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怎么赔偿,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9 00:04:47
392 人看过
合同解除的,如果一方当事人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则可以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与合同性质,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对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如果合同是因一方违约解除的,违约方应当按照约定对对方进行赔偿,如果没有约定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如果双方因不可抗力等因素解除合同的,一般不需要进行赔偿,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以规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孕妇解除合同怎样赔偿,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336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关于违法解除的法律法规)
240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中的劳动合同法解除是什么
242人看过
-
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怎么规定的,合同解除后是否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60人看过
-
国家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赔偿方式
87人看过
-
产假期间被解除合同怎么要求赔偿,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27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0解除合同对于约定解除而言,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解除事由的约定一定要慎重,不要将一般违约事项规定为解除事由,更不能将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规定为解除事由。双方当事人解除事由的约定,既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也要遵循公平合理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合同解除制度设置的目的在于,因一方当事人的根本违约致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实现,对方当事人为了防止合同在违约情形下给自己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即享有解除权
-
无固定合同解除怎么赔,法律是如何规定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29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
-
法律规定合同解除是什么法律后果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191、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恢复原状还包括: (1)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费用。 (3)因返还财产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范围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
-
什么是工伤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怎么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25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伤期间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否则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要支付二倍经济赔偿金的; 2、赔偿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48条;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
-
2022年法律规定哺乳期解除合同怎么赔偿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1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可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承担双倍经济补偿,当然也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双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