控制力减弱,对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导致突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
-
请问怎么判判过激杀人?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2所谓过激杀人就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故意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去控制进而将他人杀死。 过激杀人视主观不同情况,可能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 主观为故意的,犯故意杀人罪,只是在主观上由于情绪的影响,引起认识的局限和行为的控制力上减弱,对于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而产生突发性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犯规过激杀人怎么判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23所谓过激杀人就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故意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去控制进而将他人杀死。 过激杀人视主观不同情况,可能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 主观为故意的,犯故意杀人罪,只是在主观上由于情绪的影响,引起认识的局限和行为的控制力上减弱,对于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而产生突发性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过激杀人行为会怎么判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26所谓过度杀人,就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的一种激情犯罪。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但在受害者的刺激和调侃下,失去理智和控制,进而杀死他人。过度杀人视主观情况而定,可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上是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只是由于情绪的影响,导致认知的局限性和行为的控制力减弱,对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导致突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