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况下存在离婚彩礼不能收回的情形
以下情况存在离婚彩礼不能收回的情形:
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4.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但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
结婚的时候,不少男方、或者是男方家长都会选择支付一定数额的彩礼给女方、或者是女方父母,后期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之后,若是男方想要索要彩礼,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形,判断是否满足法定可以索要彩礼的情形。
二、彩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
彩礼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不离婚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吗
不离婚一般不可以要求返还彩礼,除非查明了属于法定可以返还彩礼的情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离婚彩礼哪些情况下不得要回
436人看过
-
彩礼能否在某些情况下追回
173人看过
-
彩礼能否要回? 哪些情形下不给返还彩礼
377人看过
-
结婚彩礼能否在悔婚情况下要回来
495人看过
-
彩礼在离婚后哪些情况下不需要返还?
134人看过
-
在离婚还彩礼,有哪些情况
199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需要返还彩礼,哪些情形不需要返还彩礼?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哪些情况下需要返还彩礼对于彩礼,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索回的。我国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何为“生活困难”,《解释(二)》第二十七条对“生活困难”的含
-
哪些情况下彩礼必须回去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0离婚时需要归还彩礼的情况: (一)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比如只在家里摆了酒席,宴请了宾客,却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男女双方反悔,不打算继续生活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彩礼能要回来。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离婚彩礼能要回来。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较长时间,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劳动和消费等,在事实上
-
离婚时有哪些情形要回彩礼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07离婚时需返还彩礼的情形有: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以及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彩礼返还方式中哪些情形下才能要回彩礼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29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彩礼返还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在协议离婚的情况下彩礼不能要回该如何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9以下情况离婚后彩礼不能要回: (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三)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