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和诈骗怎么定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06:57:44 112 人看过

一、经济纠纷和诈骗怎么定性

经济纠纷和诈骗定性如下:

1.两者的含义不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不同。诈骗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经济纠纷不是;客观手段中,诈骗采取的是欺骗或隐藏事实的手段,而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一般经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中的一种,因此不会涉及到刑事犯罪,但也不排除行为人在一开始就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则会被认定构成诈骗罪。

二、经济纠纷多少钱可以立案标准

经济纠纷无论多少钱可以立案。经济纠纷立案的金额没有明确规定,不管多少金额,法院都会立案,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专决、裁定罪。

三、诈骗罪量刑标准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14: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识别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的不同
    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诚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没有这一目的,只是因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遭天灾人祸或者市场变化等客观原因,使当事人无能力继续履行合同的,只能作为经济合同纠纷处理。合同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1、侵害的法益不同。诈骗罪是财产类犯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刑法侧重保护的是个人法益。合同诈骗罪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刑法保护的除了个人法益还包括社会法益。2、具体行为模式不同。诈骗罪的行为模式是行为人通过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维持或强化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作出处分财物,行为人因此取得财物而对方因此遭受财产损失。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模式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了对方数额较大的
    2023-07-06
    166人看过
  • 有诈骗行为的经济纠纷怎么办
    经济纠纷和诈骗两者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含义不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不同。诈骗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经济纠纷不是;客观手段中,诈骗采取的是欺骗或隐藏事实的手段,而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7
    393人看过
  • 经济纠纷应该怎样变成诈骗
    经济纠纷与诈骗,主要从主观上进行区别。即,当事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正当的经济纠纷,贷款人或占有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如由于合同约定不明确、遗忘、或者无力归还导致的。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05
    430人看过
  • 诈骗能改成经济纠纷吗
    不能。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经济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产生经济纠纷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结合我国经济活动的情况,产生经济纠纷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1、进行经济活动的依据不规范。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其依据不规范是引起经济纠纷的主要原因。君子合同随处可见,导致经济合同履行过程无章可循,从而产生纠纷;2、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不严守规则,有些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不严格依法办事,根据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订立假合
    2023-06-12
    475人看过
  • 什么算诈骗什么算经济纠纷
    经济纠纷和诈骗两者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含义不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不同。诈骗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经济纠纷不是;客观手段中,诈骗采取的是欺骗或隐藏事实的手段,而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3
    101人看过
  • 诈骗罪如何转经济纠纷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一般不能转成功。一般不能转成功。诈骗与民事纠纷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看有没有以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如果有这个目的,就是诈骗,反之,如果没有,那就是欺诈,就是民事纠纷。但是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经济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诈骗罪的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追讨被骗的财产。而诈骗案件立案后,有犯罪情节轻微、过了追诉时效等情形的,可以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民事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依法可以将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先行审理。这需要根据具体按时间来判断是否判刑。如经济案件的民事纠纷,被告即使没有赔偿能力也是不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国家一再立法禁止将民事纠纷用刑事手段解决。即使可能拘留也只是民事上强制措施的一种,和刑罚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是故意伤害罪,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如果对方不立
    2023-03-16
    243人看过
  • 应该怎样判定是经济纠纷还是诈骗
    一、应该怎样判定是经济纠纷还是诈骗两者实质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通过虚假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来骗取他人财物,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经济纠纷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因人身和财产权益发生的权利冲突,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予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刑事诈骗犯罪是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的危害社会行为,受害人一方难以通过单一的民事诉讼方式来实现其权益,必须请求国家公权力动用刑事手段来保护其财产权益。在经济活动中,刑事诈骗与经济纠纷的实质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通过虚假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来骗取他人财物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诈骗行为超越了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和界限,本身具有必须运用刑罚手段予以制裁的必要性。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多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2024-01-19
    159人看过
  • 怎样才能更好地区分经济纠纷和诈骗呢?
    经济纠纷和诈骗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含义不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矛盾而引起的权益纠纷,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2、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不同,诈骗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经济纠纷不是,客观手段中,诈骗采取欺骗或隐瞒事实的手段,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的区别1.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不同:如果个人或单位企业明知自己并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以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财物的,以合同诈骗罪论。如果个人或单位有部分履行能力,只是夸大或事后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后来合同无法履行的,按照经济合同纠纷处理。2.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不同:合同诈骗行为,行为人采取欺诈行为的目的是以欺诈他人钱财为目的,并且
    2023-07-04
    391人看过
  • 保险诈骗和经济纠纷起诉费是多少
    关于交通事故拒绝理赔之诉讼所产生的费用,其数额将根据案件所涉赔偿金额及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1、若赔偿金额未超过人民币1万元,则每宗案件需缴纳50元;2、若赔偿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2.5%的比例进行缴纳;3、若赔偿金额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2%的比例进行缴纳;4、若赔偿金额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1.5%的比例进行缴纳;5、若赔偿金额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1%的比例进行缴纳;6、若赔偿金额在10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0.9%的比例进行缴纳;7、若赔偿金额在2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0.8%的比例进行缴纳;8、若赔偿金额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0.7%的比例进行缴纳;9、若赔偿金额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则需按照0.6%的比例进行缴纳;10、若赔偿金额超过2000万元,则需按照0.5%的
    2024-07-25
    165人看过
  • 经济纠纷诈骗罪判刑多久?
    一、经济纠纷诈骗罪判刑多久经济诈骗犯罪判刑视情况而定分别有以下:1、经济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较大,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经济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巨大,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经济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对诈骗罪的量刑原则有哪些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
    2024-01-23
    118人看过
  • 经济纠纷掩盖的诈骗行为。
    司法实践中不乏通过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错将经济纠纷认定为诈骗行为处理。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借用他人财物的行为,不能属于诈骗行为;比如当事人之间正常的借贷关系,如果不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归还的,不能视为诈骗行为。经济纠纷被错误认定为诈骗行为的情形很多,如果当事人不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或者没有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或者数额没有达到刑事处罚的标准,不同时具备以上这三个基本条件的,不能以诈骗罪定罪处罚。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
    2023-07-02
    186人看过
  • 应该怎样区分诈骗与经济纠纷
    经济纠纷与诈骗,主要从主观上进行区别。即,当事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正当的经济纠纷,贷款人或占有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如由于合同约定不明确、遗忘、或者无力归还导致的。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1
    77人看过
  • 诈骗经济纠纷案件是怎样处理
    一、经济诈骗案报案程序是:带上身份证到最近的公安局报案。在一般情况下,民警或让你写报案材料,或给你做询问笔录,但无论采用那一种形式,都要求你如实提供相关情况,供民警对案件进行正确判断,至于案件的性质和立案、侦查等方面均由派出所来确定。一旦此案被立为刑事案件,你就要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配合民警进行调查,直至破案。《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都应该接受。
    2024-05-09
    403人看过
  • 经济合同纠纷构成诈骗罪?
    律师同志:我的朋友杜某前两年承包了厂里的一个下属企业,从事茶炉生产。2003年8月,为迎接冬季茶炉销售旺季,他以茶炉厂的名义向银行借款2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和设备。当时杜某与某银行约定,借款期限为半年,但某银行要求借款合同要有某机械厂担保。杜某自知某机械厂不会为他担保,但为了能借到款,就伪造某机械厂的印章在合同上盖章。后由于当年冬季茶炉并不热销,杜某因产品积压而无法按期还款(仅归还10万元)。某银行在催讨余款时,得知担保人的印章是伪造的,遂向公安机关报案。请问,我朋友杜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吗?读者何先生何先生:根据你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你朋友杜某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观上实施了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是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这两
    2023-04-23
    24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如何处理
      北京在线咨询 2024-09-16
      针对遭受经济诈骗案件所引发的维权问题,主要可采取以下五种方式加以妥善处置:首先是协商与和解。基于自愿及互谅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对方直接对话的形式,阐述事实、阐明道理,明确责任归属,进而达成和解协议,从而有效地解决相关纷争。其次为投诉调解。当事人可以选择寻求调解途径,也就是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对争议双方进行说服劝导、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促使双方就纠纷问题达成解决方案。再次是行政申诉。若当事人希望借助行
    • 如何应对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5
      针对经济诈骗案件所引发的维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式加以妥善处置: 1. 协商与和解。基于自愿及互谅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对方直接对话的形式,阐述事实、阐明道理,明确责任归属,进而达成和解协议,从而有效地解决相关纷争。 2. 投诉调解。当事人可以选择寻求调解途径,也就是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对争议双方进行说服劝导、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促使双方就纠纷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3. 行政申诉。若当事人希望
    • 诈骗性经济诈骗罪是怎么判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22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是不是经济纠纷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10
      不属于。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 怎么区分诈骗罪和经济纠纷,法律有哪些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31
      根本的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构成合同诈骗罪,否则系民事纠纷。在客观手段方面,诈骗采取的是欺骗或隐藏事实的手段,而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