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完善执行人员回避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9:34:05
381 人看过
执行程序是诉讼的最后一道程序,但我国法律未对执行人员回避作出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执行案件一般由立案庭移交或执行庭长指定具体的承办人完成送达、调查、裁定等工作事项,需采取强制措施时则派多名执行员协助执行,同时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律未要求法院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执行人员名单,这样一旦出现执行人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时,对执行人员应否回避、如何回避、由谁监督回避、何时提出回避等问题无法解决,致使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无法行使申请回避的权利。为此,笔者建议应参照法官法的规定,对执行人员进行管理,尽快完善执行人员回避的相关规定,使回避这一诉讼基本原则在执行程序得到全面执行,以便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增加诉讼的透明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完善回避制度应从三方面入手
133人看过
-
2024执行员适用审判员回避规定吗
312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人员
115人看过
-
执法人员应当回避的内容
56人看过
-
公务员执行公务应回避情形
280人看过
-
应当回避人员有什么禁止规定?
36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执法人员回避制度规定什么情形需要回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06行政执法人员回避制度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办案的人员是案件相对人的的近亲属的情况,办案的人员是和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办案的人员是和案件的当事人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证审理等。
-
行政执法人员回避制度怎样规定,如果执法人员不回避要怎样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6在审判案件和执行有关任务时,上述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应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要求他们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
-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回避办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07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回避有以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
-
行政处罚中执法人员回避的规定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10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应当回避。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审查,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决定作出之前,不停止调查。
-
行政执法人员回避由谁做出决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2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3日内决定办案人员是否回避。办案人员的回避,由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决定。回避决定作出之前,办案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