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部控制胜于“审计治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09:10:56 208 人看过

作者:杨艳2010-11-3011:50:19来源: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审计局

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其目的就是要规避风险。从近几年审计报告中曝光的问题让人“触目惊心”,“触目惊心”的问题不只是表象,不合理、不健全的,而是内部控制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应该透过问题看本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部控制管理上。有许多需要“治疗”的内容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而“审计治疗”,只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纠错、改正、问责,难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审计整改也只能纠正某一件事情,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要防止类似的事件重复发生,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弥补内部控制管理的缺陷。

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需要建立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和化解风险,堵塞漏洞,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来说,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控制力,长效改善,实现内部控制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夯实内部控制管理基础。

一、提高内控管理认识,规避内控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

对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现象。由于内控管理是一个监督的过程,所以当业务平稳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淡漠了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内控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中,在业务与内控的岗位取舍时往往牺牲内控岗位;在业务人员与内控人员都紧张时,时常压缩内控人员;在业绩考核时,也主要以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甚至出现业务一好遮百丑的现象。长此以往,既削弱了内控队伍的力量,也影响了内控人员的积极性,还给业务经营带来隐患。

二、内控制度的建设要与发展相适应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内控制度明显地存在滞后现象。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创新业务就没有出路,就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毫无疑问,单位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业务。但创新业务必须与管理并举,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说应该内控优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创新在先,内控在后,内控制度更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业务的开办中,为了强占市场,先办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跟上,出现一些断层甚至空白点。二是在内部岗位改革上,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方便服务,更存在改革在先制度滞后问题。

三、领导要重视内控建设

坚持以业务为中心的同时,更要以内控为保证,一手抓业务开拓,一手抓内控监督。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当做大事来抓,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总负责”的工作要求。实现内部控制是安全预警,从而降低风险、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找审计“会诊”、整改。

四、要健全内控机制,进一步整章建制,使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一是要合理确定岗位,要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严格岗位分工,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的目的。根据不同业务特点,业务规模大小,提出多种不同岗位设置方案供基层参考,加强岗位设置的指导。二是要明晰职责,要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管理中的责权划分以及应承担的责任,使每一项业务环节都纳入控制过程。三是要建立规章制度,坚持实行制度在先、学习紧随其后、业务最后管理的模式,根据“授权有限、相互牵制”的原则,按照全面、具体、精炼、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要按照业务的项目建立健全制度与操作规程,避免不同管理部门在同一业务不同环节上制度与操作规范的脱节或者矛盾。四是要建立管理流程,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突出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和重点部位,以推动经营管理的明晰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要实行内部制约制度,杜绝任何个人包办业务处理的全部环节,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在会计结算业务和出纳业务中,必须经办、复核、授权三分开,相互监督,确保资金安全。业务要坚持相容业务分离,不折不扣地执行经营、审批和监管三分离的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推行审批第一责任人、经营主责任人、监管主责任人制度。岗位要建立全方位的双人复核制度,资金计划、人事行政等岗位也要按照内部牵制、授权有限的要求,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流程。

六、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与规范化

一是帮助管理层全面掌控企业内控状况,辅助领导决策;二是帮助内控管理者实现管理聚焦,将内控评估工作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聚焦于内控评估和业务分析,从而促进业务改善。三是加强对内控过程的管理,明确业务流程、组织部门甚至是个人控制的责任,提高内控管理的透明度。四是提高内控评估工作质量,提升报告准确性。五是是简化业务部门人员的内控操作,及时实现业务部门的问题整改。六是降低总体内控成本和遵从萨班斯法案的长期成本,提高内部控制环境的整体效率。七是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提升企业形象。

牢固树立“防范”胜于“纠正”、“内控”胜于“治疗”的经营理念,将查隐患、堵漏洞、防风险、提建议、促管理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职能,努力做到“内控”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让成功的领导人不再去轻视内部控制管理,不会在财务秩序开始出乱子的时候才猛然开始研究内部本身存在的漏洞。不会让“安然事件”出现后才去采取研究制定“萨班斯法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12: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审计报告相关文章
  • 浅析数据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
    (一)数据式审计数据式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底层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在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形成审计中间表,并且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这种审计模式关注的重点是数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账目,也不是一般审计人员望而生畏的信息系统。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数据式审计模式扩大了审计对象,它包括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电子数据。核心审计方法也由传统的抽样和测试方法,改变为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并建立审计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审计技术方面,则包括如数据采集、清理和转换,中间表及审计分析模型技术等。这种模式下的审计程序要求审前调查充分而细致,而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的界限则变得不是很明显。在审
    2023-04-24
    273人看过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由于内部控制环境、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和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能力与现代商业银行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存在错误或片面认识。1、在控制环境方面仍存在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偏差。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充分,重发展、轻管理,忽视内控管理,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造成了思想上的阻力。2、内部控制的监督尚有不足。如产权制度改革仍然滞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真正分离,更缺乏对董事会、经理层有效、公开的监督、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强有力的利益制衡机制,在内部稽核体制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状况。稽核机构独立性不充分,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掌握一定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控制盲点。3、在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各控制系统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现象,未能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全面控制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影响了控制
    2023-04-24
    252人看过
  • 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试行办法》的通知
    部直属各单位,有关归口管理单位:为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机制,现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试行办法》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试行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电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企业为有效地实施对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控制,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保证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等所进行的检查、测试和评价。第三条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是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依据。第四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评价,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由本单位审计部门按照《电力工业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组织实施。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与经营管理相关
    2023-04-24
    180人看过
  • 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一)内部控制与责任会计产生的基础相同内部控制的产生源于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分离,为防止管理者的错误与舞弊而发展起来的;责任会计是由于分权管理式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核算,为使各部门的运行成果有利于分析、控制、协调、考核而产生的。二者的基础都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分权式管理的企业中,内部控制是作为制约机制实施的,目标是设置有效的监控体系,保护所有者的利益。这种监控包括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控,以及管理者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监控。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是所有者、上层管理者与下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的代理关系。而责任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目标是建立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责、权、绩相统一的企业内部业绩计量、评价与考核系统,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责任会计中将企业部门划分为独立责任中心的本质还是代理行为。(二)内部控制与责任会计的目标交叉现代管理目标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要实现这
    2023-02-23
    366人看过
  • 企业的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审计如何进行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本指引将全面预算定义为一种预算安排。二是本指引定义的全面预算明确了全面预算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三是本指引定义的全面预算明确了期间范围,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的预算安排。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明确目标,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正确评价各级、各部门的绩效;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等等。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对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全面预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建立对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依据全面预算控制审
    2023-04-10
    301人看过
  •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试行办法》的通知
    部直属各单位,有关归口管理单位:为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机制,现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试行办法》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试行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电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企业为有效地实施对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控制,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保证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等所进行的检查、测试和评价。第三条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是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依据。第四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评价,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由本单位审计部门按照《电力工业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组织实施。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与经营管理相关
    2023-04-24
    194人看过
换一批
#审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特征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更多>

    #审计报告
    相关咨询
    • 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1
      财务报表审计是以财务报表为对象,内部控制审计是以公司内部业务控制流程为对象,两者目的也不一样,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作出鉴证,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发现内部控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什么不同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1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为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报而设计和执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了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需要考虑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但并非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这是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但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需要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如果预期内部控
    • 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1
      审计只是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测试,而非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一般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以及持续的自我完善。
    • 内部审计人员能参与内控制度的制订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1
      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及内审管理要素,内部审计人员是应该参与内控制度制订并讨论制度的讨论
    •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哪些区别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发表意见。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进行编制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