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离开居住地申请书
1.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单位职务、住址、联系方式。)
2.被申请犯罪嫌疑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单位职务、住址)
3.申请事项
4.事实与理由
取保候审申请书范文
申请人:杨徳山甘肃昶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电话:131********
申请事项:
对犯罪嫌疑人苟成军申请取保侯审
申请理由:
犯罪嫌疑人苟成军因涉嫌妨害公务一案,于2003年6月4日被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依法刑事拘留,羁押于城关区看守所至今。依据《刑事诉讼法》124条、《公安机关办理审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7条之规定,现已超过羁押期限。因犯罪嫌疑人苟成军及其亲属的要求,本人为犯罪嫌疑人苟成军申请取保侯审,保证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75条、第96条之规定,特此申请,请批准。
此致
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
申请人:杨德山
2003年12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
破产申请书撰写要求
288人看过
-
取保候审申请人对取保候审有何要求?
96人看过
-
怎样写一份符合要求的醉驾取保候审申请书
319人看过
-
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要求有哪些
460人看过
-
取保申请去外地申请书怎么写
266人看过
-
取保候审申请书的范本,怎么申请取保候审?
17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的指导建议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09申请人:×××,女,汉族,××市××村人,住××市××村,联系电话:××××。系犯罪嫌疑人×××之妻。 被申请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男,汉族,××市××村人,身份证号码:.。因涉嫌罪,于年×月×日被××市区公安局刑事拘留,现关押在××市看守所。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事实和理由: 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一案,于年××月××日被××市区公安局刑事拘留。考虑到犯罪嫌疑人
-
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亲属如何写取保候审书?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2家属取保候审申请书格式如下:取保候审申请书申请人: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联系电话:被申请取保候审人: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年月日因被公安局拘留,现羁押于看守所。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理由: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一案,于年月日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逮捕羁押。根据案的犯罪嫌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要求,本人为犯罪嫌颖人提出申请取保候审。其保证人(或保证金为)。根据《中华人
-
申请取保候审的外地流程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06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执法机构准许其离开常住地,则取保候审人有权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县城。但是根据相关法规,取保候审者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居住的所在城市或县城。当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某人实施取保候审时,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之前,必须事先征得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司法机关的明确同意。
-
申请取保候审的要求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7需要具备的条件,根据我国《》的规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刑期条件来看,可能判处、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以考虑取保候审。如果是可能判处以上刑罚的,需要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才能取保候审;第二、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第三、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理完毕的。在此提醒大家:取保候审对案件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是因为证据不足而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又无法补充侦查到有效
-
取保候审申请书可以在外地交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6得到批准允许可以去。被取保候审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